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驪靬訪古察史秘,焉支探幽入澤索(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620
  謝瑍一行人輕裝而行,自然比大軍速度快得多。半日之後已看到前方逶迤而行的後軍。

  很快,就看到前麵飄揚的旌旗,是竇衝率領的中軍。

  暫時收起無邊的思緒,謝瑍幾人都是晉軍裝束,也沒有引起大軍的特別注意。沒有驚動竇衝他們,極快的超越了大隊人馬。竇衝得到匯報時,已越過了竇衝前鋒的部隊,隻看到謝瑍他們的影子在前麵若隱若現。竇衝略一沉思,就明白謝瑍不欲人知,於是安排探馬繼續打探消息,及時匯報中軍,但不得隨意傳播謝瑍幾人的情況。

  申時,一行人到了武興城(今豐樂西偏北)外。看到旗幟已經換成大晉旗幟,知道大軍已然克複此城,謝瑍看看夕陽正好,約摸有四點多鍾的樣子。離天黑還有五六個小時。

  “諸位,要不要進城小憩,吃點東西再走?”謝瑍回頭問他們道。謝瑍等人都是習武出身,身體自然吃得消。鳩摩羅什亦曾習練瑜伽之術,即使自謙水平不高,但謝瑍自然不會輕易相信。單憑羅什大師自西域遠赴中土之舉,即絕非一般人所能。但馬掌櫃卻不行,雖然現在能撐得住,但如果趕到驪靬城(今永昌)再休息,他怕是支持不住的。

  馬掌櫃雖然想進城,可他不敢說,也不想說。沒人願意被人輕看。

  “都督慈悲。”鳩摩羅什合掌道。鳩摩羅什自然也看得出謝瑍一點疲憊的樣子都沒有,就是毛秋晴也沒有,他自己也還撐得住,感覺累的也就是馬掌櫃了。

  “進城吧。”謝瑍說了一聲,率先往城中而去。

  城門守衛自然是認得張虎,又有大軍國王令牌,倒沒費口舌,幾人悄然入城。

  一行人找了一家客棧小憩,吃飯。而鳩摩羅什則是閉目盤坐。

  “什大師,你也吃點吧。”謝瑍道:“我知道佛門弟子過午不食,但是現在不是在寺中,出門在外,要保持體力和精神,還是要補充食物才是。”

  “都督盡管食用,什卻是不用的。”鳩摩羅什微笑道。

  “什大師,我們漢人祖製一日兩餐,我大軍現在已改為一日三餐了。”謝瑍道:“軍士體力消耗巨大,如果兩餐的話,根本無法保持體力,如何能保證戰力呢?而且現在正夏季,白晝長,黑夜短,如果因為不食或少食而損傷了身體,大師還如何弘揚佛法呢?”

  “都督果然與眾不同,不拘祖製,體恤兵士,非常人所能。”鳩摩羅什道:“於都督麾下真是幸運啊”。

  “其實,大師可以這樣想,把一日之膳食分做兩次或者三次就好了。”謝瑍道:“譬如一食進粟三斤,分成三次,每餐一斤就好了。如果大師今日已經用過,明日開始分成兩次或三次就好。”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鳩摩羅什頷首合十道。

  用完飯,眾人休息了半個時辰,才出城而去。

  離驪靬城還有百裏左右,驪靬是漢代就有的古城。如果是現代的路況,頂多兩個小時就能到達。有車一族怕是一個小時都不用。騎馬的速度雖然不慢,可馬兒也不是機器。況且此刻的道路狀況,他們希望天黑前能到就不錯了。這百裏之路竟要走三四個小時。

  有文獻說驪靬城是西漢為了安排公元前53羅馬東征軍在安息卡爾來被圍殲而突圍的6000羅馬殘軍為匈奴收留後,十七年後又被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擊敗而俘獲的俘虜而設的城。

  蘭州大學曆史係教師陳正義寫的《驪靬絕唱——最後的古羅馬人之謎》一書,雖然陳正義堂而皇之地宣稱以可靠的史料寫成,卻在關鍵之處率意敷衍聯綴、想像,全非嚴肅的曆史學論著,說到底僅是一本通俗讀物。此人名曰正義,其實無絲毫正義之處,也無為人師表之良知,更無探求學術之心。如此信口雌黃之人,竟居高等學府之曆史講台,不能不說是一個好大的黑色幽默。蘭州大學曆史學院汪受寬教授認為,如此說法越炒越熱之勢,給某些地方、領域帶來了經濟效益,但此舉絕非幸事,並擔憂如果學術爭論受到經濟利益的幹擾,出現歪曲甚至編造曆史的情況,那麼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媒體都將陷入一場道德危機。正如汪教授所慮一樣,“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之說被各路新聞媒體爭相報導,而千篇一律的新聞報導也正說明其缺乏足夠的科學和文獻支持。而此後假說破解之結果,無疑甩了各路新聞媒體一個響亮的耳光,更不用說所謂曆史學家的考證了。(注:所謂的中澳俄三國曆史學家,就是蘭州大學曆史係教師陳正義與蘭州大學的英語外教澳大利亞學者大衛·哈裏斯、俄語外教前蘇聯學者弗·維·瓦謝尼金及西北民族學院(現西北民族大學)的關意權教授)。

  當然學術是允許假想和驗證的,也允許爭論,但肆意臆測,憑空編造就偏離了學術的範疇了。作為一個做學問的人,做出如此齷齪之事,實在令人瞠目。學術界出此敗類,意味著學界前途堪憂,科學未來堪憂……

  俘虜之事傳說的經過是這樣的:公元前53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集七個軍團之兵力入侵安息(伊朗一帶),在卡爾來遭圍殲。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第一軍團約6000人突圍,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經多年輾轉,於公元前36年前後,相繼從大月氏匈奴歸降西漢王朝,被安置於今永昌縣者來寨。漢稱羅馬為驪靬,故設驪靬縣,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幹戈為玉帛。

  但這個說法同樣是經不起推敲的。不說別的,漢代稱羅馬為西秦或大秦,絕非驪靬;而希臘詞開頭音節在中亞語言中常被省略,亞曆山大裏亞在中亞語讀音‘坎大哈’,不會是驪靬的音轉,亦非名字來源。隻有犁靬、黎軒之類與驪靬相似的音序才合理。

  驪靬亦稱犁靬,指古國塞琉西亞。塞琉西亞的希臘文寫作Σελεκεια,讀音與‘塞犁靬’仿佛,倒是可能與漢文一樣讀作“黎軒”或“犁靬”。

  另報道中說,專家們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討伐匈奴郅支單於,戰於郅支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城),陳湯等人在這裏發現了一支奇特的軍隊,他們以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盾牌方陣,城外有重木城的戰法。這一戰法當時隻有羅馬軍隊采用。為此,史學家們推斷認為,這就是在卡爾來戰役中潰退並已失蹤17年的一支羅馬軍的殘部。

  其實上麵的所謂的史學家的考古同樣不嚴謹,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的“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其實,這些說法最早來自英國人德效騫於1957年在倫敦發表的《古代中國的一座羅馬城》,其後還被一些學術著作引證過。至於把漢代"驪靬"和西域的"黎軒"、"嫠軒"等從發音上聯係起來,則最早始自漢唐人服虔和顏師古。提出"驪靬"為安置降人一說,也在1792年清人錢坫的《新斠注地理誌集釋》一書中就有了,並不是什麽中、澳、蘇三國史學家的新發現。不過是一些沽名釣譽之輩的不要臉的扯淡而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