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回 秦歸!秦歸!(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4106
  第一百三十回秦歸!秦歸!(一)

  秦歸,秦歸!這名字一聽就是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英雄俠客,可以想象這樣一個畫麵,一個長發披肩白衣飄飄的俠客,騎在一匹全身赤紅的高頭大馬上,一手握著長笛,一手拿著酒葫蘆,兩道眉毛緊鎖,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態,前方小橋流水,近處烏鴉瘦狗,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人家,炊煙,老牛,小孩,襯托出遊人的饑腸轆轆:寶寶餓!

  有的時候光聽聽名字就很好,你要是一定要見見本人,後果自負與旁人無關,就像秦歸本人,見到後一定會覺得秦歸兩個字不足以形容秦歸的偉岸,身高不到一米六,身材圓鼓鼓的像個皮球,膚色黑裏透紅,眼睛倒是不小,架不住臉上肉多,看起來隻剩下一條縫,天,這麽偉岸的身形還真的難於找到合適的形容詞……

  秦歸這名字初初一聽令人遐想連篇,會不會預示著秦朝回歸?會不會預示著贏氏殺了回來?唉,童鞋們,你們想多了,幫秦歸起名字的爺爺,他的願望是希望秦歸帶領整個家族回歸華夏,至於秦歸本人,他的最大願望是將整個財富交給華夏王朝,要知道,這麽多的財富壓在身上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分分鍾可以將人逼瘋,每天都處在膽戰心驚中,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能保持如此偉岸的身材,不服不行。

  秦歸代表家族宣布將第二層的財富全部貢獻給明帝國之後,除了王景弘會意的點頭讚許外,其餘的專家學者全部石化,集體陷入呆滯狀態,搞得秦歸莫名其妙:不就是珊瑚、珍珠、寶石之類的死物,用得了反應這麽激烈嗎,又不能當飯吃。

  唉,怎麽說你好呢,你他媽的躺在金銀堆上睡覺的人,有什麽資格討論財富,你不愁吃不愁穿,窮盡一生也不過是用掉上麵的幾塊金銀,奇珍異寶對你來說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但我們不是也,我們怎麽辦?家裏還有一大堆嗷嗷待哺的化骨龍,我找誰哭去?

  王景弘:“我代表明帝國再次感謝秦先生家族高義,至於最上麵一層的金銀財富,我建議秦先生將他們運回國內,存放到明帝國中央銀行,需要用的時候取出來就是,既安全又省心,不用整天擔驚受怕,如果同意,聯合艦隊將負責運輸,與其他寶藏一起運回去。”

  秦歸:“王督的建議甚善,我正為怎麽樣保存這些金銀頭疼呢,謝謝王督。”

  王景弘:“另外一個是建議你們改變行程,第一站先到明帝國京城,我想明帝國朝廷會有一個隆重的接收儀式,秦先生作為主角總不能缺席吧。”

  秦歸:“這……我還得與其他族人商量才能決定。”

  王景弘:“這個不急,某還有一個疑問,照理說,你的祖上帶出來的財富就算數量巨大,經過千多年的花費,應該早就

  用得七七八八了,但我所見到的財富不但不少,甚至比你祖上當年還多,這是為何?”

  眾人一聽趕緊瞪大雙眼豎起雙耳,真正的洗耳恭聽,這可是發財之道呀,錯過了必將後悔一生。

  秦歸:“王督說的不錯,現在的財富比祖上的時候還多,而且多了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多了起碼幾十倍,各位可能會覺得古裏就那麽幾丁人口,本身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出產,怎麽能夠聚集怎麽多財富呢,這個還得從古裏的地理環境說起。”

  秦歸:“古裏這個地方,剛好是印度次大陸的海上入口,在內陸部落眾多,人口恐怕與明帝國不相上下,但他們就像是一盤散沙,始終無法形成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部落之間不斷發生戰爭,爭奪資源,最強大的王朝是孔雀王朝和蘇丹王朝,就算是鼎盛時期也隻是城邦製的王朝,蘇丹王朝之後到現在接近百年,還沒有具有影響力的王朝出現,而且整個印度地區不斷招受外族的入侵,現在占統治地位的是雅利安人。”

  王景弘知道這個時候,莫臥兒王朝還沒有出現,莫臥兒王朝是印度曆史上最後一個有影響力的王朝隨後進入殖民時代。

  秦歸:“他們實行種姓製度,等級分明,他們信奉來世,認為現世受苦是為了來世幸福,所以他們逆來順受,一個個過著苦行僧的生活。”

  曆史學家:“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風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這些好像與你們獲得財富沒有什麽直接的聯係啊。”

  秦歸:“有關係,而且是決定性的關係,正因為他們奉行這樣的文化,他們在香料以及其他商品的貿易中,不太計較得失,我們捉住他們的這個特點,壟斷了他們的貿易,用其他地方出產的日用品換取他們的香料和農產品,而來自華夏的日用品是他們最受歡迎的商品,我們擁有香料之後,等著中東的商人拿真金白銀來購買,所有的交易都在古裏進行,我們貿易,我們收稅,財富就這樣越積越多。”

  眾人基本上明白了財富積累的過程,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想不發都難。

  秦歸:“我們還向東南亞收購香料,中東的商人曾經嚐試過到東南亞進行收購,隻是東南亞沒有成熟的市場,很難買到足夠的數量,加上路途遙遠,最後不得不放棄,錫蘭同樣收購東南亞的香料,以及用寶石向我們購買香料,然後再賣給中東商人,通過這種貿易方式,賺取了足夠的財富,維持了近千年的戰爭。”

  秦歸:“這些香料的最後歸宿聽說是在遙遠的歐洲,中東的商人因此也大賺了一筆,到現在我還是沒有搞清楚歐洲為什麽需要這麽多的香料,香料隻是很普通的調味品,這樣轉手後,賣到歐洲不是天價?他們吃得起嗎?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在

  座的除了來自後世的王景弘明白外,其他人同樣不明白......

  王景弘一邊思考,一邊回憶曾經發生的曆史---香料在亞洲不算貴重物資,在後世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調味品,但就是這種普通的物品,直接引發了大航海時代,成就了歐洲幾百年的世界霸主地位。

  當時的歐洲正處於中世紀,人口迅速增長,對香料的需求不斷增大。

  香料在歐洲主要有四種用途:

  一是食用,歐洲習慣於冬季宰殺牲畜,把肉醃起來保存,需要錫蘭的肉桂、印度的胡椒、印尼的丁香和肉豆蔻、另外,王室貴族製作各種蜜餞、香料酒、肉食、沙司等高端食品都需要使用香料。

  二是用於宗教活動,香料能淨化空間環境,宗教活動時焚燒香料,更有儀式的神聖感,至今世界各地仍在沿用這種習慣。

  三是醫用,香料的藥用範圍很廣,現在依然如此,歐洲當時用來製作各種藥液、防治傳染病等,需要蘆薈木、龍涎香、檀香等。

  四是經濟生活,香料是一種社會交往的重要物品,在貨幣仍未大量流行的時代,甚至可以作為貨幣使用。

  香料的主要品種有胡椒、黑胡椒,桂皮,生薑、孜然、豆蔻、肉桂、丁香、龍涎香等,這裏麵除了龍涎香,其他大部分都出自熱帶或亞熱帶的植物身上。而龍涎香被現代科學證明為鯨魚吐出來罕見物質,漂浮在海洋上被太陽暴曬而有驚人的香氣。

  古代漁民偶爾在海上撈到而發大財,卻不知道他的真正來曆,因此認為是龍吐出來的涎香。

  除了極其珍貴的龍涎香,大部分香料都是植物的產品。主要是植物的種子,果實,花蕾,樹皮等。

  各種香料幾千年前就被古人利用,不過一開始並不是作為食品調料,而是被古埃及等王室用於製造木乃伊和其他祭祀儀式專用。埃及本身並不產這些動植物香料,需要從遙遠的東方運來,價格自然昂貴。

  古埃及文化衰落後,香料的秘密和使用方法,慢慢的傳到了中東、中亞和歐洲各國。主要作用還是用於烹調和保存肉類,古代沒有冰箱,除了冬季,肉類難以長期保存。

  古人發明了把鮮肉做成臘肉和香腸保存的方式,做香腸和臘肉離不開香料,即使今天也一樣。

  另外香料還廣泛用於各種儀式,還可以用來治療常見疾病,用途廣泛。

  歐洲的緯度很高,不適合香料的生長,隻有熱帶、亞熱帶才是香料原產地,因此香料成為了利潤驚人的貿易,絕不亞於從華夏往歐洲販運絲綢的暴利。

  在亞洲南部邊緣,自自然然就形成了一條自古以來就有的“香料之路”。在這條路上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奧斯曼人,威尼斯人依靠香料貿易獲取了驚人的利潤。

  張騫出使西域後,中亞的胡椒等香料傳

  播到了中原,有些香料成為了中藥材的原料,隻是華夏本身就有大麵積的亞熱帶和少量的熱帶土地,香料大部分可以自產,販運香料的利潤,遠不如歐洲那麽高。

  在這些植物香料中,因為產地位置,和產量的不同,也分為貴重香料和極貴重香料。胡椒、黑胡椒,桂皮,生薑、孜然、肉桂等由於印度半島、錫蘭和中亞一帶產量較大,輸入歐洲的量也較大,因此算比較貴重,而豆蔻、丁香等,原產於遙遠而有大洋重重阻隔的馬魯古群島,運輸困難,自古運到歐洲的數量極其稀少,很早就被當做極貴重高檔香料,價值驚人,一頭歐洲肥牛隻能換一磅豆蔻。

  15世紀中後期,中東的奧斯曼帝國不斷擴張,逐漸控製了亞非歐交通的十字路口,並對途徑其控製地盤的任何商旅征收重稅,同時所有的中東海上港口也被其控製,造成已經形成4000多年來的香料貿易幾乎斷絕;同樣,形成了2000多年來的絲綢貿易也近乎完全斷絕。

  沒有絲綢,歐洲有錢人也許可以不穿,但是香料供應的大量減少,歐洲人連吃肉都沒了味道。

  歐洲國家早年聯合起來都打不過奧斯曼帝國,打不過隻能躲,隻能繞著走,那些被歐洲人長期看作異想天開甚至是異端學說的向西航行說、地圓說,終於有了新的市場。

  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的遠航,繞遠路尋找香料就是其動力。

  第一個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的達伽馬,帶回了滿滿一船的東方香料,頓時發了橫財,於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開始大規模的繞道非洲,到亞洲開拓殖民地,主要的目的就是控製香料原產地。

  最先獲得成功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殖民者在16世紀中期從亞洲南部掠奪的香料和從非洲西部掠奪的黃金,幾乎占了葡萄牙財政收入的一半,為此葡萄牙人富甲天下,這種暴富引起了後來者的眼紅,荷蘭人從17世紀開始抄了葡萄牙人的後路,到1621年之後完全壟斷了肉豆蔻的貿易。

  最終控製香料貿易的,還是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通過一係列的貿易戰爭,幾乎壟斷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幾種香料的貿易,結果是進一步推高了香料的價格,使得東印度公司的實力膨脹到超過很多國家,擁有自己的艦隊和軍隊,成了殖民霸權的代名詞。

  香料貿易的衰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主要還是因為科技的進步,穿越大洋的商船越來越多,噸位越來越大,從亞洲運輸到歐洲的香料數量越來越多,最終導致香料價格一步步跌落,曆史總是在前進,任何暴利都有終結的時代。

  想到這裏,王景弘突然有一種提前布局,在陸路控製幾個關鍵節點,保證香料之路與絲綢之路暢通的衝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