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魏平揮軍圖福祿,高衡施計取西平(3)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3123
  滔滔湟水圍著允吾饒了大半遭,才掉頭向東而去。

  馬能入了允吾城,留下一千精騎隨他行動,其餘精騎和步軍繼續西進。在對新政進行了細致檢查以後,馬能才帶了這一千精,追趕步軍。此時,楊定先鋒大軍已經逼近西平城。

  晉軍西進,西平太守康寧早就得到消息。這康寧乃是前秦苻堅所封,對呂光揮師西涼,斬殺涼州刺史梁熙等一係列做法早就心懷不滿。但迫於呂光勢大,又尚未自立,假意歸順,但卻暗地招兵買馬,以備不測。四月,聞聽張大豫進攻姑臧,就起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想乘隙占據姑臧。後來張大豫兵敗,晉軍突襲占據姑臧,他也見到了張虎魏平派來的說客,但卻無歸順之意,可也沒有得罪來使。宏朗二人因為各種原因,根本沒有到達河西之地,他也不知苻丕已歸降。及謝瑍大軍據金城關休整,這才得知苻丕降晉,大秦已亡。時湟河太守強禧派人前來聯絡結盟,共抗晉軍,康寧正愁兵寡,兩人一拍即合。

  康強二人抵抗晉軍,並非忠於苻秦,隻是不願受人鉗製管轄,想做一方手握重兵、自由自在的草頭王。不得不說,兩人想的太天真了。連呂光都一戰而亡命天涯,他倆那點兵力實在太不值一提了。或許他們覺得山高路遠,晉廷鞭長莫及吧。

  兩人商定在通往西平之要道,小峽鎮西北湟水南岸設下重兵埋伏。此地距西平約有15公裏,南麵是山嶺,北麵是湟水,兩端寬闊,中間狹長約有五裏,設下伏兵,若晉軍進入此地,定能大敗晉軍。他倆也沒想全殲晉軍,隻要打痛晉軍,是他們不能西進就好。

  楊定勇名在外,卻也非魯莽之輩。先鋒大軍三千兵馬,一路沒有遇到任何抵擋,讓他有些飄飄然。大軍即將進入對方的埋伏圈時,探馬來報。

  “啟稟將軍,前方不足四十裏即為西都。,一路並無兵馬,城內也很安靜,請將軍示下。”探馬抱拳稟道。

  “哦?”楊定有些疑惑道:“竟然如此沉得住氣,如果不是信心十足,一定另有隱情。傳令大軍放出警戒,就地紮營,再多派探馬向西都探聽消息。”

  楊定吩咐完畢,這才向前注目觀瞧,看了以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楊定雖然好勇,但卻不是不懂兵事,相反他心眼不少。看到前麵地形,心中暗自責怪自己忘乎所以。多虧探馬相報即使,如果不是探馬來報,臨時阻住自己,進入狹路可就危險了。想到此處,楊定立刻派人向中軍高衡報告軍情不提。

  康寧和強禧的伏兵,眼見晉軍即將進入伏擊圈,正在摩拳擦掌之際,卻見晉軍停了下來。本來還以為是臨時休息,卻見晉軍開始安營紮寨。難道伏兵被晉軍發現了不成?不至於啊,他們的探馬都是快馬穿過此地,根本就沒有停下來探查,難道是哪裏出了紕漏?可是晉軍的探馬這時卻一路接一路的前往西平,來回傳遞消息,伏兵隻好繼續隱蔽,同時暗中派人進城向康寧稟報軍情。

  康寧和強禧兩人正在府衙飲酒,邊喝邊等待消息。他們在長五裏地的峽穀,安排了兩萬兵馬,相當於每米就有十人,城內隻留了五千兵馬守城。他們有信心在此給晉軍以重創,如果是晉軍的前鋒軍馬,一網打盡是很輕鬆的。可是這不是他們的目的,他想的是重創晉軍主力,打消敵人的西進企圖,以保城池安全。

  兩個人邊喝邊聊,很快就到了午時,還沒有消息傳來。

  “康兄,是不是哪裏有什麽疏漏?”強禧道:“按說現在該有消息到了。”

  “強大人,稍安勿躁。”康寧道:“數萬兵馬廝殺,沒有個把時辰不會有結果。再等等吧。”

  “兩位大人,呂光號稱帶甲十萬,且兵精糧足,都被晉軍大敗。”一旁相陪的康寧的長史梅懷勸道:“我們兩地人馬不過三萬,除了地利,我們沒有任何優勢。論兵卒戰力我們比不上呂光,更別說跟晉軍相比了。希望大人再召見大晉派來的使者,做好兩手準備。”梅懷,字冷苞,本地人氏,少有遠識,有至孝之名。家有父祖年邁,故未曾遠行。

  “晉人遠道而來,不會長久。”強禧道:“隻要我們能堅守月餘,晉軍就得乖乖退去。”

  “聽聞謝子明兵分兩路,北路由慕容垂總攬西進。”康寧點點頭道:“這是南路,應該是偏師,人馬不比我們多多少。隻要我們打痛他們,他們就會知難而退的。”

  梅懷蹙眉不語,微不可查的搖搖頭。

  “冷苞賢弟何慮之有?”康寧看向梅懷道。

  “……”梅懷還沒開口,府衙的門子進來稟報。

  “啟稟郡守大人,大軍來人,有軍情來報。”那門子跪倒施禮。

  “傳進來。”康寧說著和強禧對視一眼。

  進來的探馬單腿跪倒稟道:“郡守大人,晉軍於峽口之外安營紮寨,並未進入伏擊圈。”

  “來將何人?有多少兵馬?”康寧道。

  “看旗號,應是楊定。約有三千騎兵。”

  “原來是自封的仇池公大人。”康寧皺眉,思忖道:“此人勇武有餘,謀略不足。想來並未發現伏軍,看來是等待主力,這倒是正合我意。你們繼續埋伏,等其中軍進入我伏擊圈內,再行攻擊。”

  “如小股敵軍通過,是否攻擊?”

  “不必。”強禧道:“你們伏擊的是中軍主力,小股敵軍過來攻城,那是自尋死路。”

  “諾!”來人抱拳行禮退下。

  看著探馬離開,康寧眉頭一皺。

  “強大人,我們當在東門外紮下一座大營,作為疑軍。”康寧看著強禧道:“預防萬一。”。

  “城內兵馬本就不多,再派出疑軍,守城就更不足了。”強禧道。

  “無妨,紮下大營,留下千人,多打旗幟。一旦敵眾我寡,城上接應,即刻進城。”康寧道:“我想了一下,剛才強大人說的對,我們是疏忽了。”

  “疏忽了?”強禧問道:“請康兄賜教。”

  “晉軍如此強勢而來,我們太過鎮定了。”康寧道:“既無騷擾,又無警備,豈不讓人生疑?”

  “康兄言之有理。”強禧道:“請康兄安排。”

  “傳令,在東門外紮下大營,城內軍兵上城警戒,多打旗幟。”康寧吩咐道:“冷苞賢弟,勿需擔心,你太看重晉軍了”。

  梅懷看著信心滿滿的二人,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楊定大營。

  “稟將軍,西平城東門外,康寧正在紮營。”探馬來報:“城上出現大量軍兵。”

  “哦?現在才想起防禦,太晚了吧。”楊定笑道:“高將軍離我們還有三十裏,不時即到。你即刻將軍請稟報高將軍,這裏留下一千人防守,我帶兩千精騎趁敵人未穩之際,踹營去。”

  “將軍,敵人行動如此異常,怕有陰謀,不如等大軍到了再說。”這個探馬諫道。

  “我豈不知軍情異常?”楊定道:“所以本將軍隻帶少數軍馬,打不了可以遊擊。你隻要將此地情況稟告高將軍即可,高將軍必有準備。”

  “諾!”探馬告退,向中軍而去。

  楊定雙眼微眯,掃了一眼南山,心道:如果有意外,就在這南山之上。既然康寧在城外紮營,無非就是引我出兵而已。想到這裏,他叫過一員裨將,耳語一番,命其守營,並將自己的猜測稟告高衡等人。然後自己點起兩千精騎,全速衝過峽穀,徑往西都不提。

  高衡聽了探馬的軍情報告,又聽說楊定已率兩千人馬踹營,心中焦急,命大軍疾行。到得楊定大營,那留守裨將向高衡稟報已畢。高衡和田洛相視一笑。高衡在田洛耳邊耳語幾句,令田洛帶領三千兵馬,穿過峽穀,在峽穀外五裏紮下大營。布置完畢,即刻回報。田洛領命而去。

  康寧伏軍,見楊定兩千人從峽穀穿過,忍耐著不曾出擊。可是當田洛的三千兵馬再次通過時,心裏就犯了合計,打還是不打?看看東麵晉軍主力正在拔寨,看來是要通過峽穀了。隻好放田洛過去,等待伏擊中軍。

  五裏路,騎兵衝過也不過一刻鍾。眼見田洛通過峽穀,高衡心下略安,又安排一隊兵馬一千人,稀稀拉拉地隊伍拉得老長,緩緩向西而去。那邊已經出了峽穀,這邊還沒進穀。康寧的領軍大將王瑾、仇諒頓時心中一驚,不好,兩位大人的計謀可能已被看破,伏兵無功了。

  就在他糾結之時,卻看到剛才拔寨欲行的晉軍竟再次開始紮營。而他的探馬也來稟報,峽穀西麵,晉軍已經紮下三座大營,截斷了他們的後退之路。這時他再不明白,那也就不用領兵了。可這時他想往西平派信使都不成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