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此來酒泉憂大漠,當越喀什向安息(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3063
  乙未庚子(六月二十九,386年8月10日),晴。

  辰末巳初。

  西平城外,正在進行部隊換防。高衡的大軍接管西平。而康寧和強禧的軍隊,按照律令接受整編。並從即日起開始接受整訓。高衡深知,自廣陵開始,馬能太史庸二人就一直跟著謝瑍,對於如何整軍最為清楚。故令劉軌、田洛接替押解糧草工作,馬能和太史庸主持整軍。同時,命吳林臨時做西平郡主簿,配合新政人員實施新政。又命人帶著強禧的手令,帶人接管湟河郡,與西平呈互為犄角之勢。

  因為這裏與吐穀渾比鄰,謝瑍特別叮囑,此地將是未來收複西南各地割據勢力的橋頭堡,所以高衡不但留下重兵把守,還將兩郡合二為一,稱西寧郡。命康寧和強禧一起參加新政學習,並隨軍西行,去見大將軍再作安排。二人雖然心中不願,但形勢比人強,隻好交代家事,服從命令。

  諸事安排已畢,高衡一邊出榜安民,實施新政,一邊派出探馬向西打探敵情,準備西進,同時派出信使向謝瑍報捷,擬西進之時派田洛鎮西寧,劉軌鎮湟河,以確保後方安定。

  此刻的謝瑍一行,剛好進了駱駝城。

  兩日時間,從張掖到建康,才走了不到三百裏。雖也不算少,但也絕不算多。這倒不是謝瑍偷懶,而是謝瑍決定看一看此時的昭武城(今臨澤北暖鴨鄉)和駱駝城(今高台西北),所以耽擱了些時間。

  昭武城和焉支山西側月氏部落東城(今永固)都曾是月氏部落的都城。永固城南控大鬥拔穀隘口,是河西走廊南通唐蕃古道的捷徑,乃古代絲綢之路重鎮,向為兵家必爭之地。霍去病當年屯兵之處(今霍城)就在永固城東,兩廂比鄰。如果高衡不是向西挺進的話,他就可以自(西寧)西平出發,通過此地穿越祁連山,到達張掖與北路軍會師的。

  而昭武城就有更名了。

  戰國後期,月氏勢力得以大發展,號稱“控弦十萬”。它擊敗烏孫,盡占了河西。昭武城恰在河西的中心點。這裏土地肥沃,水草豐茂,所以成了月氏人繁衍生息的樂園。西漢前期為月氏的鼎盛時期,漢王朝與月氏結好,在安定郡鶉陰縣(今靖遠)開辟“月氏道”,月氏商隊可由此過黃河直達長安。

  後來,匈奴日益強大,冒頓東擊東胡,西擊月氏。月氏人抵擋不住匈奴的強大攻勢,隻得被迫放棄家園,向西遷移到遙遠的伊犁河南部定居下來,這就是史稱的“大月氏”之由來。另有一些跟不上西遷隊伍的老弱病殘,無奈之下進了南山(祁連山),曆史上稱這一支為小月氏,這就是小月氏的由來。

  漢文帝時,大月氏再次受到匈奴的打擊,又繼續西遷到阿富汗境內的阿姆河,擊破大夏,建立了大月氏國,漸漸由衰轉盛。

  據《隋書·西域誌》記載:“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遂有其國。支庶各分王,皆以昭武為姓,以示不忘本也。”這些以昭武為姓的支庶王共有九國,其名為:康國、安國、鈸汗國、米國、史國、何國、烏那曷國、穆國、漕國。史稱“昭武九姓”。這些月氏人雖然流落在遙遠的阿姆河,卻牢記著河西鼎盛時期的故園,表示永不忘本,也是寄托對故鄉的情思,以昭武為姓,代代相傳。這些國家現在大部在今我國西北、西南境外。如:康國,就是哈薩克斯坦局部和烏茲別克斯坦大部;大月國就包括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及阿富汗大部等。

  昭武城故址暖鴨鄉尚有昭武村。據村中老人講,依祖上老輩人的世代傳說,他們就是當初住在昭武城中的月氏人的後代。不過,世事變遷,滄海桑田,舊日的昭武城已變為河床。但現在的昭武村,離昔日的昭武城不遠。這應該不是偶然和巧合,我們由昭武村可以想象著兩千多年來的曆史變遷,仿佛蕩然無存的昭武古城依然巍然屹立在曆史長河遙遠的深處……

  駱駝城,是西涼張氏在漢故址之上所建,稱為建康,借此標榜自己效忠晉王室,以此來爭取北方漢人的支持。這也成為那個時代給駱駝城曆史烙下的特殊印記。而駱駝城真正揚名,是因為它是北涼崛起之地。

  曆史上,呂光平定河西(平定張大豫、彭晃、徐炅、康寧、王穆等的叛亂)後,於389年建立後涼(也就是三年後),委任參軍段業為建康太守。397年,呂光征討乞伏乾歸,初呂光大勝,乞伏乾歸於是設計,散布謠言說自己兵潰逃往成紀雲雲。呂光之弟呂延勇而無謀,不聽司馬耿稚勸阻,輕騎追趕,半途兵敗被殺。

  事後,呂光聽信讒言,反以敗軍之罪殺了沮渠羅仇和他的弟弟三河太守沮渠麹粥。沮渠羅仇乃忠勇之人,威信甚高,聞其亡,沮渠部眾萬餘人為沮渠羅仇發喪。沮渠羅仇的侄子沮渠蒙遜趁此機會向沮渠部眾做演說,指責呂光昏荒無道,濫殺無辜,本非明主,號召部眾結盟起兵反後涼。在其鼓動下,眾人擁立段業為主,以建康郡為根據地糾集各部族起兵反呂。四年後(401年)他起兵造反,占領張掖,斬殺段業,建立北涼,使駱駝城成為北涼政權的發祥地。(注意,北涼是沮渠家的,可不是段業的,因為段業“太文”被沮渠蒙遜殺掉了。也有人認為,北涼是段業建立的,就是指397年段業被推舉為王之時。)

  駱駝城遺址在今高台縣城西南20公裏處的駱駝城鄉永勝村西。坐北向南,平麵呈長方形,分為南北二城。東西寬425米,南北長704米,麵積29.92萬平方米。城垣為黃土夯築,夯土層厚0.10一0.15米,牆基寬6米,殘高7米。

  一座蒼涼肅穆的土壘廢墟靜臥在荒漠堿蒿之中,與不遠處紅磚亮瓦、綠樹成蔭的新村形成了鮮明對照。居高鳥瞰就像蓋在現代畫卷上的一方古印章,凝睇近視卻又分明是組合起來的大型泥塑群,每一道缺口、每一處凸凹都記錄著風雨的洗禮,戰火的雕鑿,這就是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北涼古都、唐代重鎮駱駝城遺址。駱駝城遺址現已出土的數百塊彩繪壁畫磚,全景式地反映了漢唐時期綠洲屯田、西塞牧獵、交通出行、歌舞宴樂、遠古神話等多方麵的社會生活,是一部形象的河西開發史。

  而謝瑍見到的駱駝城,沒有北城,隻有一個南城。南城南北長330步、東西寬280餘步,按照現在的計算約有355畝地左右,也就是一個周長約四裏左右的小城。城雖小,但甕城、馬麵、女牆、垛堞、角墩、腰墩、角樓等,樣樣不缺。東、西、南、北正中各辟一門,門樓簷牙高啄,確是漢代式樣。弱水蜿蜒著從城北西去。

  那位要問了,不是剛剛說駱駝城有南北兩城嗎?為什麽會沒有北城呢?

  別急,那是因為北城是後來修的。

  公元397年,段業在此城被擁立為王以後,修建了他的宮城,就是後世見到的北城。據《重修肅州新誌》記載,駱駝城不但是北涼初建時的國都,而且是漢代樂涫縣、唐代建康郡的故址。不管是什麽人稱王,不大興土木的幾乎沒有,他就沒想過,如此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他能坐多久。就連當今社會也是一樣,囤積房產,買N套房子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別墅,強拆加快城市化等等,都是同樣的道理。

  作為絲綢之路和通往西域、進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樞紐之地。伴隨著曆史變遷,幾經戰亂傾覆和水源枯竭而荒廢,至明初,已化為“龍荒沙漠之區”,遍野荒草,成為駱駝客放牧的天然牧場,久而久之,便稱其為駱駝城。謝瑍現在看到的卻是一派山清水秀,稻花正開,阡陌縱橫,樹茂草肥,鷗燕蹁躚之江南美景。謝瑍不禁感歎後世環境破壞之嚴重,如此美景,怎不讓人慨歎世事滄桑之變遷?謝瑍不由開口吟道:

  南郭風景邊塞地,祁連山陰建康城。

  滿眼高樹沙汀暗,一派稻香碧湖平。

  穿柳紫燕銜泥戲,過塘白鷗伴影行。

  畫舸若行梨園上,敢笑秦淮水不明。

  駱駝城至福祿城(酒泉)500餘裏,謝瑍因為這兩日視察兩城,耽擱了時間。出城以後就開始策馬疾行。今日一早就接到魏平的捷報,已經於前日申時克複酒泉。其實按後世的公路,頂多120多公裏,此時此刻謝瑍卻不能向西而行,隻能沿著絲綢古道向北而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