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一章 蜂鳥直升機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0-12-15 13:51      字數:2623
  “如果我們不能上浮校驗位置,慣性導航積累的誤差,就可能讓我們撞到海底的岩石上。”

  ————江小洋

  陸堯從未這麽盲目的行動,但是眼看基地附近危急,也隻能一搏了。趙青將肖勇留下,幫助缺乏技術能力的鐵鷹,拆裝激光炮,同時修理通訊設備,做好接應準備(出於某種理由,趙青預料張尋寧可能會在中央山脈一帶)。

  安排完這些事,趙青與陸堯準備按照計劃離開這裏,他這才看到這座洞穴的平麵圖,顯然離開這裏的方法,是駕駛直升機沿著一條地下河行駛。看上去夠驚險的,因為洞穴很窄,而且很黑。

  為了分攤風險,他們分乘兩架直升機。趙青與趙一戰駕駛一架“蜂鳥”輕型的偵察型直升機,這架飛機有一些通訊設備,正好用來與林常華溝通。

  陸堯與薛彪駕駛一架海軍反潛直升機,兩架直升機上除了帶著一般裝備,還攜帶了潛水服,以備最壞的可能性,也許某個時候,必須跳到海裏才能完成聯絡。

  第一架偵察型直升機比較輕巧,又攜帶了對空火力,所以在前麵帶路。

  事隔兩個月,趙一戰再次坐到直升機駕駛席上,這讓他頗有些感懷。上一次駕駛直升機時,他還率屬於燈塔部隊中的第一騎兵師,現在他則是聯軍的一員。

  這架微型直升機,通常用來偵察或者人員輸送,這種飛機沒有後排座位(但是有一個空間,可以裝一些物品或者塞進一副擔架上以及一名的傷員)。直升機兩邊劃撬能坐下四個兵,或者也可以裝上武器。現在這架直升機就在兩側,安裝的是武器發射架,安裝了格鬥導彈、6管機槍和火箭巢,同時旋翼頂部還有小型警戒雷達,幾乎武裝到了牙齒。

  趙一戰對美軍武器都很熟悉,迅速檢查完畢後,啟動了旋翼。噪音讓邊上趙青無法與肖勇說話,於是讓肖勇趕緊回去準備,然後他也開始檢查儀表。這架飛機副駕駛可以不參與飛行,專心偵察或者攻擊,離開洞穴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試圖與總部恢複聯絡。

  飛機慢慢懸停,他們起飛的地方,可不是曠野,而是地下溶洞,並不十分寬闊,不過趙一戰對自己的技術很放心,對四周很近的洞壁,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慢慢控製旋翼傾角,獲得緩慢的爬升和微微的向前速度,等待前麵鐵鷹信號,看到紅色信號燈亮起。他稍微加大推杆。讓直升機緊貼著地麵加速向前。

  他沒有使用探照燈,而是使用夜視儀觀察。透過微光夜視儀,可以看到前方是一條流淌的地下河,隻要沿著這條河流飛行,就能離開洞穴。當然這些都是鐵鷹告訴他們的,他們並沒有時間實地考察一番。

  趙一戰並沒有因為兩邊石壁很近,而刻意減慢速度。他的飛行經驗告訴他,越是這種氣流紊亂的狹小地界,越是需要一點兒速度和大膽的操作,否則反而容易失控。

  他測過機身,在河流轉彎處一並轉彎。驚動其洞穴頂部蝙蝠向外麵飛舞。趙青有些擔心,這些向外湧出的蝙蝠可能會驚動到不遠處敵人。

  沿著河流轉了兩個彎後,可以看到前麵的亮光,天然洞口就在前麵了。趙一戰移調眼前的夜視儀,繼續加速衝出了洞口。外麵天色已經大亮,他們來到了一條喧鬧河流上方,不遠處就是瀑布。但願巨大的水聲,可以掩蓋直升機的噪音。

  趙一戰的技術很好,飛機緊貼著河流飛行,旋翼激起的水霧,幾乎彌漫進了駕駛艙。趙青通過後置攝像機觀察著後方,飛出幾百米後,看到那架海軍直升機飛出來,他才鬆了一口氣,那架反潛直升機比蜂鳥大得多,遠遠看去,旋翼幾乎貼著山洞兩邊,不知道山洞裏麵的轉彎是怎麽完成的,看起來,鐵鷹還是有能人啊。

  鐵鷹的直升機向他發來:“隻管前進”的燈光信號。

  此時瀑布已經近在前方。趙一戰壓杆,直升機向下一沉,沿著瀑布輕盈落下,繼續沿河飛行。飛出幾公裏,趙一戰才稍稍增加高度,在一樹高的高度稍稍轉彎,改向西飛去,自此與河流分別。

  現在直升機不再有河流喧囂作為掩護,暴露的可能性增加,尤其那架海軍型。

  趙一戰加快了速度,如果暴露不可避免,那最好遠離出發地。

  趙青沒敢使用雷達搜索四周,隻使用一般光學設備偵察,一方麵盯著可能的敵情,一方麵盯著後麵陸堯的飛機。當然他還有一封加密電文得起草然後等待時機發送。

  空中已經看不到聯軍的飛機,也看不到燈塔的,想來雙方的空中爭奪此刻正在南方的呂宋島展開,所以他得等到合適時機,比如有大型無人機靠近,或者頭頂通訊衛星經過。這兩樣都沒有準時間,聯軍一定會發射大量偵察衛星,有一些可以用來進行通訊,但是通過上方的時間並不固定。

  警報突然響起。什麽東西觸動了紫外線告警。趙青從自己這邊駕駛室探出頭去(這種小型直升機兩側沒有艙門),看到一個耀眼的光點,從下麵叢林裏升起,他知道那是一枚便攜式對空導彈。

  “5點鍾,導彈!”

  話音未落,飛機開始劇烈傾斜,趙一戰開始壓坡度躲閃,同時向側後發射出幾組曳光彈。這意味著會將周圍所有的敵人吸引過來,不過這就是既定的方案。一旦行蹤暴露,趙青將會引開火力,保證陸堯繼續前往任務區。

  這些三年前的曳光彈未必能欺騙敵人的成像導引頭,但是用曳光彈在空中打出如節日煙花般的彈幕,仍然可能遮擋敵人視野,畢竟直升機的紅外特征,沒有噴氣飛機那麽明顯。

  導彈果然失去了目標,在直升機下墜時,仍然盤旋上升,錯過了再次捕捉到目標的窗口。但是趙青注意到地麵上又有幾枚導彈升起,向著這裏過來。這些導彈顯然是在沒有鎖定情況下發射的,用來在空中展開一個陣型,進行集群搜索。這是燈塔接手美軍武器生產後,發展出的新武器和新戰術。這些導彈具有交互能力,組成互通信息的群體,這樣就大大擴展了單一導引頭的搜索範圍。這也是它們敢於不鎖定就發射的原因。

  幾枚導彈在空中展開一個扇麵並轉彎向直升機過來。

  “轉回去,射擊地麵陣地。”趙青喊道。他知道躲是躲不過去了,一旦敵人導彈轉向自己,一定會掃描到自己,不如逆向轉彎,隻撲發射陣地。這樣反其道而行,可以避開敵人導彈視野。

  空中導彈的轉彎,與直升機轉彎形成了一個8字。導彈群穿過下墜的曳光彈後,沒有發現目標。此時直升機已經猛撲下來,這一手一定出乎了敵人的預料。

  此時趙青已經無法找到那架海軍直升機,不過應該是已經溜走了。

  趙一戰壓低飛機向目標區域飛去,他知道目標就在前麵樹蔭裏某個地方。導彈升空後留下的蒸汽尾跡還彌漫未散,大致可以順藤摸瓜找到大致位置。

  他眼尖看到了林間空地裏的一部防空型馬克IV,正在進行轉彎,發射架上還有4枚導彈。這種馬克IV作為發射平台,通常會有機關炮,但是這一台隻有導彈,但是發射架增加了兩組。

  馬克IV也注意到直升機衝向自己,迅速轉過來,將發射架對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