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回 原來如比(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372
  第一百二十九回原來如比(二)

  古裏皇宮會客室,開誠布公的交流在繼續。

  國王:“整個家族近三百人在第二代祖上的帶領下,經過三年的艱苦跋涉,越過無數的高山,河流和大海,終於到達古裏,那時候的古裏渺無人煙,樹木參天,有數不盡的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古裏氣候宜人,沒有四季之分,沒有嚴冬也沒有酷暑,是一個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這是當時整個家族對古裏的第一印象,對能夠擁有古裏感到非常興奮,隻是有一個不解之處,這麽好的地方,為什麽沒有多少人?後來才弄明白,原來是台風,當地的土著居民根本沒有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所以,沒辦法聚集人類定居。”

  平淡的敘述,聽在眾人耳裏卻是驚濤駭浪,三年,期間經曆了怎麽樣的艱難險阻恐怕隻有親曆者才能感受,後人隻能憑想象,其中有一個細節已經沒有人知道,這麽多的財富是怎麽樣運出去的?這可不是一車半車的財富,而是差不多整個皇宮的財富啊,事件過了千多年,沒有文字記載,連王室成員都不清楚,難以想象。

  其實運送這些財富沒有想象中的難,這些財富都是在秦朝風雨飄搖,大夏將傾的時候,有計劃分批轉移到秘密的地方保存,整個家族在逃亡的時候,並沒有帶著這些財富,當他們到了海邊才慢慢將保存在各地的財富偷偷運過來,這個時間持續了一年有多,這也是經過三年的漫長時間才最後到達古裏的原因。

  國王:“家族安定下來後開始選址建造地下儲藏室,皇宮是後來在儲藏室的上麵慢慢建成的,實際上地下儲藏室比上麵的皇宮還大,整個皇宮的建設超過了三百年。”

  國王:“在建設地下儲藏室的時候,為了不使財富落入歹人之手,在建設中設了毀滅機關,機關一旦啟動不可逆轉,所有的財富都將衝入大海一了百了。”

  這段話聽得眾人心驚肉跳,額滴媽啊,這些都是人類的瑰寶啊,這得下多大的決心啊!

  國王:“到第五代祖上的時候,考慮到這些都是人類文明的見證,是不可再生的藝術品,集合了華夏祖先無數的心血,就這樣毀在自己家族手裏是對全人類的犯罪,因此經過家族長輩的商議,最後下決心毀了毀滅機關,用祖上的話說,這些瑰寶不管是落在誰的手裏,隻要瑰寶還在,總有重見天日回歸華夏的一天。”

  掌聲,熱烈的掌聲,這是對國王祖上的讚許,是對國王祖上高風亮節的敬佩和肯定。

  王景弘:“國王的祖上高義,是人類的楷模,不愧是贏氏一族,是我們後人學習的榜樣,秦先生,你繼續。”

  稱呼由國王改為秦先生,這是對國王一族的認可,這是對同胞的認可,這是對國王一族的肯定,僅僅一個稱

  呼的改變,國王意識到已經跨過了生死關。

  秦歸(國王):“我們祖上安定下來之後,深感和平的寶貴,同時對國內長期處於戰亂中的藝術品、文物的命運感到擔憂,決定利用雄厚的財力,盡量將能夠買到的藝術品、文物帶回古裏,也就是現在的龍芳省,這也是很多藝術品、文物屬於後期的原因。”

  原來如比,這就解釋了清明上河圖出現在古裏的原因。

  秦歸:“我們家族每十年就會派出幾路人馬到世界各地去收集藝術品和文物,開始我們家族在華夏還有隱藏的財富,慢慢這些財富用盡後,就隻能攜帶巨量的金銀出發,到世界其他地方收集寶藏的隊伍相對龐大一點,也相對比較順利,主要是從當地的商人手裏購買,但值得收藏的不多,而回華夏尋找機會的人數相對少點,我們每一代都會在華夏發展幾個代理人,我們的要求隻有一個,一切文物與藝術品的獲得必須是合法的,任何來路不明的寶藏我們拒絕接受,我們的本意是,寧願出高一點的價格,或者直接放棄也不願意讓這些寶物再增加血腥。”

  掌聲再次響起。

  秦歸:“我們回國一般分成兩路,一路是翻越喜馬拉雅山脈進入華夏,另一路則是坐船通過馬六甲海峽在福建上岸,期限是十年,除了收購寶物,還有一個目的是學習華夏文化,收集華夏的書籍,為的是不讓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遙遠的距離已經讓我們與華夏文明脫節,就算是再努力,還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加上我們與當地土著通婚後,智商以看得見的速度下降,而土著居民的智商卻顯著提高,對此,我們每一代的國王都憂心忡忡,但又想不出有什麽辦法解決,這也是我們急著回歸華夏的原因。”

  說到這裏,秦歸歎了一口氣搖頭苦笑。

  秦歸:“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我們慢慢就變成這個樣子,傳統的藝術修為丟了,身材變了,連膚色也變了,拿出祖上的畫像都不敢相信自己是他們的後人,時間真的是一把無情的殺豬刀!”

  秦歸:“以前回國是水路好走,自從蘭芳省出現陳祖義海盜集團後,我們再也不敢走海路,全部改為走陸路,我們有兩路人馬被陳祖義海盜集團吃得連渣都不剩,唉,他們的命真苦,這幫海盜人多勢眾裝備先進,我們曾經聯合泰王國,錫蘭島上兩個國王一起向海盜發起進攻,可惜聯合大軍缺乏統一的指揮,一接觸就變成各自為戰,最後被陳祖義海盜集團分別擊敗,從此是望馬六甲海峽興歎。”

  王景弘:“消滅陳祖義海盜集團也是聯合艦隊這次遠征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明帝國的勢力範圍內,必須還人民一片晴朗的天空,幸不辱使命。”

  秦歸:“幾百年前,也就是唐朝時代,當時的唐僧曾經

  到過古裏,祖上與唐僧有過深談,了解到華夏現狀,當時就起了回歸之意,在唐僧從錫蘭回國的時候,祖上將回歸華夏的願望通過唐僧轉達唐皇,不知道是唐僧事多忘了還是其他原因,一直沒有等到回複,後來祖上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到,唐朝表麵上強大無比,實際上內部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果然沒多久唐朝就出現內亂,祖上遂取消了回國唐朝的計劃。”

  眾人聽後對秦歸祖上的遠見佩服得五體投地,要是那個時候回歸,恐怕一個安史之亂就要損失慘重,更別提後來的五代十國的浩劫了。

  秦歸:“到了宋朝,國內雖然繁華,但邊疆一直處於戰爭之中,也就沒有提起回歸之事,元朝更加不是我們家族希望的社會,一直到現在,看到明帝國聯合艦隊的規模,看到聯合艦隊合成營的風采,了解到王督的人品人格,我想是到了回歸華夏的時候了,現在不回歸,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再過個一百幾十年,我們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土著居民,再難保留華夏血脈。”

  這話說得有點危言聳聽,基因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當然這些隻有王景弘清楚。

  聽了秦歸家族的故事,眾人就像看了一部大片,心情隨著劇情的發展跌宕起伏,時而緊張,時而激動,時而憤怒,時而悲鳴……聽完一個個汗流浹背,冷汗?熱汗?各自心知。

  王景弘:“秦先生家族的壯舉值得全體華夏人民學習,功德無量,我將向朝廷建議,為秦先生祖上立碑紀念,將秦先生祖上的光輝事跡載人史書,讓華夏世世代代永遠記住秦先生祖上的功績。”

  秦歸:“謝謝,謝謝王督,我代祖上謝謝了,是不是載人史冊不是最重要的,但推動整個華夏民族保護文物,愛護文物的意識才是關鍵。”

  王景弘:“好,秦先生說得太好了,秦先生家族的事跡不但要大書特書,還要將這個事跡放進教科書裏,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樹立起愛護文物保護文物的意識,同時讓全體華夏人民知道,這些文物並不是個人的財富,而是屬於整個華夏民族,屬於全世界。”

  掌聲,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王景弘:“至於這批財富的歸屬,我有一個建議,不知秦先生認為如何?”

  秦歸:“王督請說,我洗耳恭聽。”

  王景弘:“最下麵一層的收藏基本上是文物和藝術品,這些價值目前無法評估,這些寶藏不應該屬於個人,不管是保養維護還是安全,公開後都不是個人可以承擔的,最好的辦法是由國家建立一個博物館,定期向全體人民公開展覽,保養維護有國內最好的專家,安保有國家的力量,這才是這批寶藏最好的歸屬,因此我建議,最底下的收藏全部歸明帝國,而最上麵的金銀財富則全部歸秦先生家族,至

  於第二層的各種奇珍異寶,不用再評估,直接分成兩半,明帝國一半,秦先生家族一半,不知秦先生意下如何?”

  秦歸想了想開口道:“謝謝王督想得周到,這些文物和藝術品終於有了他們最應該去的地方,我代表這些文物和藝術品謝謝王督,至於第二層的奇珍異寶,這些也應該屬於全體華夏人民,也應該向全體華夏人民展覽,因此,我代表整個家族,隻接受第一層的金銀財富,其他的全部歸明帝國所有。”

  震驚,石化,丫的,半層奇珍異寶你知道價值多少嘛,全部換成大明元可以砸死多少人你知道嘛,你這樣輕飄飄的一句話讓我們情何以堪!我們都是見過錢的,但我們沒有見過這麽多錢啊你知道嗎?你們先不要再說,讓我們出去哭一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