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奸猾至極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5-19 10:39      字數:3651
  葉天暗罵了句不見兔子不撒鷹,就知道這事兒沒那麽簡單,如果張湯真像海瑞那樣,聽到自己的一席話,早就激動的熱血沸騰,站起來恨不得現在就跑去朝廷請命。

  以前葉天地位低的時候,隻能給人做工具人,現在地位上去了,找個工具人發現,一個個都是奸猾至極的老狐狸。

  把朝廷的那些官員,拉倒一起拍個聊齋的話,最缺的反而是正常人!

  葉天之所以沒有直接去找李二,是有個人的考慮在裏麵的。

  他早就跟李二也說過,不會過多的參與到政事裏麵,雖說土地兼並這事兒,的確關係到打仗,畢竟打仗結後,最容易出現土地兼並。

  但本質上還是內政的事兒,如果能讓人代替自己出麵,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家裏陪夫人的好,何必參合進去找不自在。

  當然和親的事兒,從來不單純的屬於內政的事,而是關係到大唐未來的格局,這種情況葉天絕對有發言權。

  葉天歎了口氣說:“廷尉應該知道,葉天基本上不過問政事。”

  張湯表麵不動聲色,內心把葉天說落個遍,你是不問政事,就拿我來當刀使?

  “此事冠軍侯若是不想參與,可以寫一封諫書,將事情始末講述清楚,說明其中的厲害,再由陛下定奪。”

  張湯的這主意,還是讓葉天出麵,總之就是送死的事兒,別拉著我,我可不想坐敞篷車。

  葉天見張湯是不怕開水燙,鐵了心的不打算出頭露麵了,心中籌措該如何應答,突然外麵有私語聲。

  張湯也不忌諱,開口讓門外的小吏把人帶進來。

  來的這人是丁扮,年歲比較輕,大概二十上下,見到張湯和葉天後,連忙行禮後說:“董費見過廷尉,見過冠軍侯。”

  張湯看到董費點頭道:“來了,陛下在昨日已經罷免了董相,你去接他回家吧,回去後勸告你父親,你們儒家尊奉的先師孔子不是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就別整天嘮叨那些災異之說了。”

  董仲舒?

  葉天聽到張湯的話,眼睛頓時亮了,怎麽就把他給忘了呢?

  這工具人不就來了嗎?

  董仲舒下牢獄純粹是自找的,說白了還是推銷自己那套天人感應,所謂的天人感應,就是天子應該實行“德政”。

  如果政策有利於百姓就會出現祥瑞,否則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以遣告天子。

  這種學說其實並不是什麽新鮮學說,也不說董仲舒發明的,隻能說他是極力推廣人之一。

  隻是話又說回來,人禍的鍋天子可以背,天災這玩意純粹就是背黑鍋了。

  然而更可怕的是!

  葉天現在所處的時代,有其他生命可以幹涉天災。

  異獸出現則會出現天下大災,如魚出現會帶來水,如旱魃出現會發生大火。

  這些異獸各有不同,有些就跟地震來臨之前,耗子出現異動,給人以警示作用,到沒什麽。

  有些本身能力極強,的確能招來災禍,而這些異獸又不受天子管控。

  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基本都是報喜不報憂,如果出現了祥瑞,就大書特書,如果出現了帶來災難的凶獸,就無事發生。

  現在可好了,你天人感應如果真推廣開來,再出現凶獸的話,必被大書特書,到那時候天子反而被部分大妖、異獸綁架了,李二腦子又沒有坑,怎麽可能答應推廣?

  就在上半年天子祭祖的地方長陵高園殿、遼東高廟都發生了大火。

  結果董仲舒腦袋一抽認為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好機會,於是帶病堅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兩次火災說明上天已經對天子發怒。

  李二聽到這事兒後,能有什麽態度?

  直接給董仲舒下了大獄,老百姓不以言論治罪,你一個江都王的王相還敢胡言論語?

  如果不是李二憐惜董仲舒的才華,估摸著現在黃土都埋過脖子了。

  董仲舒雖然因為某些原因,在後世的口碑不太好,但本身還是做出過許多重大貢獻的,比如主張大一統思想,鞏固集中統一的政權,防止分裂割據的局麵出現。

  當然董仲舒不僅提出領土和政權統一,還提出思想統一,也就為後麵罷百家,獨尊儒術起到了促進作用。

  同時他還提出以德治國,並且提出以“德治”為主,“法治”為輔。

  當然這些不是關鍵的,關鍵是董仲舒認為要縮小貧富差別,協調各種社會矛盾。

  並認為私人占有土地的數額的主張,限製豪強兼並土地,不允許官吏與豪紳得益。

  鹽業、金屬業由百姓自己掌控,最後還認為應該除去奴婢製度、擅自斬殺的製度,降低賦稅,少徭役,讓人民休養生息,減少民力消耗。

  也就是說董仲舒也認為應該解決地兼並問題,改變現在的奴婢製度,不允許擅自殺害家仆。

  再加上董仲舒剛要被罷官,如果不想辦法拿出點東西來,就要教書去了,這種情況下葉天的出現,極有可能成為他的救命稻草。

  所以葉天既然現在對張湯是沒機會下手了,幹脆從董仲舒身上想點法。

  這樣想著,葉天在董費被帶著去接董仲舒的時候,準備起身告辭。

  他剛要離開,就聽到張湯開口說道:“冠軍侯若是想要交好董王相,在下無權過問,隻是董王相的一些主張,還望冠軍侯三思而後行。”

  葉天知道張湯是在告誠自己,董仲舒是反對“法製”和“酷吏”的,換句話說就是跟張湯正好打擂台,倆人誰都看彼此不對付。

  葉天起身說:“這個自然清楚,還有嗎?”

  張湯麵無表情的道:“桌椅不要忘了。”

  說完見葉天轉頭要離開,又大聲提醒道:“要黑漆。”

  如果可以,葉天恨不得給張湯這老狐狸一棒槌!

  葉天扭頭催促道:“馬邑的事抓緊處理,省的損了我的名聲!”

  張湯目送著葉天離開後,保證的說:“冠軍侯放心,一定不讓宵小之輩,壞了您的聲望。”

  走出中尉府,看到董費正在扶著董仲舒上馬車,和之前見到的董仲舒不同,現在的他看起來很是狼狽,顯然這段時間在中府的日子不好過。

  再怎麽說也是老大不對付,從天子到太皇太後又都不喜歡,待遇能好才怪。

  好在精氣神可以,不過已經沒了昔日揮斥方遒,當年萬戶侯的豪氣。

  這也難怪,曆史上的董仲舒經此一役後,就老老實實的回家抄起老本行教書育人了,顯然懂得夾起尾巴做人的道理。

  葉天見狀過來拱手說道:“董王相,這是準備回去?”

  董仲舒見葉天過來,轉身還禮說:“王相的職位已經做不久了,冠軍侯莫要再折煞老朽了。正準備回去,等陛下旨意下來後,就回老家,不再問朝廷之事,冠軍侯您這是?”

  葉天應道:“啊,也是剛從中尉府出來,正好打算回去,不知道老先生可否行個方便,捎我一程?”

  “自無不可。”董仲舒對葉天的印象不錯,主要是兩方麵,一方麵是董仲舒也主張反對和親,現在雖然和親了,但是情況不同,是突厥嫁公主,自然也和董仲舒的心思。

  其次是葉天某種意義上,對儒家是有一定恩情的。

  雖說自孔子之後,儒家一分為八,儒家內部都互相對著掐架,像董仲舒和顏之載的思想就不同,其實倆人也掐架。

  但這是對內,在外人看來都是儒家,沒什麽區別,完全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

  葉天弄死了顏之載,卻放過了儒家,僅此一點,董仲舒對葉天就生不出惡感來。

  上了馬車,董仲舒請葉天坐下後,開始閉目養神,他知道葉天既然跟上來,就肯定有話要說,既然自己沒有主動權,也不要直接埋頭就送。

  好歹等對方開個價之後,再考慮要不要答應。

  葉天見狀,也不繞彎彎,開口說道:“葉天聽說老先生曾建議陛下,不允許家主擅殺家仆,葉天早年為奴籍,最大的願望隻求免遭打罵,得知老先生仗義執言,感恩至極。”

  董仲舒眼都沒抬一下,心中暗笑,說的真好聽,繼續說,我愛聽。

  信了你的邪,自幼就想著不被人打罵?

  五年前你初到長安,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司馬相如給暴打了一頓,這事兒他董仲舒可不敢忘。

  董仲舒不鹹不淡的回了句道:“冠軍侯言重了。”

  葉天可不會就此罷休:“老先生可知唐朝與突厥一戰,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狀態?”

  “打仗的事情,相信冠軍侯比老朽更懂,無論打還是不打,老朽都願為大唐肝腦塗地。”

  葉天撇了撇嘴,你肝腦凃地?

  你肝腦塗地有用嗎?

  “老先生既然心懷天下,可曾想過,一但戰事打響,百姓肩膀上的重擔必然會加重,到時候會有大量勳貴豪紳,為了吞並田地放貨給平民,平民若是無法立下功勞,伴隨著重的利息和稅務,到最後隻能賣房賣地、賣兒賣女。”

  聽葉天說到這裏,董仲舒終於有了反應,這是他曾經的主張,以前提出來後,李二並沒有當做一回事。

  主要是第一,沒有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法,第二嘛,就是李二擔心有人借題發揮,以此來作為反對和突厥開戰的理由。

  正常人肯定這樣想,既然你也知道打仗勞民傷財,加速土地兼並,那幹脆就不要打仗了嘛。

  為了扼殺這種可能,李二並沒有理會當初董仲舒的提議。

  現在葉天主動提出來,這到讓董仲舒很意外,他很清楚葉天絕對是主張對突厥作戰的,雖然葉天一再強調,對突厥作戰是為了換取和平,但無論什麽理由,仗還是要打的。

  所以現在葉天必然有他的看法,即便提不出解決之道,估摸著也有這方麵的想法。

  他緩緩地睜開眸子,看向葉天問道:“此事老朽也曾考慮過,隻是想不出應對的手段,不和道冠軍侯有何高見?”

  葉天見董仲舒終於開口了,心中清楚事情成了一半,董仲舒果然是想要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讓自己繼續留在朝堂上。

  能出來做官,有幾個會開堂講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