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驪靬訪古察史秘,焉支探幽入澤索(3)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593
  謝瑍上前,抱拳一禮,攔住了從神廟中走出來的一位年輕人。

  “這位兄台,叨擾了。”謝瑍抱拳施禮道。

  “這位公子,您好。”純正的漢語,絕無摻假。

  “請問此廟是何人何時所建?”謝瑍問道。

  “據傳是來自西方大秦的人所建,具體是誰卻是不知。”這位年輕人相當健談:“應是和來此做生意的人,共同修建的。據說還有一些大秦的軍士。至於是哪一年修建的,這就不知道了,至少也有兩三百年了吧。”

  “多謝兄台。”謝瑍道:“可知那些士兵是從何而來?”

  “聽祖輩傳言,是流落到此的大秦士兵。”年輕人道。

  “不是漢朝的俘虜嗎?”謝瑍問道。

  “應該不是,如果是的話,朝廷定會宣揚的。”年輕人道。

  謝瑍心道,這就對了,當年陳湯大勝匈奴,所有的俘虜都分給了協同大漢作戰的附屬小國,根本就沒有帶回什麽俘虜。看來是大秦的敗軍流落西域,後來融入了漢朝,在此安居。千年變遷,後世無法檢驗出稀釋兩千多年的基因和變異,也是很正常的。

  “這位兄台,此地大秦人多嗎?”謝瑍又問。

  “卻是不多。”年輕人道:“流落到此的大秦士兵,本來就不多,後來不知為什麽,有人自殺了。剩下的人就在此居住下來,加上東來做生意的人在此漸漸增多,這個城市才有了如此規模。”

  “多謝兄台,請問您是大秦後裔嗎?”謝瑍還是憋不住問道。

  “非也,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血統。”年輕人道:“很早以前,我有一個祖上是西秦人,後來還娶過其他族的人。作為庶民,血統在這裏已不重要。”

  “兄台,你覺得我們漢人對你們如何?”謝瑍又問道。

  “對異族大度,盡顯上國風範。”年輕人道:“對同族人就差多了。”這年輕人倒是實話實說,看來倒是有過思考。

  “兄台倒是可人。”謝瑍點點頭道:“謝謝兄台賜教。”說著,謝瑍抱拳一禮。那年輕人也施了一禮,告辭而去。

  謝瑍走上台階,看著階上之廊柱,確是希臘風格無疑。卻沒有十字架之類的天主教的東西,後世興建的驪靬城竟然將十字架也弄上,果然還是有些想當然的因素,至於在此城建造佛學院,更讓人覺得可笑。不過既然那個年輕人說他有西秦血統,那當是有古希臘的人來過此地的。這些建築除了伊特魯裏亞風格還有古希臘韻味,加上大漢的風情,此城確是一個民族融合之所。

  穿過廟門,走入巨大的神廟,那穹頂是如此的熟悉,雕飾精致,恢弘古典,宏偉莊嚴。神龕內的神像,惟妙惟肖。羅馬獨有的券拱技術,成熟的五柱式與券拱立麵,完全充分的穹頂建築的技術與技巧,古典式的矩形造型,卻並沒有囿於傳統,加上四周的簷牙和飾物,明顯是中華的風格,在此與神廟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謝瑍暗暗點頭,文化的傳承和交融,需要載體,這些建築就是。

  謝瑍在神廟內逛了一圈,又圍著小城走了一周。謝瑍站在城內的小河邊一個巨大的石砌水池旁,祁連山上的冰川融化而下的雪水是那樣的清澈。心裏暗道,怪不得人說,古時建城之地必有水源。古之人誠不我欺也。

  謝瑍回到客棧的時候,已近巳時,幾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看他回來眾人才鬆了口氣。謝瑍微微一笑,給大家一個抱拳禮。

  “大少爺,我們還是趕緊出發吧。”薑孝道:“至張掖約有五百裏,到天黑還有五個多時辰,抓緊些應能趕到。”

  “馬掌櫃,到張掖的路況如何?”謝瑍問道。

  “都督,西行三四百裏,就是焉支城,城於焉支山穀,冬溫夏涼。如果時間緊,可以不必到張掖。”馬掌櫃到底是走過兩次,明白路數。鳩摩羅什道:“都督,什去歲曾路過,那個古城雖已破敗,卻是個好宿處。”

  “既然你們都願意走,那就走吧。”謝瑍笑道。

  馬掌櫃一說焉支山,謝瑍就想起來了,確是有那麽一個地方。後世那兒有一座很有名的寺廟稱作鍾山寺,最早是唐朝修的。據說就是古城遺址所在。既然有這樣一個地方,謝瑍也不願放過,畢竟過去都是從古籍的記載裏看過。

  楊炎《燕支山神,寧濟公祠堂碑》雲:“西北之巨鎮,曰:‘燕支’,本匈奴王庭,漢武納渾邪,開右地置武威、張掖,而山界二郡間,連峰委會,雲蔚黛起,積高之勢,四麵千裏。”

  焉支山位居龍首山、祁連山之中,屬祁連山的一個支脈。它橫臥山丹與永昌之間,綿延一百多裏。名貴的動、植物,奇異的地形和植被,幾百座大大小小的石林奇峰聳立其間,形態各異,千奇百怪,風光秀麗。焉支山南麓就是著名的山丹軍馬場。

  焉支山自古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場,古老的遊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後在這裏繁衍生息,也是古代遊牧民族婦女搽抹胭脂原料紅藍花的重要產地。自從霍去病西征匈奴,將河西走廊全部收入大漢版圖,漢設河西四郡,匈奴人才有“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悲歎。他們想不到,千年之後,所謂的匈奴血脈已蕩然無存,悄無聲息地融入了大漢這個大家庭。

  出了驪靬西門,極目遠眺,就見遠處的焉支山,雨後顯得格外青翠,山下的林地裏卻又泛起薄薄的霧靄。

  這一次,謝瑍他們稍微加快了步伐,到焉支山按現在路程也有近100多公裏,還有山穀路段。所以謝瑍決定在平坦路段加快速度。說是快,按現在算起來也不過每小時20多公裏。

  有馬掌櫃的指引,他們不用走彎路,不到兩個時辰,就進入了焉支山山麓。這時再看焉支山,但見山峰拔地而起,懸崖峭壁直插雲霄,岩如斧削、壁如林立;四周山壑縱橫,怪石嶙峋,有的像龍騰,有的像虎躍,有的像馬奔,有的像熊伏……千姿百態。果然是綠蔭送涼,清爽宜人。據說焉支春季各種花卉盛開,姹紫嫣紅,古代匈奴的婦女就摘紅藍花塗麵;晚秋林葉丹紅,碩果枝頭;嚴冬瑞雪紛飛,銀裝素裹。

  一路美景,一路清涼。大家對焉支城有了些向往。

  此情此景,謝瑍忽然豪情頓發,吟道:

  “旌旆不展過涼平,壁崖誰藏疑碧凝。

  高天澄洗待飛鏡,瀚海蒼茫思桓景。

  焉支翠蔭消夏暑,玉門鐵馬入夢行。

  祁連長風嶺上嘯,昆侖冰龍天外鳴。”

  雖然和世傳的名作相比,謝瑍自己作的詩算不得什麽,可畢竟是抒發自己的情懷,符合自己的心境。這首詩的意思是,自己悄悄地離開了金城,走過西平、涼州到了這裏,那些懸崖峭壁應該沒有誰藏起來吧,怎麽像是碧綠凝成的呢?天空澄明如洗,是等待明月升起;瀚海茫茫,讓人想起桓景侯霍去病塞外馳騁的雄姿。焉支山的綠蔭消去了炎炎夏日的暑氣,玉門關征戰的鐵騎進入了夢中與我同行。祁連山的長風啊,在嶺上呼嘯,昆侖山的經年不化的冰雪啊,像一條冰龍蜿蜒在天外長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