第六十五章 傷不起的追更者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357
  修路這個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無的放矢。

  得益於江南密布的水網交通,至少李咎想在江南一帶鋪開運輸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水泥的推廣又給那些想修路的人一個更好的選擇。這東西又便宜又方便,性價比極高,不說那些想做點善事的樂意用,就是那些商賈們也願意幾家攤一攤把路修修好——那至少方便自家行商往來嘛!

  李咎說到興頭上,隨手畫了幅青山縣及附近某幾個村鎮的地圖。他將荒山和碼頭上已經用水泥修好的路描出來,再用虛線表示他接下來預備修整的幾條路:“先生請看,我預備著明年之前,將這幾條路也修好。這幾個村子,還有西北方向,河道不是太淺,就是暗礁太多,因此水運又限,船載不了多重的貨物。我覺得當務之急是將這幾條路串起來。如此村裏人進城方便,至少可以多賣些糧食、布匹出來,而他們的孩子,也可以送到城裏來念書。”

  黃舉人順著他的思路往下走,必須承認至少在李咎的邏輯裏,這是對的。

  李咎又圈了一個點:“這是柳記貨行和碼頭之間的一段空地。每年水澇時可能被淹沒,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可以用的。這裏做不了正經事,但是正好可以造一個大集市。現在依托水泥、肥皂,會有許多外地客商願意來這裏訂貨。如果我們在這裏做成集市,那麽客商來時可以攜帶貨物,在集市上售賣,再采買需要的東西運走,豈不是大有可為!”

  黃舉人道:“如果有這樣一個集市,附近的百姓燒水做飯鋪床借宿,都是一筆額外的收入,是個好事啊。”

  用現代位麵的話說就是能增加就業、降低成本、促進經濟發展。黃舉人雖然不知道這些,依然非常精準地把握到了要點。他能讀書讀到舉人,成為本地縣令、豪強的座上客,確實有相當的眼光和見識。

  李咎道:“可不是。如果這個集市每年開放的時間長一些,南北雜貨,各地土儀,都能在集市上買著,一定會有更多的人願意來參加集市。熱鬧了人多了,自然富庶了有見識了。青山城會越來越熱鬧的。”

  黃舉人道:“這和你的誌向有關係嗎?”

  “當然有。至少至少,會有更多的人能吃飽穿暖。”

  “天下財富,如水之就物。此地肥則彼處損,本縣人多得一分,豈不是有別處人更損一分?”

  “不是的,財富是可以創造的。比如我正在試製的織布機——騾機,何止十倍於人力。世上若有一台騾機,就可增加供十人使用的布匹,這十個人能多一匹布做衣服,而並不會有其他人少了這匹布。由此可見,財富會變多,如果本地百姓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就可以自己吃飽穿暖之餘,還能惠澤其他人。”

  黃舉人細細想了一陣,從良種的收獲上想明白了財富增加的事情,又問道:“先生反複提及的織布機,似乎已有十成十的把握,但是為何先生卻遲遲沒有拿出來用呢?”

  李咎道:“這就涉及到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第三件事,糧食。糧食的意義,先生應該比我還清楚。人首先得填飽肚子活下去,其次得保護自己的親人活下去,然後才能圖更多。有足夠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才能有更多的壯丁,更多的學生,更多的可以心無旁騖向前探尋的人。現在我不敢將騾機拿出來,就是因為糧食和人口實在太少太少了。我不能用這個去和土地、糧食爭奪壯丁。而大量的布料一定會引起布價雪崩,進而影響棉花、葛麻漲價,人們見有利可圖就會荒廢糧食去種棉花。至於布價雪崩會引起的平民的生活來源減少,又是一個顧慮……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麽,看,這就是我一個人想太多的短處。但若是有十個、二十個、一百個熟知農耕桑織和工、農、商、官的人在這裏,大家坐下來討論,至少會想到應對的辦法吧!”

  黃舉人試圖往下推算,卻很快就推不下去了。他很誠實地說道:“我也想不通會怎樣。但是你說的會衝擊物價、爭奪田地和壯丁,我覺得很對。接下來這段日子就拜托你多教教我了。我有種感覺,你的家傳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學說體係,說不定,會大有裨益。”

  李咎道:“我何嚐不是在重讀家祖傳下來的書冊?願與先生共勉。”這般安置好了黃舉人,中午又是一桌盛宴待客,下午黃致就饒有興趣地跟著李咎去看他的下午活動。

  李咎道一聲得罪,取了一冊品相極差、烏七八糟的清代刻本《三國演義》對著抄書。

  黃致沒多想,隻看了兩眼,見那刻本確係古物,翻頁粘連,紙頁髒汙,連篇累牘的文字辨識不清,長歎糟蹋了好書,又佩服起李咎來——這樣亂七八糟的書他都能抄傳出來,可知是下了功夫誦讀的。

  李咎為了對比兩個位麵的曆史,曾經讓人將所有能買到的書都搜刮了一遍來,整個書房和客廳乃至花廳、寢室等,都堆滿了書冊。他忙著抄書,黃致就自己尋書看。

  市麵上慣常見的書,黃致都有。外地的書,黃致也是頭一個看的。李咎這裏的書,他都看過,甚至大部分他都記得。他時不時抽兩本下來,其實也是為了看看有沒有翻閱的痕跡。

  ……嗨,在家督促兒子看書督促多了,下意識地就這樣抽檢起李咎的看書了。

  看著書籍上明顯的有被人翻閱的痕跡,筆記批注雖然不多,倒也零零散散從頭到尾都有,黃致滿意地點點頭。雖然李咎對科舉顯然沒什麽興趣,但是愛看書,愛看書就行,就能談得來,甚至比那些狂熱的追求科考的讀書人還要對他的脾胃些。

  隨手抽檢了幾本書之後,黃致拿帕子擦擦手,探向他一早就注意到了的、明顯是李咎自己伺候的那一架書冊。

  李咎抄好的《三國演義》《宋國誌》,以及製備水泥肥皂蜂窩煤等物的配方、圖紙,全在裏麵。

  黃致左右為難了一下,最後拿下了《三國演義》。

  看書什麽時候都能看,這架子上的書他本本都想看,但是最抓心撓肺的還是《三國演義》啊!辣雞李咎,更新賊慢!上一回連載到鳳儀亭王司徒挑撥離間,貂蟬入了董卓府,下麵,下麵就沒了!他想看後文想得是茶飯不思!雖然民間傳聞、瓦肆勾欄裏的小雜劇裏也有王司徒美人計殺二雄的故事,到底不如這本《三國演義》來得驚心動魄。

  就讓那些什麽《臨川全集》之類的書再等等吧,追連載傷不起啊!

  太難了,真的好想睡覺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