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薑守信設伏擒盜賊,謝子明放線釣大魚(5)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786
  第一百章薑守信設伏擒盜賊,謝子明放線釣大魚(5)

  曆朝曆代的朝廷對少數民族都實施羈縻、安撫、綏靖、鎮壓等各種手段,羌族也不例外。實際上,曆史上民族紛爭的事件從未平息過。真正能對西域有約束力的朝代實在不多,即使是大漢和大唐時期,這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很多年脫離當時中央的領導。特別是漢唐末,人主昏庸,內憂外患,往往不但不能自主,還要依靠外族平定內亂,以致引狼入室,反而加速了朝代的更替,其他朝代就更不用說了。

  譬如,如漢末黃巾舉旗,天下響應,致使外族蠢蠢欲動,屢屢犯邊,這才有魏武揮鞭,征伐烏桓。而唐末為平安史之亂,引回回紇(鶻)入中原。安史之亂雖然平息,可是唐王朝卻無法遏製回紇……宋自建立之日,就未曾真正統一。一直以收複燕雲十六州為祖訓的曆代趙家子孫,竟成空夢;而黨項族強盛,在西北建立西夏國,統治一百九十多年,大宋朝徒喚奈何;不但如此,還昏庸至竟然聯金滅遼……元朝先滅西夏,後南下取宋,一統中國,建立了當時地域最大的帝國,但前後不過區區98年,即被明朝覆滅。明朝在河西地區的統治極為薄弱,祁連山以南、龍首山以北、嘉峪關以西,都被韃靼、額魯特蒙古等占據,而且河西地區經常被侵擾。據《甘州府誌》記載,從明成祖永樂時起至最後的崇禎時止,前後二百年間,外族入侵多達二十多次,邊民生活之苦倒也罷了,連生命安全都無保障,朝不保夕,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此之勢,叫天不應,入地無門,百般無奈,也隻有求助於虛無縹緲的神靈了。後世定羌廟中供奉關帝,以此來看,定羌廟應該修於唐宋,以宋代最有可能。因為關羽被皇帝正式冊封是在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也許有人說,在三國時,關羽也是有爵位的,漢壽亭侯嘛;後主也曾冊封其惟“壯繆侯”。可是800多年後的宋徽宗追封關羽為“忠惠公”,兩年後被奉為“崇寧真君”,又三年,直接封王,稱號“武安王”,也即從此開始走上神壇。此後,明清各代帝王,都有追封,使之成為漢族之神靈。不但如此,儒釋道三家神位均有其名,可見忠義之士曆來為世人所喜愛。所以,定羌廟彰顯了民眾對安定生活憧憬的心靈需求。至於清朝對邊遠地區的控製,往往是聯姻,以姻親結成錯綜複雜的關係,雖然對於帝國的統治有一定的作用,但這種關係又造成了派係之間的傾軋,利弊優劣一言難盡。為了權位,父子相讎,兄弟反目,同室操戈者屢見不鮮,區區姻親能有多大力量?俗話說,天高皇帝遠,這些邊遠地區不用說那個時代,就是現在也有很多很多人不曾涉足過……更不用說統治力了。

  思緒萬千,更讓謝瑍下定決心,一定要打造一個國強民強的盛世華夏;一定要打造一個威震天下雄視宇內的泱泱華夏……

  久久未語之後,謝瑍緩緩轉身,看著愈來愈遠的古城,微微頷首,輕聲誦道:

  石硤戍城登無樓,穀口回眸悵已秋。

  煙雨江南閑對酒,英雄塞上歎白頭。

  歸鴻一聲雲路遠,羌管半夜征人愁。

  且待邦國雄起日,何必此地起關樓。

  謝瑍觸景生情,有感賦詩。

  石硤城作為一個戍城竟無城樓可登,走出穀口回首一路風塵,才悵然發現季節流轉已經到了秋季。什麽時候才能回到煙雨江南悠閑地與友人對飲小酌,誰能想到戍邊的將士們在關塞上悲歎已然白頭。長久離家,歸路遙遙,看到南飛的大雁,想起歸家無期,隻能半夜裏吹響羌管,霜地、愁緒、羌聲,讓人憂愁。這些戍邊的將士,為何拋家別室的常年在外,還不是因為天下不安定?為什麽天下不安定、不太平?還不是因為國家不夠強大?為什麽國家不夠強大?筆者以為,其原因往大了說是民心、天意和信仰,往小了說那就是倫理、道德、傳承、開拓。隻有國家強大,強大到虎狼之輩不敢覬覦,強大到野心之輩不敢妄想,強大到陰謀之輩望洋興歎……麵對我華夏,除了賓服就是是臣服的時候,還有什麽必要建造什麽戍邊的關樓呢?

  來自後世的謝瑍很清楚,國家之間沒有什麽更多的道理好講,互惠互利那是麵子話,哪一個國家不想打敗或者吃掉自己的敵國或鄰國?隻是礙於形勢不敢或者自己實力不夠罷了。像M國為什麽敢做世界警察,看誰不順眼就教訓誰?為什麽隨便敢翻臉掀桌子撕毀協議?還不是因為他拳頭大?說到底就是利益。國家有國家利益,人民有人民利益。而國家利益和國家利益又不相同,隻有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度統一,才能樹立起人民的信仰,國家的信仰。如歐M諸國是各大財團把控的,所以他的國家利益實際是各大財團的利益;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利益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過去的皇帝呢?家國天下嘛,整個國家都是他家的,他想怎麽做就怎麽做。所以,遇到一個奮發圖強,英明睿智的皇帝,國家強盛,威加海內外,人民就會過的好一些;遇到一個昏庸無道的帝王,國家就衰弱,弱則被人欺,天下則大亂,人民就遭罪。但再怎麽昏庸,他還是愛這個國的,因為那是他的家國,他的生存之本。他和那些個貪官不同,那些貪官呢,素食餐位不說,除了貪汙受賄,權錢交易,還有潛規則……他愛的是權和錢不是國家,隻要自己淫樂即可,哪管民生和國家?所以這些人都該SHA。大官大貪,小官小貪,這是多麽可怕的現實?長此以往,人民如何信奉?國家如何強盛?筆者以為,老虎得打,蒼蠅蚊子也得打。不以金額數目為依據,但憑事件定性為準繩。就如當初張劉一死,全國綏靖三十載。而當年的中印之戰,也一樣讓印度三十年不敢越雷池一步。說明什麽?馬善被人騎,人善為人欺啊。所以,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且出手一定要快、一定要狠,一定要準!

  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一路步行穿過崎嶇的山穀,上了大道三人快馬加鞭,追趕薑孝一行,謝瑍這才轉移了思緒。

  山穀中的安謐或許可以作為尋幽探秘之所,卻不是發展壯大之地。如非此地乃兵家必爭之要道,如此之地哪裏來的城池?或許隻有後世那些旅遊開發商了吧,建了城,毀了自然,這就是矛盾。

  矛盾無處不在,但矛盾不可怕。

  正因為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轉化,才有事物的改變和進步。因勢利導地利用和解決矛盾,還可以變廢為寶。

  謝瑍暗暗搖頭,寧願不要這些寶。

  看看天,陰得更厚了。

  謝瑍他們走出峽穀的時候,薑孝他們已經越過仙堤(刪丹縣城在今山丹東),正往張掖趕去。因為不知道謝瑍他們出發的確定時間,所以他們並未疾走,而是有快有慢,間歇而行,當然也是為了照顧馬掌櫃不至於太累。很顯然,他們已經走了大半的路程。

  雖然此地離刪丹不遠,謝瑍其實很想去刪丹古城一觀,可惜時間不足,加上人生地不熟,哪裏還顧上去?

  駐馬遠眺,山巒疊嶂,渺無人跡。

  一行三人,策馬直往西北張掖而去。

  平原地帶的看官,可以去此地遊覽一下,感受一下山川、草原、大漠三種不同風景相互交融之所的獨特魅力。

  這正是:河山萬裏看不足,馬蹄幾聲戴月歸。

  ※※※※※※※※※※※※※※※※※※※※

  今日百章之禧,心下有些感慨,工作越發忙了,原來還期許能寫得多一點,看來有些奢望。

  謝謝能讀此文的朋友對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