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粉墨(五)
作者:不伸懶腰的喵      更新:2020-12-14 21:26      字數:2364
  第一百六十一章粉墨(五)

  皇帝看著眼前這些大臣,內心覺得沒勁兒透了,十分可笑。

  兒子是他生的,皇位是他們家的,他愛給哪個給哪個,你們都管得著嗎?無恥!無聊!哎呦呦,當皇帝太不容易了!

  啊呦!真是生無可戀呐!

  鬧心了!黨派之爭越演越烈了呀!過則必傷,會不會出什麽大問題啊?不妙了,不妙了!該管嗎?怎麽管?萬一引火燒身呢?這幫老鬼不買自己的賬,一股腦算過來怎麽辦?

  啊呦!生無可戀!

  要不再看看?

  ……對自己有沒有好處,等等再說也行?

  對了,話又說回來,……皇帝睜著瓦亮的眼睛,不動聲色地急速在人群中四下逡巡了一圈兒。沒有!確定沒有甄家人來。甄承憲和甄國泰這倆傻帽!該來的時候不來!懶不死你們!

  她媽的是不是也太明目張膽了?他是不是縱容他們太過了?哎呀!甄夢瑤這個愚蠢的女人!當初他怎麽就看走了眼,覺得一根筋的好拿捏呢?真是鬧心!天生的傻真是教都教不會!不想看到她!

  想到傻女人這個話題,皇帝臉上急速地閃過了一絲微笑。

  群臣瞄到皇帝似笑非笑的,高深莫測,都自覺地肅靜了,不敢吭聲。

  頃刻,左後三排的位置一人出列啟奏。大家瞄過去一眼,是工部侍郎楊英佐。楊請了天子示下,開口奏道,據工部主事蔣丞奏本,新科解元沈存知人品確實有差,其與一母胞妹感情曖昧,可能存在不正當的關係。建議相關案件審理時能關注此事,嚴肅審查。

  這個……?皇帝的眼睛倏地眯了眯。有這事?不能吧?沈家敢!他要誅他們九族!

  皇帝這是什麽意思?這下子,楊英佐的脊背瞬間就挺直了起來。

  怕引火燒身的朝臣個個蔫了,乖乖閉了嘴,眼觀鼻鼻觀心。

  皇帝有點兒失望。沉寂了一會兒。就當他認為,不會再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對阮文案件了解實情的一些官員提出了反對意見。

  吏科給事中薑應鱗出列請奏。皇帝急忙道了準。

  薑應鱗稱,出入會賓樓就是狎妓嫖娼,五毒俱全?那麽,在朝列班的豈非都得掛冠而去啊?簡直好笑!

  皇帝微微皺了皺眉,話對是對,聽說會賓樓的鴨子真是不錯,啥時候他也能去嚐嚐呢!問:“愛卿此言可是實指?”

  薑應鱗道:“啟稟陛下,微臣隻是說,去會賓樓吃飯喝酒全作尋常事,並無實指任何人。”

  “嗯。繼續!”

  薑應鱗說著來了勁兒,連阮文是甄國泰的親戚完全不顧了。吐沫橫飛地道,阮文號稱“軟殿下”,此人乃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不學無術,遊戲人間。吃喝嫖賭抽樣樣俱全。這樣的人,敗訴在所應當,何來姑息?

  皇帝撇了撇嘴,甄國泰還有這親戚?他那婦人長得那麽醜,一看就是個傻的,原來姓阮,甄阮氏,真軟……額,嗬嗬嗬,跑題了。再示意薑應鱗繼續。

  薑應鱗接著又對工部侍郎楊英佐的啟奏提出了質疑,他認為沈放人品貴重,頁向榮忠骨之臣,他們教育出來的後輩豈有亂倫之理!一派不負責任的胡言,分明是另有所謀,是心懷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帝想了想,覺得薑應鱗這個理由有些牽強,便問其他人的看法。

  負責審理毆打楊恒案件的刑部尚書餘有,此時才出列,稱述了自己持有的反對意見。

  他說的比較嚴謹。謹慎的列舉了證人證詞以及庭審的相關結論,就事論事的反駁了對沈存知的質疑。不過,末了他也加了一句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所有造謠都是有心之人的別有所圖的不實之詞,無端生事,其目的確實有待細查。

  這意思明白無誤了。皇帝心裏明鏡兒一樣,這幫人這是又拿他當猴兒耍了!不過,這次他們倒是配合的蠻好的啊!

  甄家擔心他看上沈蘩卿的美色,已經不是第一次明裏暗裏想弄走那姑娘了。這回,這是想使個陰的?娘了個去的!皇帝暗暗罵了聲。甄國泰這個色鬼!他胃口不小,居然看上了朕的人?他娘娘的!

  鑒於張棟之死牽涉楊恒被打一事的真相,而此案至今尚未徹底查清,餘有最後提出建議,希望將此案暫壓大理寺,待張棟一案查明後,三法司複議奏決。

  皇帝覺得這可以有。就是麽,搞什麽麻煩的,到最後都明白了!“嗯!餘愛卿說的有理!”點了點頭。對餘有很滿意了。刑部尚書是個尷尬的職位,既有三法司,又有錦衣衛,他尋常是不怎麽受自己待見的。沒想到,關鍵時刻頭腦清楚!很好!看來,以後可以重點觀察一下此人?

  嗯!舅舅那個事兒不如交給他辦辦看?哎呀,……萬一他和申萬年他們一條心呢?或者和甄家、李家一條心也不行啊!還是先試試水再說!

  皇帝正琢磨到了關鍵問題上,工部尚書尹士德和禮部尚書王秉臣出列提出複議。皇帝想都沒想,下意識就說了句:“準!”

  尹士德和王秉臣聽著這痛快的口氣不由高興,王秉臣就想乘機說說這幾天鬧的禮部頭大的那五千個自宮的閹人靜坐的事。剛拱手要說話,誰想看餘有正順眼的皇帝沒給他機會刷存在感,轉向餘有又問:“愛卿,可還有其他事奏?”

  哎呀,滿朝文武好懸沒笑出來。

  不過,皇帝這態度,這意思是,在張棟的案子上要保持中立?這事明顯有甄家的毛病啊,楊承禮入京後幾次往甄家遞帖子,這是大家都在觀望的事呢!皇帝這是向著甄家還是不向著甄家啊?麻煩了!沈存知是沈蘩卿的哥哥,據說那沈家姑娘長得好,難道甄貴妃要失寵嗎?那得合計合計!

  餘有想了想,乘機再奏,鑒於張棟之死牽涉重大,當被列為今秋大審案件,於三法司會同司禮監共審後,複共鞫圓審。

  此意一出,列朝嘩然。一個小小的鹽商之子被害,豈能視同重案,需要九卿共鞫?

  皇帝也呆了下,卻很快就明白了餘有的意思。一時掂掇不準利弊,就轉看了看左右手的兩個人,申萬年和王璜,這兩個老狐狸今日隻管操盤,自己紋絲不動,他可不能讓他們如意!

  皇帝分別問他們的看法。申、王二人假模假樣的想了想,片刻後,同請複議。

  皇帝就知道是這樣!又有點兒來氣了!果然是申萬年這老狐狸算計朕!碰巧肚子有點兒餓,皇帝胖,禁不住餓,肚子一空就兩眼發花,渾身發虛。他索性黑了下臉,宣了暫退休息。這也算小小給了申萬年個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