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劉德輿為弟請罪,張若風全義求情(上)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3664
  上回書說到,劉裕前來請罪,謝瑍不知所以,趕緊扶起劉裕。

  說來話長,原來自從北伐聖旨下達,劉道規這小子就動了心思,一個勁的想參軍建功。從某一個角度來說,這當然是個好事。但謝瑍早就有了安排,讓他和甘越、檀道濟一起入學,怎麽也要學個三兩年,像檀道濟要再學習個五年左右,才十六七歲。謝瑍的意思是讓他們一是學知識,二是再長長身體。

  沒想到的是,這小子表麵不說什麽,暗地裏串通了甘越和檀道濟,三個人跟隨廣陵新軍一直到了臨漳。這不,進了城這三小子覺得再不找人,可就麻煩了,這才找到了張虎和劉裕。當時就把劉裕給氣壞了,要不是還有其他兩個人,劉道規這小子的屁股可能就保不住了。張虎在旁相勸安慰劉裕,趕緊報告將軍得了。

  謝瑍聽完劉裕的敘述,心裏明白了。這三小子都是幹才,可不能給他們養成不好的習慣。作為軍人最重要的就是服從軍令,得震震這三小子。想到這裏,謝瑍微微一笑道:“讓這三個家夥進帳吧。你們兩個來跪下,別說話。”謝瑍端坐案後,麵色如冰。

  中軍傳令三人覲見將軍,三個人小心翼翼的進了帥帳,見並無他人,剛要鬆口氣,就看到謝瑍如被冰霜,劉裕張虎伏身跪倒在謝瑍身前,頭都不敢抬。

  劉道規、甘越和檀道濟看著謝瑍的眼,謝瑍也盯著劉道規,不到三秒鍾,劉道規就跪下了,甘越和檀道濟也趕緊跟著跪下。

  “小人知罪,請將軍處置。”劉道規倒是見機快,趕緊認錯。

  “閣下既非我軍中之人,亦非吾屬下官吏,何罪之有?”謝瑍道。

  “小子擅自跟隨大軍,還帶了甘越和檀道濟一起前來,實乃無狀至極。請將軍治罪,小子甘願領罰。”

  “你們確實犯了錯!而且錯還不小!”謝瑍冷冷地道。

  “作為一名軍人,首先要牢記什麽?”謝瑍問道。

  “一切行動聽指揮!”三個人倒是一起回答了。

  “你們擅自離家不說,還進入戰區,不想要命了嗎?”謝瑍厲聲道。

  “作戰,最怕的是什麽?不知己不知彼,沒有統一指揮,沒有統一規劃,各自為戰,必敗無疑。”謝瑍道,“你們知道戰鬥失敗了,還可以整軍再來以求勝。可是生命隻有一次,沒了就是沒了。不可能重來一次。所以我們的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父母生你養你,你要做兒女應做的,此為孝道。”謝瑍繼續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你要尊師重道,此為師道。為人父母,衣食以養,言傳而身教,此為父母之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當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君子之道,不可不知。

  汝等擅自離家涉險,不為仁德;不告出走不為尊禮;對家人而言不為孝悌;對朋友而言不為誠信;對自己生命而言,不為珍重。試問,一個連自己生命都不珍惜之人,如何讓我相信他能夠珍惜別人?雖然我們需要血性,可單憑一腔熱血,做不成大事業。雖然我們讚美犧牲精神,但無謂的犧牲是絕不可取的,那是對生命本身的褻瀆。此乃匹夫之勇,非勇氣之勇也。”

  “請將軍息怒,我等知錯了!”三個人都不是蠢人,當然知道謝瑍說的都是至理,都是為他們好。

  “既然知錯,可甘受罰?”謝瑍問道。

  “我等甘願受罰!”三個人齊聲道。

  “既然如此,我看每人責打五十軍棍,以儆效尤。”謝瑍道:“來人。”

  “將軍且慢!”張虎抬起頭,抱拳施禮道:“將軍,念他們年幼無知,雖然行事荒唐,然誌在報國,還請將軍饒恕他們。”

  “不遵號令,擅自隨軍,說甚報國,添亂而已。”謝瑍厲聲道:“如此饒過他們,如何嚴軍。”

  “將軍容稟,三人雖妄入軍中,然亦可說前來投軍。”張虎道:“若是投軍,應無責罰之例。若將軍定要責罰,末將願領罰。”

  “末將亦願代領,請將軍饒恕二人。”劉裕亦抱拳道,“道規乃罪魁禍首,當罰。”

  “哈哈哈,二位將軍即願意以身相代,本將也不為己甚。”謝瑍哈哈大笑,看向三人道:“還不謝過兩位將軍,若不是兩位將軍求情,定責不饒!”

  “謝兩位將軍!”三個小家夥趕緊抱拳秉首施禮。

  “大善。”謝瑍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都起來吧。”

  “諾!”五個人站起身來,向謝瑍施禮道:“謝將軍不責之恩!”

  “德輿兄,若風兄。”謝瑍笑道,“速放信鴿回報廣陵,通知他們家人放心。既然他們來了,我看道規和甘越就先留在軍中,你二人各選一人,讓他們從普通兵士做起,參加訓練,在軍中曆練一番也好。檀道濟還小,我看……”說著,謝瑍故意停下來。

  “將軍,吾也要入軍訓練!”檀道濟一看兩個人都有了地方,看謝瑍的意思就他一個人不能留下,趕緊施禮請求留下。

  “哦?人小誌大,勇氣可嘉。”謝瑍看著檀道濟漲紅的小臉,戲謔道:“我本意留你在本將身邊做個隨侍,看來你是不願啊。”

  “啊?”檀道濟知道中計,但反應卻是極快,“小人願意!”說罷趕緊跪下施禮。

  幾個人看他的樣子,都哈哈大笑,最後檀道濟自己也笑了。

  “你們三個聽著,念你等初犯,又有二位將軍求情,饒過你等,下不為例!”謝瑍道:“爾等都是未來國之棟梁之才,切記國事為重,不可肆意行事,貽害無窮。”

  “我等受教!”幾個人一齊秉首施禮道。

  “退下吧。”謝瑍揚揚手道。

  幾個人退下,謝瑍繼續看著地圖,思索用兵之法。三路軍中,第一路最為重要,需要有一個智勇雙全之人。謝瑍知道後世的北伐成就了劉裕,讓他成為一代帝王,那麽劉裕應該是首選。但現在的劉裕還沒有經過前世的身經百戰,作為主將還是稍微欠缺了些資格。那這一路的主將最好就是劉牢之劉牢之勇則勇矣,無臨陣決斷能,所以應給他配一個智勇雙全之人輔佐,這個人或是劉裕,或是張虎。但這兩個人的資曆在劉牢之這個身經百戰的老將麵前就顯得分量不足了。最後謝瑍還是決定讓劉裕作為副手與劉牢之攻取信都,總要給他機會才行,不然怎麽能脫穎而出呢。

  第二路的主將,謝瑍早已想好,那就是朱序。朱序此人在東晉算是名將之列。378年苻堅派將領苻丕、楊安、慕容垂、姚萇等人率領共計十七萬大軍,分兵四路會合攻打襄陽,大舉進攻東晉,朱序當時任南中郎將、梁州刺史,鎮守襄陽。憑一城拒秦軍十數萬大軍一年有餘,大名鼎鼎的夫人關就是朱序的夫人帶領一幫婦女為了守城而建立的。若不是有內奸出賣,襄陽可能根本無法攻破。而劉淑珍的父母就是在此殉國的。所以,這個人作為二路主將肯定沒問題,謝瑍讓張虎作副將,向老將學習曆練,積累資本。

  第三路謝瑍自己作為主將,具體的做法,因各路軍馬隻是到了騎兵,步兵尚未到齊,加上因為劉毅率領的北府軍也未到達,隻好暫時先放一放。估計一兩天內都該齊了。

  兩天後,太元十年九月初九,晴。

  未時劉毅率三萬北府軍到達鄴城。

  劉毅和謝瑍相見,將謝玄的書信呈上。謝瑍命劉毅安營休息一日,然後和諸軍一起投入訓練。

  謝瑍看完謝玄的信,知道西線已開始調動軍馬,九月十日左右均可到位,按照計劃威逼秦州梁州,以吸引敵軍注意力,伺機攻略長安。也知道了謝瓊和劉淑珍母子於八月三十日啟程北上。謝瑍大體估計了一下,出兵前謝靈運母子和謝瓊都應能到。

  謝瑍放下心來,盤算著所有的兵力:

  各路軍騎兵共一萬一千五百人,步軍公三萬兩千人;

  鄴城內收編苻丕之騎兵一萬六千人,步兵九千餘;

  廣陵新軍五千人步兵,騎兵五百;

  北府兵兩萬兩千步兵,八千騎兵。

  總兵力正好騎兵兩萬一千,步兵六萬八千,總計兵力八萬九千,已經超過了淝水之戰的兵力。

  檀玄的兵力沒有計算在內,因為檀玄還要守鄴城,督辦糧草等。謝瑍不禁暗歎道,若不是收編了苻丕近兩萬六千人,他現在隻有六萬多點兵力。安排起來還真是捉襟見肘。

  不說謝瑍練兵布陣,且說苻丕率領侍衛軍出了西門,徑往西方而去。策馬一氣出去了三十多裏,才停下馬緩緩而行。派出探馬二十裏,以備不測。

  而楊昱等人分批從各門出城以後,在城西北匯合已經是苻丕出城兩個小時以後了。一行人策馬急追,一直跑了二百多裏,快到了漳河西岸時,才遇上苻丕派出的探馬。這時候,太陽已西斜,大概下午兩三點鍾的樣子。向西的路並不好走,這裏已是太行山餘脈所在,前方的上黨,更是鼎鼎有名。

  《釋名》中是這樣解釋的:“黨,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也。”《國策地名考》狄子奇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其意即此上黨地區地高勢險。

  上黨位於今山西東南部,主要指今天的長治市。它地處群山包圍之中,但居高臨下四方。其東部是太行山脈,與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麵是太嶽山脈與臨汾交界;北麵為五雲山、八賦嶺等山地與晉中接壤。南麵是丹朱嶺和金泉山與晉城毗鄰。此處地高勢險,自古為戰略要地。根據《韓非子》的記載,晉平公時(公元前557年—前532年)“解狐舉邢伯柳為上黨守,柳往謝之曰:‘子釋罪,敢不再拜。’曰:‘舉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解狐推薦邢伯柳為上黨守,上黨此時為郡當無疑問,故至晚在春秋末年,晉國在上黨地區已經設置有上黨郡。秦統一六國後,上黨為36郡之一,治今長子縣西南;兩漢時,上黨郡隸並州、冀州,建安元年(196年)移治於壺關城(今長治市區古驛村),謝瑍向西消除側翼威脅將要麵對的就是這樣一處險地,也正是苻丕所去的方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