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疑點重重的往事 李勇投毒案上
作者:不伸懶腰的喵      更新:2020-12-14 21:26      字數:2192
  第一百四十章疑點重重的往事

  李勇投毒案上

  雖然家醜不可外揚,這件醜聞因為已經隱隱將最高層的內部矛盾破出了冰山一角,因此,想要捂住蓋住或者私了,基本已經不可能了。該怎麽解決,會怎麽解決成了全民關注的問題。

  大多數人認為:被一個無名小子帶了一頂眼色鮮豔的帽子,這本來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兒。

  照著張毅怒發衝冠的樣子,頁問泠會怎麽死,死的多慘才更值得期待。同樣的,張府後宅的女人們唯一關心的,早就隻剩下樊姝彤會在什麽時候被浸豬籠這一件事了。

  當然,有少數有識之士抱著不同的看法。

  ——頁向榮是先帝疾病的唯一唯二見證人,孫斬香又是李太後的肱骨。近日大內傳出的傳言甚至說,頁問泠和小皇帝關係非同一般,曾幾次幫助調皮貪玩的皇帝偷溜出宮!

  遑論李太後與張首輔的密切聯盟關係,單看頁家就非等閑之輩,不得不令張毅顧忌。事發之時,張毅怒極之下仍然沒有第一時間殺了頁問泠就是明證!

  這麽看,頁問泠豈是那麽容易被處死的?再說,沒有二兩依仗,那小子敢給張首輔帶綠帽子?隻怕他是有恃無恐的!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所以,張毅會如何絕地反擊,利用此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真正的好瞧頭兒!

  果然。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事情朝著大多數人意料相反的方向發展了。

  很快,經過頁家多方調和,又請了李太後和武清侯幾次出麵說合,胸懷天下的首輔大人,憑著自己過人的胸懷和強大的自製力,竟然硬是將奇恥大辱變成了可歌可泣的華麗喜劇——他居然就同意了,妾通貨物耳,會將樊姝彤送給頁問泠為妻。君子成人之美,會成全這對有情人。

  這個消息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驚掉下巴的同時,硬生生為張首輔的寬宏大量挑起了大指。可如果以為事情的高潮就此而止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就在這個大開廂的喜劇看上去就要落幕的時分,真正的高潮出乎預料的來了。

  大家的議論聲還沒來得及落下尾音呢,隨後就出了李勇投毒案,又牽涉到了即將成為他人妻的美人樊姝彤。

  說起來,這李勇投毒案的牽扯委實不小,想說清楚,必繞不開要先說一下萬曆初年的時局。

  隆慶皇帝是世宗第三子,就是長景王一個月的裕王殿下。嘉靖四十五年繼大位,次年改元隆慶元年。在位六年,壯年駕崩。病的突然,去的也很快,從病發臥床到離世,僅僅兩三個月。當今天子,那時候隻有十歲,才剛剛出閣讀書。

  隆慶皇帝英年早逝,剩下幼帝寡母,自然難以挑起一國重擔。

  先帝深知此節,因此臨終托孤,內托司禮監馮保,外托元輔高拱。希望二人齊心協力,輔佐幼帝成年。

  高拱是先帝的師父,師徒感情甚篤。這位受托孤之名的帝師,身負重命,挑著千鈞重擔,按理說該矜矜業業,如履薄冰,但他最熱衷的卻並不是朝堂政務,而是排除異己。他因與同樣受托孤的司禮監馮保並不和睦,因此如針刺背,時時欲噎。而馮保也是一樣,麵對小皇帝的登基,兩人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對方除之而後快。

  兩位重臣不睦,這種事先帝究竟是否清楚,沒人說得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二人早在隆慶初登大位的時候,就有了罅隙。六年以來,矛盾早就不可調和了。

  凡內閣重臣大都與司禮監太監有交,這不是什麽秘密。馮保自然也有較厚的內閣朝臣。毋庸贅言,此人正是樊姝彤的夫君,首輔張毅。隆慶皇帝駕崩之後,張毅與馮保配合默契,在慈聖李太後的鼎力支持下,很快就扳倒了自持帝師的托孤重臣高拱。三人一駕馬車,操穩了政柄。

  到了頁問泠在張家見到樊姝彤的萬曆三年,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張毅,早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皇帝麵前都說一不二的實權人物了。

  萬曆三年的彼時,正是多事之秋。

  外有西北戰事再起。

  這次的蒙邊戰亂,是自隆慶五年“俺答封貢”後首次發生的邊疆大規模戰亂。俺答封貢之後,東蒙古各部紛紛入居西海,打亂了青海西部地區固有的統治格局。東蒙各部一邊依靠扁都口洪水堡和莊浪兩個互市點與明廷互市,一邊卻占據我西海大量土地,大肆“搶番”、“收番”。

  新舊帝交接之際,他們又乘國內局勢不穩的空當,再起事端,先有萬曆二年楊承錚身隕的榆林之變,再有萬曆三年,襲擊安定等“塞外四衛”,之前移居的藏族部落被迫繳納“添巴”。塞外四衛被襲,紛紛淪陷,一時朝野震動。

  而此時的國內,正是首輔張毅主持的新政:名為“一條鞭法”的土地改革試行成功,正到了亟待強推的關鍵時刻。這種情況下,朝臣對移居西海的東蒙各部是撫是剿,難以達成統一的意見。一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幾方僵持,各不退讓,日日爭論不休。導致了本就緊張的朝局,更加劍拔弩張。

  長期以來,因土地計量不準,造成可以繳納稅負的土地減少,相應的稅收名目繁多,不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還滋養了大批貪官汙吏,乃至於官員中飽私囊,而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清查核準土地,推行統一的納銀稅負,勢在必行,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卻真正觸犯了那些大地主和許多貪官汙吏的利益。因此,勘察土地的命令一經下發,立刻就惹來了全國一片動蕩。

  張毅鑒於這樣的國內局勢,一邊秉持嘉靖和隆慶以來的對蒙政策:拒絕通供和談,堅決征剿,一邊加緊推進土地和吏治改革。隻是這樣一來難免顧此失彼,西海蒙古各部乘機不斷坐大,不斷破壞西海和甘肅等地的防禦體係。

  那些反對清查土地的官員和地主,正以此邊疆戰亂為契機,以高閣老當年被逼致仕有冤為幌子,一邊指責張毅的對蒙政策表裏不一,同時不斷為新法實施設置障礙,妄圖阻止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