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黃致的李園見聞錄1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455
  李咎抄了兩章《三國演義》,剩下時間盤了一回賬目,批了一回采購單,勾了一筆賬,看了一回農田、果樹林、荒山、土窯的進度,確定一切進度都和計劃對得上,這才放下已有的雜務,為接下來的事情做準備。

  拚音已經提上了日程,《三國演義》也有了些積累,王縣令和黃致主動提起來要推廣拚音的事情……

  那麽也是時候趁著農閑的日子,教一教眾人了。

  自己府上的人因為吃著李家的飯,拿著李家的錢,李咎讓他們學啥他們就學啥。《論語》《代數》《自然》《詩三百》《增廣賢文》,硬著頭皮都得往下學,小蓮都開始學平麵幾何了!

  但是外麵的人不一樣,李咎敢在外麵教《代數》,隻怕來學的人還不如樹上的麻雀多。

  因此李咎選擇用《三國演義》當外傳的教材。

  第一麽方便把他夾雜的私貨帶的更遠;第二麽,故事好看又耳熟能詳,方便百姓們接受;第三麽,是個連載的,看黃致都被吊成了什麽樣子!這樣能吊人胃口的書放出去,足夠他們認認真真學上一年半載了。

  李咎和黃致這麽一商量,黃致想到獨追更不如眾追更,非常讚同李咎的打算,甚至主動提出和李咎一起給《三國演義》做方言注音。

  黃致準備暗搓搓地往裏麵夾帶一些批注。這是注定流芳千古的著作,就讓他來做第一個注釋者吧。到時候全天下看的《三國演義》都是“原作羅貫中,李咎整理,黃公奉和注”,他的名聲必然隨著這本書傳揚天下,那時豈不人生圓滿!

  時近黃昏,差不多到了吃飯的點兒,李咎從黃致手上拿走《三國演義》放回桌上,笑道:“這一頓起,煩勞先生與我一同用飯了。我們家裏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吃的廚房大鍋飯,各人的飯菜一模一樣,隻是分量有別。除非是要待客,才會另行製備飯菜。我自己樂意私下買肉買菜加一兩個碗,他們長工有些不愛攢錢的,喜歡吃口好的,也願意和我一起加菜。先生想開小灶,也是可以的。或叫人買了菜送到廚房裏去,或與采買人說一聲委托他去帶了來,做菜並不額外收錢。”

  “原該如此,我來你們李園也不為逍遙自在,原是為了看看你們如何行事的。飲食起居,自當與你相似才是。”黃致於飲食方麵不大在意,隻是也挑剔,料著所謂的“大鍋飯”並不好吃,少不得要自己多開些小灶了。大戶人家原也是如此,大家一個鍋裏吃飯,想吃些新鮮的喜歡的,另花了錢請小廚房單獨做,並不獨李園這樣。

  黃致問道:“不過,采買人是誰?我統共就帶了兩個書童來,若是自己去采買,怕忙不過哩!”

  李咎道:“各處缺了什麽,或是需要什麽,自己報與認字兒的工頭知道,工頭一並送去給三九。三九自己會安排這件事。或是外麵送來,或是家裏的人出去采買,都會如數交給他們。黃兄這邊,我準備配個傳話的娃兒。還請黃賢兄照顧一二。”

  黃致道:“好說,便領了來我瞅瞅罷。”

  李咎便叫來吳大郎的兒子吳雙一,讓他給黃舉人行禮,囑咐他好生聽話。

  黃致上下一看,是個規矩齊整孩子,隨口誇了一句,又問:“這卻是個男孩子。我沒記錯,你所說的三九乃是一個婢女,這……?”

  李咎道:“三九是個爽利人,倒不必在男女大防上為她憂心。平素也是人多的時候排著隊給她送采買單的。”

  黃致皺著眉:“我自然相信你的家風,我隻怕外麵知道了多有苛責。大家婢女各有本份,本與千金小姐等一起,等閑不和外界來往。”

  李咎有一車話想說,但是最後隻說:“她倒也不是婢女,是個當家做主的女戶,不過在我這裏做一份工掙錢養活自己。女子當戶不容易啊,什麽人不得見?我這裏的都是些老實本分的人,縱有不好的,她來回我,我自然為她主持公道。”

  黃致仍是覺得有不妥,不過因為李園處處與別地不同,他本著客隨主便的原則,沒有繼續往下問。

  李咎又問道:“先生是想去正堂吃飯,還是想在自家用飯?正堂裏這會兒應是眾人聚在一起,各自找個地方吃自己的。也有帶回房間吃的,隻是要把碗筷等送去盥洗處洗刷幹淨才行。”

  黃致道:“今兒是頭一天,我隨你的便。李兄弟如何?”

  李咎笑道:“事兒多在自家吃,事少或者要看看工人們的麵貌就去正堂吃。今天就請賢兄移步,咱們往大廚房去瞧瞧。賢兄既然是為與我一同悟道而來,那便上下裏外,都看個認真仔細罷。”

  這一日在時令上仍屬於冬令時,酉時初刻就開飯了。

  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三三兩兩地往廚房排隊打上飯和菜,一般是幾個人拚幾個不同口味的菜,然後再分一分,或帶回房裏,或和熟悉的人聚在一起,邊聊天邊吃飯。

  正堂裏有點陰暗,不如外麵陽光好,因而大多數人都選在室外用餐。礙於李園家規,大家要時刻注意儀容儀表和環境整潔,因此雖然在室外吃飯的人很多,地麵各處也還是幹幹淨淨的。

  大家看到李咎出現,都下意識地放下手裏的飯碗站起來:“老爺。”

  李咎頭皮發麻,老臉發紅,連忙擺手:“你們吃著喝著,別管我,別管我。用不著這樣哈!”

  黃致跟在他後麵,一步一步,若有所思地撚著胡子。

  長工們吃飯,成了家的一家人在一起吃,沒成家的男男女女分開紮堆,也有互相之間有那麽點意思的湊一起去談情說愛了。談戀愛這事隻要過了明路,李咎看著倆人都有意思,一般都默認他們自己去過日子,若是成親,還會送點賀禮。

  分開紮堆歸紮堆,男女之間往來卻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忌諱。黃致親眼看見有個男丁起身走到女眷那邊,隔著三步遠說了句什麽,女眷中一個人應了他,他才回去。

  李園的長工們一年會發幾身衣服,這些衣服都是同樣的板式,無分男女,清一色的藍灰黑褐色袍子衫子和長褲。大家仿佛是很自覺地就把發下來的衣服當工作服穿,和特殊事件會穿的漂亮衣服分開。李咎有時候會隨手點幾卷布料,或者從染織陳那裏拿一些打折的棉布回來,讓三九和幺娘拿去給大家裁新衣,這樣的新衣服一般就當是鄭重的正裝了,大家都非常珍惜,隻有極特殊的時候才敢穿上身。

  上工的日子大家都隻敢穿發下來的衣服,因而黃致一眼看去,李園眾人都穿得差不離,頭發也都是短短的樣子,並不大能看出男女來。

  眾人來往自然,行動得體,比黃致以為的男男女女互相調笑的情形好多了。

  黃致不由得對比起自己見識過的大戶人家、小手工作坊和李園的情形,並且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