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離長安贈文姚興,經驪山巧遇山兵(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3325
  第五十六章離長安贈文姚興,經驪山巧遇山兵

  謝瑍很清楚,江北經過多年的割據戰亂,城頭變幻大王旗,給人們造成了傷害和苦難太多太大。因為這些異族的統治以及彼此之間的征服和被征服,卻客觀上推進了民族的融合。黃河南北及關中地區乃是遭受戰禍最劇,社會經濟破壞最嚴重的地區,有的地方甚至成了無人區。即使如此,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戰事間歇期間,有的當權者,不得不推行一些有利於生產的措施,以恢複被破壞殆盡的社會經濟。如後趙石勒、石虎,前秦苻堅、後秦姚興等,史載曾出現“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年穀頻登,百姓樂業”等景象,當然這裏不乏有溢美之辭,但也反映出破壞之後的恢複和發展。這個漫長的過程,也使民族融合漸漸日常化,開始了和平相處。當然,鑒於那個時代的局限,妄談什麽平等、公正是不可能的,畢竟血統論還占著上風,不然也不會出現那麽多的豪門,甚至豪門才是朝廷的風向標。

  因為戰禍的創傷,民眾惟求生而已。晉軍克複州郡,推行新政,律令嚴明,豪門驚懼,原來那些奴籍或者依附豪門的農戶,得到自由的機會。本來就不多的豪門(為統治者劫掠或者滅族的也不少)在此受到衝擊。魏晉是門閥階級鼎盛之時,乘此北伐之機,減弱直至消除門閥統治,這是謝瑍的高明之處,也是形勢使然。因為皇帝陛下孝武帝要提高皇權,抑製豪門,這也是謝瑍得以重用的最根本原因。故此新政得以在江北剛被克複的州郡實施,如果在江南實施此政,怕是孝武帝有聖旨,也會遭到江南門閥的集體反對,到時候就可能又要換皇帝了。這也是謝瑍一直注重教育的原因。攻略天下,是王道;教化天下,才是聖道。所謂內聖外王,雖不完美,卻是實用。

  姚興本就有“賢君”之稱,此刻受謝瑍教導,心中頓有千萬念頭。

  靜光寺,寮房。

  謝瑍正閉目端坐。

  “大少爺,姚殿下派人送來禮物。”薑孝的聲音在耳旁想起。

  送走了姚興和慧寧,謝瑍就一直這樣坐著,薑孝和謝瓊不敢相問。

  謝瑍這時有些恍惚,自己到底是謝瑍還是蕭重?重生以來,知道回不去了,所以盡力融入這個陌生的世界,嚴以律己,從未出現過那個懶散隨意的蕭重。今日之態卻是說明,自己內心深處,還是蕭重。

  她還好嗎?還在苦候己歸嗎?

  謝瑍睜開微閉的雙眼,眼底的一抹苦楚一閃而過。

  “收著吧。”謝瑍淡淡道,看薑孝有些意外,於是又解釋道:“離開的時候,請寺主轉交姚殿下就是了。不然推來讓去,徒增麻煩。”

  “大少爺就不看看是什麽禮物?”薑孝問道。

  “不用看。”謝瑍吩咐道:“也別動,原樣奉還。”

  “諾!大少爺。”

  “兄長,要不我們出去走走?”謝瓊躍躍欲試道。

  “善!”謝瑍點點頭。

  三個人走出寺來。

  路上隻有零星的幾個行人,麵色枯瘦,沒精打采的。謝瑍頓時蹙眉,暗暗責怪姚興枉有聖君之名,城內竟然如此荒涼冷清。謝瑍倒是忘了,姚萇也是剛剛稱帝,經營時日尚短。而姚興直到要長死了才上位,還早呢。

  謝瑍很難相信,雖然新城不大,沒想到蕭條如此。昨日謝瑍入城之時,相隨人甚眾,他自己進入了空明之境,對外事竟渾然不知。

  看著破敗疲敝的小城和衣衫襤褸的行人,謝瑍突然覺得自己不該為了實施新政而放慢北伐的步伐。想到關內大饑,人相食之慘絕人寰的景象,謝瑍恨不得立刻完成北伐。早一天完成北伐,這些地方就能早一日恢複安定,即使暫不施新政,也能救更多的人。這個勤勞智慧卻多災多難的民族,已經受了太多的苦難。既然上天給自己了這樣一個重生異時空的機會,如果滿足於四平八穩的行事,那就太對不起這份先知先覺了,更對不起這個智慧勤勞的民族,也對不起自己。

  就這樣走著,謝瑍的腳步愈發沉重起來。

  但是新政才是將來的根本,欲速則不達啊。謝瑍心中暗歎,自己到這裏的時間太短了,哪怕早到一兩年也好,至少有個布局。可真要按部就班,關內的慘劇就會重現。

  想到這裏,謝瑍止住腳步,左右看了看,對二人說道:“回吧。”

  薑孝和謝瓊雖然不明白謝瑍為什麽剛剛出來一會兒,但他們對與謝瑍的決定已習慣了服從,兩人相視點頭。

  在佛寺的寮房內,謝瑍看兩人尚有疑慮,遂對二人解釋道:“情況有變,我們得盡快回去。守禮兄,你和瓊弟準備一下,然後出去看有沒有稀罕之物買點帶回去,我給姚子略留點念想。今夜早憩,明日淩晨啟程。”

  “諾!”兩人抱拳施禮,各自準備不提。

  既然決定要走,謝瑍自然不會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

  他拿出昨日寫好的《阿房宮賦》,這是留給姚興的禮物。封好以後,他按照記憶寫了幾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金剛經》。這是給慧寧的。後世金剛經人為的被分為三十二品,五千餘字,謝瑍擬選寫部分(前三品),共332個字。為了與佛法相稱,用顏體小楷書寫,字體雍容端莊。謝瑍寫的很用心,整個人顯得平和而莊嚴。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伴著謝瑍的書寫,這寂靜的佛寺裏,似乎有了某種感應。本來謝瑍是想寫前三品給慧寧做個紀念,寫著寫著,等要換紙時,才發現已經寫了五品。隻好搖搖頭,也不落款,等墨跡幹了也收起來。

  薑孝和謝瓊回來了,並沒買到什麽,後世的那些陝西特產,或許現在都還沒出現,也或者此時沒人有心思做那個,沒有倒也正常。謝瑍想了一下,點點頭道:“沒有更好。”兩個人看看謝瑍,沒明白謝瑍的意思。

  一夜無話,謝瑍等人翌日早起練功完畢,謝瑍也不多言,吩咐謝瓊拿了自己寫給慧寧的部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相謝這兩日的留宿和膳食。自己和薑孝收拾好東西,一起向惠寧辭行。

  惠寧聞聽謝瑍前來辭行,很是意外,急忙迎接出來。

  謝瑍抱拳秉首道:“大師,子明等近日多有打擾,特來相謝辭行。”

  惠寧雙手合十道:“居士慧博,貧僧受教良多,小寺蓬蓽生輝。何不多呆幾日?”

  “謝大師相留。”謝瑍抱拳道:“昨日忽然想起,家中尚有要事,急需離開。來日方長,有緣再會。”

  “居士既然要事在身,貧僧不便多留。”惠寧頷首道:“希望與居士再逢受教。”

  “大師客氣了。”謝瑍說著,向謝瓊揮手示意道:“將東西交給惠寧大師吧。”

  “這是?”惠寧問道。

  “此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一部分,特贈於大師,以謝大師近日之照顧之情。還望大師莫嫌鄙陋,收下為盼。”

  謝瓊雙手將經文奉上,惠寧接過經文,剛要展觀,謝瑍又道:“大師,子明還有一事相求,這是鄙人寫給子略兄的辭呈和一篇文賦,還請大師轉交。另子略兄相贈之物,盡在寮房內原封未動,請大師轉交,子明就不親向太子殿下辭行了。”說著謝瑍遞上手中的信劄抱拳施禮,“謝過大師,我等告辭。”

  謝瓊和薑孝也一起抱拳施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