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魏平揮軍圖福祿,高衡施計取西平(2)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3392
  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不是有先見之明,造字之時就有靈犀:山人成仙,弗人為佛。仙本山人,佛乃弗人。弗字乃“不”的同源字,意為“不之深也”,表深度否定。這應該不是巧合。至於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穀關,西去化胡,教化西方,恐怕不是道教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編造此說那麽簡單,這恐怕是西方佛教徒,為了讓漢人接受佛教而作的權宜之計。無非是說佛教與國人信仰的老莊之說關係密切,以此求得華夏漢人的認同。初始之時,佛教徒們不但未提出什麽異議,反而相當鼓吹此說;而當佛教立足已穩之後,立刻反擊老子化胡之說,就是例證。包括那個唐三藏。

  謝瑍說的這個偈子,流傳已久,說的是實相無相之理,這是金剛經的根本所在,可以說淵源甚深。而謝瑍曾多次書寫金剛經,自然也知道。鳩摩羅什是大家,自然也明白,也就是所謂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之意。

  “居士此偈直指本性,斯言大善。”鳩摩羅什道:“阿彌陀佛,貧僧受教了。”謝瑍借用的,後世司空見慣,而現下卻是聞所未聞,鳩摩羅什縱是大師,也隻能感歎。

  鳩摩羅什大師到來,謝瑍也不再和張虎多說什麽,要說的也基本說完了。三個人說著話,回客棧不提。

  翌日一早,謝瑍練功已畢,還沒吃早飯。張虎來到近前稟告道:“大少爺,彭晃前來求見。”

  “哦?看來這個彭晃倒是個心思玲瓏之輩。”謝瑍心想:“正好可以了解一下情況。”其實,謝瑍不知道,這個彭晃幾年之後就反叛呂光。這樣的人,有些心機是一定的,但也絕非心機深沉之輩。呂光止於將才,他們還不如呂光,最終被滅也是當然之事。

  “讓他到客房稍等,我一會兒就回去。”謝瑍說著,緩步向客棧而去,薑孝和毛秋晴跟在身後。

  彭晃跟杜進、薑飛等一樣,都是跟隨呂光西征的幹將之一,魏平沒有新派人員代理張掖郡守,一是謝瑍隨後即到,不願越俎代庖,另外主要還是考慮到穩定大局,免得引起城內恐慌。

  謝瑍看著眼前這位精壯的漢子,暗暗點頭。

  “末將見過大將軍。”彭晃抱拳施禮道。

  “彭將軍無須多禮。”謝瑍道:“彭將軍一早即來見某,定有所教,請將軍直言。”謝瑍一句話就定了彭晃的位,從軍。

  “末將不敢。”彭晃道:“末將特來相問呂大將軍現在何處。”這彭晃自然也明白,話是很趕趟的。

  “你說的是呂光吧。”謝瑍道:“放心,他沒死。隻是受了點傷,不久就會隨大軍西來。”

  “多謝大將軍,不知大將軍如何處理我等。”彭晃問道。

  “彭將軍,如何處理不在某,而在爾等如何之所作為。本都督用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謝瑍道:“隻要遵守朝廷法令,支持和擁護新政,又願意為國家出力,本都督非常歡迎你們參與。但如果陽奉陰違,反複無常,本都督將按律令嚴懲不貸。”

  “多謝大將軍賜教。”彭晃再次施禮道:“末將必遵循朝廷律法,支持新政。請大將軍放心。”

  “希望將軍記著今日之語。”謝瑍道:“做的好不好,我說你說都沒用,要看黎民百姓怎麽說,他們才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末將謹記大將軍教誨。”彭晃抱拳道:“如無他事,末將就告辭了。”謝瑍點點頭,道:“若風將軍,替我送彭將軍。”

  “諾!”張虎抱拳應道。

  謝瑍和彭晃交談之時,魏平大軍已經向福祿城進軍了。

  駱駝城(今高台西20裏)至福祿城(今酒泉西北)約500裏。精騎快馬,一日可到。魏平此行,可以說是一路勢如破竹。這裏也是本次任務的終點,他反而更加小心,派出多路探馬探察,力求一戰即竟全功。

  不說魏平欲破酒泉,回頭且看南路兵馬。

  南路兵馬,自金城徑向西,沿黃河逶迤而行。高楊二人,首次合作。高衡為主將,楊定心中並不服氣。高衡久隨謝玄,見多識廣,乃沙場老將,哪裏看不出來這樣的事?

  大軍出兵伊始,高衡於軍中大帳,誇讚楊定勇冠三軍,命其為前部先鋒,率三千精騎先行。楊定本就自恃勇武,見此吩咐,正合心意,領命而去。

  楊定精騎進軍迅速,很快就到了浩門河(今大通河)北岸。渡過浩門河,沿河轉向西北直奔允吾。

  允吾乃是金城郡治所所在,距如今金城關不過一百六七十裏餘裏,坐落於湟水南岸,今之下川口西北。城不大,東西約三百步,南北約四百餘步,周約5裏。城牆基厚約四丈,高約五丈。謝瑍占了金城關以後,即綏靖周邊。如此大的聲勢,允吾城哪裏會不知。何況張虎魏平二人擊敗呂光,占領姑臧,即派出政將四處遊說,早就就沒了戰意;隻是張虎等人勢不夠大,所以還在硬挺著,希望呂光能奪回姑臧。沒想到呂光一去幾無音訊,所以晉軍一過河,就派人請降。隻是謝瑍知道金城關乃是後世蘭州城所在,沒把允吾城當做重點建設,隻是派了人手接管城池,實施新政。

  為了讓大家有個總體印象,先將南路的具體線路大體說一下。金城至允吾,約160裏,允吾西去四十裏,就是晉興城(今樂都),也就是漢之破羌縣所在。再往西200裏許就是西平郡(今青海西寧)。從西平有兩條路,一條是向西北,翻過祁連山,即可到達張掖與謝瑍大軍會師,這條路不是謝瑍要他們走的;另一條路是繼續向西,沿青海湖北岸向西,翻山越嶺,從祁連山最高山疏勒南山南麓,進入甘肅境內,穿過茫茫草原,跨越無邊溝壑山巒,自無道處開辟道路,向西抵達敦煌。

  這條路嚴格說來很危險,因為這時的青海境內,是吐穀渾的勢力範圍,從來就不曾成為漢人的版圖。所以謝瑍給他們的都是騎兵,便於機動作戰,至於補給能帶多少帶多少。隨後的兩萬步軍作為後軍及城池守軍,兼作後勤護軍押運糧草,由馬能作主將、太史庸做副將專職負責。至於前後軍的協調就看他們自己了。謝瑍故意如此,也是看他們的大局觀。

  高衡和田洛等都是出自謝玄手下,馬能太史庸和楊定都是跟隨謝瑍的,雖然沒有什麽根本衝突,但是作為將軍和軍人誰都明白,一路上戰功已是定數,有誰的沒誰的,除了上司公正,功勞還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去爭。所以,第一次開會時,高衡和田洛還是有些擔心這些年輕人會不識大局,追名搶功,可聽了馬能的話以後他們就熄了搶功的念頭。

  “諸位將軍,作為後軍,我們責任是為你們前軍服務,並做好善後。”馬能說:“前後軍的配合,不隻是軍事行動,更重要的是建立穩定的後方及補給線。都督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大軍一路西進,糧草供應不上,在完全陌生的地區,將是非常危險的。諸位都知道,都督每到一處,最注重的就是軍紀和新政,因為這是我們建立穩定後方和補給線的基礎。有一點請諸位將軍一定要注意,此去西域,萬裏之遙,人馬補給耗費巨大,如果僅憑步軍輸送糧草,就算一路之上沒有任何敵人,你們半年也無法到達疏勒城,再過兩個月天氣就轉冷了,三個月後就麵臨冬季,如果不早做準備,凍死在半路上也是可能的。所以,我建議:1、乘此大好季節,大軍盡快西進。不要靠後勤糧草,想想那些羌戎是如何作戰的,要以戰養戰;2、除了水囊、食物以外,大軍要自帶冬裝,以防萬一;3,、一定要保持前後軍的聯絡暢通,不要距離太遠,互為援軍;如果前軍脫離後軍直進,即刻派人通知後軍,後軍即以據守已占據的城池為主,進行屯田,並向都督稟報此情。4、大軍攻取西平後,進行休整,並派出數路探馬向西打探沿途軍情,根據探得實情,部署西進計劃;5、要嚴防和注意沿途的羌戎劫掠,爭取盡快與大將軍在敦煌會師;6、我步軍兵分兩路,一路急行軍跟進據守城池,整訓降兵,補充兵源,以城為據點,沿途建立安全通道;另一路押運和護送糧草。7、請高將軍安排兩千精騎,交給後軍作為機動使用。”

  “馬將軍不愧深得大將軍器重,此言甚善。”高衡道:“我同意馬將軍意見,隻是如何以戰養戰,還需仔細斟酌。各位有何良策?”

  “軍律令在,不可違犯。”馬能說:“但可以向當地居民公平買賣,糧食牛羊都可以。為做冬裝,將軍在冀州就曾購買過毛皮。”

  “馬將軍,你不會是讓我們拿錢買糧草吧?”田洛道。

  “有何不可呢?”馬能道:“此去西平,一路或山巒疊嶂,或溝坑水流,糧草雖然可運,但耗時費力,事倍功半。如能就地解決給養,以戰養戰,方有百戰不殆之機。如今正是夏末,水草正肥,不虞馬饑,豈非良時?”

  “馬將軍言之有理。”楊定笑道:“隻是銀錢從何而來?總不會我們自掏腰包吧。”

  “當然不會。”馬能道:“我已請示大將軍,此行將運載銀錢入西平,俟有了進攻方略,再行發放。當然,行軍途中,那些為富不仁的惡霸,就不要講什麽客氣了。”

  “如此甚好。”高衡道:“還有何事,諸位一起說說。”

  “我說幾句。”田洛道。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