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秦州府朗宏說謝瑍,天水關秋晴下長安(2)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3659
  王統聽了二人的話,大惑不解。

  謝子明和慕容衝竟然有舊,這可是奇聞?

  “我想明公是想多了。”苻朗道:“昔日慕容衝單騎獨劍赴幽州挑戰謝都督,算是不打不相識。比武過後,謝都督招待酒飯,盡地主之誼,有何不可?慕容衝酒酣索詩,酒畢即刻單人獨騎揚長而去。無失敗之餒,何其灑脫也?”

  “傳聞謝子明詩賦俱佳,不知相贈何詩?”

  “嘿,若不是在長安慕容衝將出觀覽,我還真不知道寫的什麽。”苻朗笑道:“諸位請聽仔細:

  朔風卷地折白草,幽燕逢春雪未消。

  忽如東風一夜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將軍千裏策銀劍,都督咫尺傾玉盞。

  瀚海凝光百丈冷,歡伯散香十裏凝。

  王圖霸業千古事,不勝人間一場醉。

  奉觴賦詩為君賀,靜遠飲處說爛柯。

  如何?”

  “果然不同凡響,給這樣孌童豈不糟蹋。”王統不以為然道。

  “明公有所不知,謝子明從不輕視別人,他曾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苻朗道:“許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如何就能決定的,與當時的環境、人物、心境等等密切相連。故每個人都有很多無奈,有些無奈除了自己抗,別人誰幫不了你。”

  “這謝子明倒是善解人意。”毛興插言道。

  “謝子明此人見識深遠,看不透。他跟你說的道,你心下咀嚼,餘味無窮,愈思則愈覺甚合道理。”苻朗道:“有時候你覺得這樣很好了,可是在他的眼裏又是另一種樣子。他總是看得比我們遠,比我們深。”

  “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毛興道。

  “這麽說吧。”苻朗想了一下道:“請二位公爺見諒,二位公爺自比燕王慕容垂如何?”

  “自然不如也。”兩人倒不扭捏,看來對慕容垂相當的服氣。

  “知道慕容垂現在在何處嗎?”苻朗問道。

  “有傳聞慕容氏北走,也有傳為晉人所害。說法甚多,自去年不見他消息久矣,未知確信。”王統道。

  “慕容垂去年八月兵伐鄴城,一戰被謝瑍生擒,就跟在謝瑍身後做了幕僚,沒有官職也沒權力,自願跟著謝瑍。”苻朗緩緩言道:“慕容氏一族,除了長安一部,其餘皆盡為謝瑍所用。其中慕容垂曾獨領一軍萬餘人,勸降拓跋氏未果,乃取平城,現慕容楷鎮守平城;慕容麟鎮守中山;慕容農獨掌一軍,與謝子明愛將劉裕,一起經略幽州;慕容垂慕容德等隨謝瑍大軍。據說慕容垂和慕容農都問過謝瑍同樣的問題,你們猜得到是什麽問題嗎?”

  “是否問謝瑍:難道不怕我等擁兵自重或者遠遁自立?”苻登說道。

  “文高所言極是。”苻朗點頭稱是道:“可知謝瑍如何回答?”

  “可是不怕?”毛秋晴插言道。

  “非也。”苻朗道:“謝都督說:怕。既然怕為何又要這麽做呢。謝都督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真的你反了或者跑了,都沒關係。他對慕容垂說,我能打敗你一次,就等打敗你第二次,但我相信前輩不會那麽鼠目寸光;他對慕容農說:隻要你還在天地之間,我就能再次遇到你,到時候與你對陣可能不是我,而是你的父兄或者叔侄。對於背叛之人,我不會給他二次機會,他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不管是卑微的死,還是高傲的死,對本督而言毫無區別。當然我相信,至少現在你們沒有人在我麵前高傲起來。”

  “這麽狂?”王統驚道。

  “不是狂,是實力。”苻朗道:“張蠔此人我們都熟,知道他在謝瑍麵前走幾個回合嗎?”

  “張蠔?除了鄧羌好像沒人跟他相持過。”苻登說道。

  “謝瑍教了半年的弟子,跟張蠔打成平手。”苻朗搖搖頭道:“據說張蠔在謝瑍麵前隻出了一招,就認輸了。你們是否覺得不可思議,我也這樣覺得,可這是真的。”

  “大晉出了一個非人之才。”苻宏接著說道:“而且此人深受孝武帝信任,你們聽一下他的官位:假節、使持節都督江北諸軍事,徐州刺史兼幽並刺史,張掖男,前將軍,持天子劍,有臨機決斷、先斬後奏之權。”

  “這樣位高權重之人,卻毫無紈絝之氣,待人和氣穩重,卻又驚才豔豔,江左莫逮。據說謝安臨死前對謝氏眾人道:謝家有此子,百年無憂矣。與如此之人做朋友比做敵人好,就算做不成朋友,也千萬別做敵人。”苻宏歎息一聲結束了勸說。

  “謝瑍大軍今在何處?”王統問身邊的一位將軍道。

  “昨日傳來的消息是已於癸巳壬申強渡大河,並於當夜與劉直力鞮率領的兩萬劉衛辰精騎在河南激戰,生擒劉直力鞮,一萬八千餘人投降。”

  “這麽說,現在早該拿下代來城了,怎麽消息還未傳來?”王統不愉道。

  “明公莫急,我馬上去催。”

  “毛兄,你有何高見?”王統慢斯條理的問道。

  “聽二位苻兄之言,謝瑍不可力敵,亦不可智取。”毛興笑道:“看來隻能投誠了。”

  “毛兄真能放棄嗎?”王統問道。

  “雖非所願,但形勢所迫,正如謝子明所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毛興說著歎了一口氣:“唉,老兄說說你的意見,我可是在最西麵,要打也是先從你們這裏打過去。”

  “哈哈哈,毛兄還是這麽直來直去。”王統說道:“我的意見是,做好三種準備,一種是打,我們要開聯合起來抵抗晉軍;另一種是降;還有一種是走。既然打不過,那就遠走高飛嘛。”

  “到底是王兄,辦法就是多。沒錯,向西走的話,地方還大得很。”毛興喜道:“就怕到時候百姓不跟隨,那就不好辦了。”

  兩個人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那個將官進來報告。

  “大人,探馬才到,謝瑍兵不血刃取得代來城。”

  “什麽?這怎麽可能?劉衛辰呢?”不單是王統、毛興,就連毛秋晴都愣了。

  “據說謝瑍放了劉直力鞮,劉直力鞮回城後不久,劉衛辰就帶著妻及小兒子和願意離開的親隨百十人,出城西去,不知所終。”

  “這個孬種,號稱控弦三萬八千,占據河套十數年,竟無一戰之心,真是可恨!喪家之犬,真是可憐啊。唉…”毛興也不知道是很還是可憐,歎了口氣。

  “還有什麽消息?”王統問道。

  “謝瑍宣布大軍在代來城整訓十五日,然後南下。”

  “整訓十五日?怎麽會這麽久?”王統道。

  “謝瑍大軍三月二日誓師,今日已經四月初四,月餘時間,行程近三千裏,而且還有急行軍,夠疲憊的;另外主要原因應該是,收降的三萬多精騎兵需要整頓,才是主要的。降兵整訓時間短了,形不成戰鬥力,也是枉然。”

  王統點點頭,招呼眾位繼續相談。

  王統的探馬不知道的是,兩日後的深夜,魏平帶著3000兵馬而不是原定的5000兵馬乘夜出城,向北而去。他們更不知道的是代來城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之時,張虎從晉陽帶著五萬大軍已然悄悄通過雁門關,並派人給桓玄送信,派人鎮守雁門、參合口,他則帶走了張末,然後大軍穿過參合口,奔馳在了遼闊的內蒙草原。

  上邽的眾位男人在高談闊論時誰也沒注意,毛秋晴在住處溜達了一圈,悄悄出了州衙。

  秦州,古稱上邽,今天水。

  上邽位於今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裏、媧皇故裏、軒轅故裏的榮譽,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

  天水是伏羲文化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天水市西關一座始建於元代、明代重修的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伏羲的場所——伏羲廟,是伏羲文化的標誌性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華夏紐帶工程委員會確定為全國祭祖基地,廟內雕梁畫棟,古柏參天。

  大地灣文化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曆史進程,乃至華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位於秦安縣的大地灣遺址,是一處距今83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遊牧文化和中原華夏文化之長,從而形成的一種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天水市東南的牧馬灘,據考證為秦先祖非子牧馬的地方,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裏出土了大量的秦簡和七塊木板地圖。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圖。邽縣(今清水一帶)和冀縣(甘穀一帶)曾是我國曆史上最早設縣的地方,是中國郡縣製的源頭。

  天水堪稱絲綢之路東段的“ 石窟走廊”。全市境內有大小石窟6處。以“東方雕塑館”馳名中外的麥積山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始鑿於南北朝時期後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保存有194個洞窟,石雕造像7000多尊,壁畫1000多平方米,開鑿於形似農家麥垛的懸崖峭壁之上,保存了後秦至清代的曆代鑿窟和造像,風格各異,精美絕倫,既是一座曆史博物館,又是藝術陳列館。它與仙人崖、甘穀大像山、華蓋寺、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等眾多石窟組成了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走廊”。當然這些石窟雕刻,此時還沒有開始動工。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謝瑍的到來,這些古跡將不會重現人間。

  天水在曆史上為隴右第一重鎮,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天水處於蜀魏交鋒的前沿,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薑維、計殺張郃等重大戰事,都發生在天水,境內有街亭、天水關、木門道、諸葛軍壘等三國古戰場遺址多處。三國文化是天水曆史厚重的一頁,也是天水曆史極富盛名之所在。大家也都知道,薑維就出生在這裏,不知道薑孝的家人住在何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