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長白劍氣
作者:水木燕洛      更新:2020-12-14 23:12      字數:2934
  “在下雖然刀法一般,可是卻能看出,二位在下一刀必定生死,今天本來就隻是一場比試,無論二位誰在此……都可惜得很,還是請二位收手吧。”

  李秀的話看似是對兩個人說的,他的目光卻隻看向李順。

  這位李秀的本事暫且不知道怎麽樣,卻能看得出來,今天找上門來的這位程探長並非庸手,絕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解決得了的。自己等人如今正在籌謀大事,絕不能在這個時候橫生枝節。

  李秀的話中未完之意,李順自然也能聽得明白。

  若是平常武夫,心胸不夠,或有可能因為話中隱隱不看好他的含義而惱羞成怒,強行出手。但李順的修行,已經到了極深的地步,心性如同寒鐵,冰冷剛硬,程旭與他交鋒之時,多番試探,也不能動搖其心智。

  因此,即便在如此環境下,他也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迅速做出選擇。

  李順目光冷冽,把刀一收:“程先生,我們總會有出這最後一刀的時候。”

  程旭也並沒有進一步激怒對方的打算,緩緩後退兩步站定,這才笑道:“希望如此吧。”

  ……

  楊銘跟隨程旭走出劍道館,恍如隔世。

  他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回憶著李順的殺人手段,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如果真的跟對方動起手來,自己是沒有把握活下來的。

  那把刀,太快,太狠,太絕,不留一絲餘地。

  今天怎麽就這麽莽撞呢?為什麽要來劍道館?為什麽要來摻和這些事呢?

  就自己這兩下子,難道就因為見識多了些,就能夠驕傲自滿嗎?就能夠不將這個時代的人放在眼中嗎?

  可是,如此想法,豈不是有違武者一往無前、向死而生的氣魄?

  氣魄管什麽用?能當飯吃嗎?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重生一世,又該如何?

  一時之間,雜念叢生。

  都說生死之間有大恐怖,楊銘平時還不覺得,如今輪到自己要直麵生死的時候,哪怕隻是一絲可能,竟也心亂如麻。

  天光大亮,春風吹過,楊銘站在大街上,抬起頭看著太陽,隻覺得自己仿佛出了一身冷汗。

  他隱隱有所覺,像他這樣走武行路子的異人,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炁,哪裏會出什麽虛汗?無非是心神不定的虛幻感覺罷了。

  恍惚間,他似乎聽到了師父的耳提麵命,一個聲音冷不丁的浮現在耳邊:“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雜念紛紛,如何能死中求活?

  他不是想的太少,而是想的太多了!

  有時候,恰恰不能先論對錯,而是要先攥緊了拳頭,把勁使在一處,然後再去論對錯、輸贏、生死。

  恍然間,似乎有劍鳴在耳邊響起,楊銘似有恍惚,隨後眼前瞬間清明了起來。

  天光大亮,卻不如眼前那一道精純劍氣之輝煌奪目。

  “程兄,我剛剛······”

  “楊兄弟,你因我二人交鋒的氣機影響,一時不慎,亂了心神,目前看來問題不大,你若是能度過此關,或許能在修行上更上一層樓。”

  楊銘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小弟修為淺薄,讓程大哥見笑了。”

  程旭卻搖搖頭道:“一共五刀,能剛能柔,而且刀刀都是各流派的絕技,此人必是東瀛劍道大師,我也隻是因為修行的時間長了些,才能勉強應付,那最後未出的一刀,我也沒有把握能夠接下。”

  楊銘道:“我看程師兄的手段頗為淩厲,莫非是長白神劍一脈?”

  所謂長白神劍,便是長白劍氣一脈的敬稱。

  自古以來,華夏幅員遼闊,地域特征極為明顯,異人出身於普通人,自然也是如此。

  東北地區的異人流派,由於宮先生在奉天開館,武行頗多,可流傳最久、人數最多的,卻是白山黑水出馬仙的薩滿一脈,戰鬥力如何暫不評價,但在對付靈異妖邪上卻別出機杼,江湖上所謂“南茅北馬”,將出馬仙與茅山並列,可見一斑。

  出馬仙一脈本身曆史悠久,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黎民祭祀流傳下來的,其中講究最重要的是“靈”的存在,和人與靈的溝通的手段。

  隨著時代發展,東北地區的民族入主中原,白山黑水中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的一脈,吸收了中原地區的理念,逐漸發展出了獨特的“家仙”文化。

  這裏麵最有名的就是五仙家,人供奉家仙,家仙則借力量給人,保護信眾,走的是人與靈相輔相成之道,與鄉下的神婆騙子完全是兩回事。

  五仙家名為“仙”,實際上卻是五種“法力高深”的動物的靈,這比供奉先人或神祗的靈更多了一種要求,就是是否能束縛住靈的野性,不會反過來造成危害。

  與“仙家”對應的,便是關外長白劍氣一脈。

  長白山劍氣一脈來源於長白山脈的劍俠傳說,應該是其他地方的劍氣大師在此修行,後來才傳下這一脈。這一脈走的是“劍修”的路子,一劍破萬法說的就是他們這種,拋棄了其它的手段,專修一口無物不斬的劍氣。

  可雖說是劍氣,但又不一定非需要劍才能施展,用菜刀也是可以的。隻不過是因為劍的名聲好聽,也最具代表性罷了——一口神刀上下翻飛什麽的,終究沒有白衣劍客更加抓人眼球。

  但事實上,很多劍氣一脈的傳人其實並不用劍,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兵器。

  比如程旭,就是用一口跟劍比較類似的唐刀作為兵器。

  程旭笑道:“不錯,我的確師承長白劍氣一脈。”

  楊銘恍然道:“原來如此。”

  打聽人家師門這種話題,畢竟不能細說,點到即止。

  程旭卻喃喃道:“奇怪,這樣的人,想必在東瀛也絕不會默默無聞,居然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奉天?我得回去查查……”

  楊銘眼珠一轉:卻道“剛剛程大哥所說,那個李順也是一位劍道大師······這我就不明白了,他為什麽要跑那麽老遠去殺四個······平平無奇的夥計?”

  異人界的黑暗法則無非隻有一個,那就是——拳頭大的,就是老大!

  與那位李順相比,隻怕是在他手下經不住一刀的,一概都算是炮灰的命,“平平無奇”四個字都算是讚譽了。

  程旭麵色也轉為凝重,口中喃喃道:“是啊,性情古怪一點可以理解,但修行到他這個水平的異人,會自然而然地對普通人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他的性格,在剛剛接觸的時候,就一清二楚了。那麽,問題來了——就好像豺狼不會去狩獵螞蟻,豺狼的狩獵對象,一定是能滿足它胃口的東西。如果豺狼狩獵螞蟻,那就隻有一種可能······”

  程旭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楊銘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如果豺狼狩獵了螞蟻,那一定不是因為螞蟻本身,而是它能從中得到某種符合他胃口的東西。

  就好像熊羆為了蜂蜜才會去掏蜂窩一樣,隻有利益才能驅使它們。

  程旭慢慢走著,楊銘默不作聲地在後麵跟著,眼看就要轉過兩條街了,楊銘正要開口告辭,卻聽見程旭輕聲歎道:“魏四······”

  楊銘心中一動。

  魏四?

  奉天地界最有名的“魏四”,數來數去也隻有一個——東三省最大的貨棧老板,魏四爺。

  簡單的說,就是跑物流運輸加貨物買賣的。

  這個混亂的年代,一方麵有錢能使鬼推磨,而另一方麵,江湖習氣還十分濃厚。異人不是神,也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此時偏偏又不像後世那般。

  當下時局混亂,即便是一些大門大派,也難以自守,隻好開放門庭,廣結善緣,尤其是一些無門無派的閑散異人,除了不透露修行之秘以外,與普通的江湖中人也並沒有什麽不同。

  所以,既然是因財起意,那麽自然有很多大老板能真正招攬到一些閑散異人。

  這位魏四爺,自然就是手底下有能人的“大”老板。

  楊銘心中暗道:所以說,是這位“魏四爺”和東洋人起了齷齪?要是這麽說,我第一反應,恐怕就是這“貨物”上二字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