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關樓誰會登臨意,古城幽思定懷邦(上)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4017
  雪,就這樣靜靜地將一切包容於它的潔白之下。

  謝瑍請功的奏折一推再推,因為雪實在太大,根本無法派送。

  謝瑍趁此在幽州展開冬季練兵,同時完善《新政草章》。

  為了適應雪地隱藏作戰,每人一件鬥篷,一麵是白色,一麵是迷彩。

  李白曾寫道:燕山雪花大如席,可見幽燕一帶冬雪之大也。

  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五天,謝瑍生前從未見過如此大雪,城內積雪兩尺多厚,四下望去,一片潔白。

  幽州治所薊縣,可不是現在薊縣的位置。古薊縣,以建於薊城地區得名。薊城地區的薊縣當為先秦之縣,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秦於薊城地區置廣陽郡, 薊縣屬之。秦置薊縣,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自漢至隋唐五代, 薊縣之建製始終存在。西漢, 薊縣相繼隸屬燕國、燕郡、廣陽郡、廣陽國。漢末王莽新朝時期(公元9——24), 薊縣曾改名伐戎縣,隸屬廣陽郡,王莽新朝覆滅後恢複薊縣名。東漢, 薊縣相繼隸屬廣陽國、廣陽郡、上穀郡、廣陽郡。三國時, 薊縣屬魏之幽州燕郡、燕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 薊縣相繼隸屬燕國、燕郡、幽州、範陽郡等。(今天津薊縣,古稱漁陽,春秋時期稱為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古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幽州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魏晉以後,幽州轄境日漸縮小,至北魏時僅領燕、範陽、漁陽三郡。

  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隋唐時,幽州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後三次用兵高句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唐貞觀十八年(644)出兵高句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為後方大本營。可見幽州之重要。

  雪停了,謝瑍即組織大軍,在城內外清理積雪。你可以想象,數萬大軍一起清理積雪的情景。

  很快,城內就清掃完畢,這讓幽州的百姓,第一次領略了新軍的與眾不同。隨後大軍分四路向東、南、西、北、南四個方向清理大道。後來百姓們也主動加入清理大軍的隊伍。

  謝瑍的意思一是通過這種活動,拉近和百姓的距離,求得一個建立聯係的紐帶。另外,也通過這樣的活動,鍛煉部隊的意識。

  五天以後四個方向都清掃了近百裏,西北麵已經離居庸關不遠。這是謝瑍給自己找方向的辦法,後世他多次到長城。一是業務需要,陪客戶遊覽,二是他自己喜歡看長城的那種感覺,在八達嶺上極目遠眺,真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之感。

  謝瑍帶領將軍府及慕容垂等一幹人等登關而望,可惜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均為明代長城,此時還沒有。就是說後世靠近北京市區的那些長城,都還不存在,那些都是後來明朝修的。現在存在的都是漢及以前修的,如秦燕趙長城,都遠在北京市外。

  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居庸的記載,道“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居庸關的建設始於漢代,不過隻是作為郡縣間的關口,並未納於長城的建築體製內。到了北魏時代,居庸關才修築成長城的一部分,並建設成長城上其中一座重要的關口。此後曆代均有加築修建,進一步成為北京西北方的軍事重鎮。

  即使如此,登高遠眺,四下俱白。群山如奔,一望無盡。站在關樓,看著這壯麗的山河,謝瑍心潮澎湃,不禁吟誦□□主席那篇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時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到這裏,謝瑍一個激靈,暈了,後邊的那些英雄可還沒出現呢。咋辦?隻好委屈那些先輩們了。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夏禹商湯,略疏文名。(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周武秦皇,稍遜風騷。(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天驕雄梟,項王漢高,垓下白登恨難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注:括號內是毛作原詞

  跟隨的眾人,皆被如此詩詞嚇懵了。

  都知□□此詞氣魄宏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古人出言皆有規矩,所謂“不逾矩”是也。什麽時候聽過如此不拘一格的詩文。

  據載□□此詞乃1936年初紅軍到達陝北之時所作。1945年8月□□至重慶與蔣總統談國共合作,以和平解放全中國,遇柳亞子先生;柳亞子先生向主席索句。□□就把出這首初到陝北時所作的這首《沁園春·雪》手書給了柳亞子先生。

  為了更好的了解此中情由,有必要說一下柳亞子和□□的幾次相見和友誼的建立。

  毛柳初次結識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廣州,1926年□□以□□代表身份出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兩人都有詩人氣質,結識以後,遂成忘年之交。柳亞子非常欣賞和看重□□。四一二事變以後,柳逃亡日本。柳亞子先生乃老同盟會員,又曾做孫文秘書,曾創南社,入光複,鄙薄蔣公為人,一身文人傲骨。

  抗日戰爭爆發,國共第二次合作。□□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文發表,號召全國,共同抗日。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國麵臨國共兩黨何去何從。蔣總統為表示自己不打內戰、向往和平之意,電邀□□主席及共方代表赴重慶談判。以當時的情形,很多人都勸□□不要去重慶,因為蔣公為人是不敢讓人相信。而蔣公之意,也正是如此,如毛不去重慶,則無和談誠意,那麽內戰之責任,就在□□一方。

  但事實卻出乎其意料之外,□□以大無畏的膽略和氣魄,親赴重慶。不但準備充分地提出了國共合作的各項綱領和辦法,還借此在重慶與各方人士交流,不但為□□道義上爭取了主動,也向重慶各界及世界各國表達了□□人向往和平的誠意和求得和平的努力。國民黨方麵根本就沒有準備,所以談判條款一直被國方拒絕,其實也就是拖延時間而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柳亞子和□□在重慶第二次見麵。

  8月30日,到重慶不久,□□就在重慶桂園寓所,宴請柳亞子、沈鈞儒等人。席間,柳亞子贈□□七律一首:“闊別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舊同舟。中山卡爾雙源合,一笑昆侖頂上頭。”這裏將兩人的第一次相識說的很清楚,羊城闊別19年了,今日在渝州驚喜重逢。誇讚□□赴重慶之舉乃“彌天大勇”,表達全國人民期盼和平之意,並表達了對建立新中國的期盼之情。

  9月2日,《新華日報》以《贈□□老友》為題,發表了這首詩。9月6日,□□在□□、王若飛的陪同下,又到重慶沙坪壩南開學校津南村看望柳亞子。在柳的寓所,柳亞子請□□校正他準備收入《民國詩選》的□□《七律·長征》一詩,並向□□索詩。10月7日,□□將《沁園春·雪》題贈柳亞子,並附信說:“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

  柳亞子對這首詞推崇備至,並寫了一首也很著名的和詞。和詞如下:

  沁園春·次韻和□□詠雪之作,不能盡如原意也。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雲飄。

  歎青梅酒滯,餘懷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

  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

  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

  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隻解牢騷。

  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豔想濃情著意雕。

  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其時,尹瘦石曾為□□畫像。尹瘦石向柳亞子索取□□的《沁園春·雪》和柳亞子的和詞,柳亞子遂書贈尹瘦石,並加寫如下跋語:

  □□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諸子,禁餘流播,諱莫如深,殆以詞中類似帝王口吻,慮為意者攻訐之姿;實則小節出入,何傷日月之名,固哉高叟,暇日當與潤之詳論之。餘意潤之豁達大度,決不以此自欺,否則又何必寫與餘哉。情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恩來殆猶不免自鄶以下之譏歟?餘詞壇跋扈,不自諱其狂,技癢效顰,以視潤之,始遜一籌,殊自愧汗耳!瘦石既為潤之繪像,以誌崇拜英雄之概;更愛此詞,欲乞其無路以去,餘忍痛諾之,並寫和作,庶幾詞壇雙璧歟?瘦石其永寶之。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亞子記於渝洲津南村寓廬

  未幾,此詞廣為流傳,蔣公遂命人以詞牌沁園春為名寫詞,以期壓倒毛詩。可惜的是,國共兩黨數十首沁園春,無論文采格調還是氣魄沒有一首能及毛詞。蔣公無奈,遂偃旗息鼓。

  有意思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應□□主席和中國□□的邀請,很多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均回國參政議政,其中就有從香港輾轉回國的柳亞子等人。因為籌備建國事宜,□□將其安排在頤和園。大概是這期間有一些事情讓柳老覺得不合心意,柳亞子文人脾氣又發,寫給□□一首詩:

  感事呈□□

  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注:分湖為吳越間巨浸,元季楊鐵崖曾遊其地,因以得名。餘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勝村。第宅為倭寇所毀。先德舊疇,思之淒絕! (作者自注)

  柳亞子先生這首詩用典很多,此處不宜多講。大體的意思就是說自己目前的處境或者對某些政事不甚滿意,想回老家養老。古代的名士因此辭官歸鄉的大有人在,當算是文人之風骨之一。可見柳老是直爽之人,有啥說啥。

  □□剛回北京四日,百忙之中給柳老和了一首,以老朋友的身份進行規勸,全詩如下: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前四句,為兩個詩人之間的敘舊,三十一年的交情和三次見麵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並對詩人的詩作高度讚揚;後四句,勸詩人放開心胸,參政議政。此後兩人一直唱和不已,是極好的朋友和詩友。柳老和郭老是和□□唱和最多的詩人,我一直在想,如果沒有柳老郭老,我們能看到的□□的詩詞會少很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