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第一女官 四 破繭成蝶 浮出水麵的影子 下
作者:不伸懶腰的喵      更新:2021-01-28 20:32      字數:2377
  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女官四破繭成蝶

  第五節浮出水麵的影子下

  蘩卿想著想著,頭痛起來。閉上眼,方才和駱思恭對話的一幕又躍然到了眼前——

  駱思恭道:“你不想做聖女。按照你說的,揭開聖女的齷齪內幕,讓世人都明白。這事成功了。接下來呢?做不成皇帝的女人,你以為,王皇後就會放棄其他的想法嗎?”

  “名聲掃地。對她來說,我還有什麽價值呢?”

  “多了,她不會放你出宮的,還是,你本來也沒打算出宮?”

  “我隻能說,到時候再說。對了,”她道,“有件前一天見麵就沒來得及說清楚的事,一直想問你。”

  “什麽?”

  “你見過我舅舅,究竟跟他說什麽了,他才肯跟你講了反對我和我哥哥在一起的話?”憑她對頁問虛的了解,他主動跟駱思恭說此事的可能性為零。

  駱思恭頓了下,看著她,挑眉道:“我跟他說了那天在車上的事。”

  “什麽!”她騰地站起,大急,“你怎麽可以!你這人怎麽這麽……”想到舅舅得多生氣難堪,想到萬一傳到哥哥耳朵裏,她就覺得羞憤無措。

  “傳遍了!瞞不住。再說,是他問的。”駱思恭瞧著她攤了攤手,顯得很無奈。

  “啊——”她咬牙切齒的踢打他,“真想撕了你這張人皮算了!”

  “男女之間的事,你舅舅比你我見得多!”駱思恭控製住她,歎氣道:“好了,我跟你說不清。算我錯,你改天再打,”看了看外頭的天色,“來不及了,說正經的吧。首先,我的聖女殿下,暗鬼,你認為,他和四海幫與同鄉會有沒有關係?你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當然!一定!”她甩開他,倆人窩回床上說話,低低的,語速都下意識加快了,“受瑪氏?阿旺紮巴控製的四海幫,與瓦剌、喀爾喀、青海、兀良哈都有生意往來。”

  “那麽,若暗鬼是瓦剌的人,和樊家有關,是不是就一定是說:宮中的賭博鏈操縱者,底層太監宮人的操縱者,他們就是四海幫?這麽看的話,那這個四海幫就更像個黑勢力團夥了,他們更像是和各個政治方都有交易的黑道綠林。

  而這麽說來,當年為扶植裕王成為太子,和謝家、樊家有牽扯的武清侯李家,所做的,實際上也就是花錢雇傭黑道做事的勾當了?不牽涉到賣國罪和間諜罪?”

  “不一定!我認為,樊家牽涉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出賣我方兵布,這一點李家肯定知道。”

  “我也這麽想。那麽,在此情況下,他們依然選擇了和樊家合作,你說,李太後這個人,以及後來的萬曆四年你們家的滅門之禍,是不是都是她在‘掃除劣跡’……”滅口的意思……“這就對上了。”

  她咽了口唾沫,臉色十分艱難,轉開臉,道:“對上什麽?”

  “我一直覺得,你舅舅有捏著李太後的把柄,因此他有恃無恐。他一直都不是真的害怕。謝家出事,他一點都不緊張。直到現在,他還是不緊張。阿蘩,”駱思恭扳回她的臉,誠懇的道:“以後,有事也跟我商量吧,你舅舅,他可能不方便。有時候,若果他不誠實,你會吃虧的。”

  “扯!我是他養大的,”她很憤怒,想擺脫他的手,卻沒能成功,“我是他養大的!他怎麽會讓我吃虧呢!小人!你是小人!”

  “好好好,我錯了。我是小人。你肯跟我商量就好。行嗎?”

  她垂頭片刻,悠悠道:“可以肯定,從嘉靖29年的庚戌之變開始,李家就瞄準了謝家和樊家的這個門道,因此鑽了個空子。由此而千方百計的,步步為營的,拿下了當初炙手可熱的太子人選:景王。這樣的話,那裕王當年上位的過程,和樊華之死,以及後來的樊家居然能從間諜罪“平反”的奇葩反轉,都一定存在著巨大的貓膩和隱情的。

  你說得對。

  也許,包括,當初劉惠進宮和得寵,都是一場談判後達成的平衡,是李太後的妥協。而劉惠進宮帶入的包括暗鬼在內的諸多遺毒,至今都在困擾著紫禁城。包括劉惠後來能順利逃出宮,活了那麽多年,都是因為李家隻怕有個秘密在謝家手裏攥著。”

  她想起舅舅曾說過的:先帝的病;以及當今那隱疾——先天的腿疾。暗忖:世間事果然有因有果。口中不自覺出了聲:“因果而起的一連串可怕的牽連,就像毒藤蔓,纏纏繞繞的將許多人困在其中,脫身不得。好大個局!”

  駱思恭拍拍她的後背以示安慰,嗯道:“但李太後一個人絕對布不了如此大的局。所以,一定還有別人!”

  不用深想,下意識的,一個人的名字就跳入了她的腦海,張毅。她問:“你說,他們是不是早就相識的?後來,一定是發生了什麽事,他們倆出了分歧。”

  駱思恭道:“可以查。蛛絲馬跡的交匯,都是線索。他們早就認識,這個基本共識,我們是一致的。”

  “所以,”蘩卿下意識想起了皇帝,同情道:“難怪皇上當初要那麽對張毅。挖墳掘墓,挫骨揚灰。說起來,他既是這場局的受益者,也是這鬧心因果牽連的受害者啊。”歎息著,又道:“難怪會犯病啊!”

  ——因為不得已的原因生來帶著疾痛,連張揚都不敢。堂堂天子,不得不憋屈的撒謊隱瞞,掩飾。可想而知,他在見到那個阿旺濟紮的時候,猜度著這一切的時候,心情是多麽的糟糕。

  又問道:“若阿旺濟紮提出兵的事,你說,皇帝會怎麽做?”

  駱思恭道:“這個不是問題。”

  “你說說啊。”

  “帕竹闡化王雖衰未敗。西藏地方割據,卻仍歸順烏斯藏指揮使司。對朝廷來說,西藏很穩定。再說,太祖皇帝當年推翻故元後,一麵武力打擊西北蒙古宗王,一麵向藏地推進,粉碎藏族首領的抵抗,一麵又采取了懷柔的策略,詔諭招撫,封西藏地方來歸的僧俗首領,在藏族地方推行軍民管理的衛所製度,建立行都司,準他們自治。現在帕竹當局在朝,三年一貢不絕,各茶馬司往來正常。沒有出兵的理由啊。”

  “是啊。”蘩卿道,“第一,用兵之道,以和為貴,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況且,都是自己人,一家子自己鬧矛盾,還是不要動刀動槍最好。第二,退一步講,現在,西北正亂,西海順義王扯力克不能製眾,三娘子老矣。流寇屢犯河洮諸土司,兀良哈三衛又才打敗李成梁部。這當口,就算朝廷有心出兵西藏,幫助仁蚌巴家族,也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