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回 原來如比(此)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070
  第一百二十八回原來如此

  古裏皇宮地下儲藏室財富的清點工作足足進行了10天才完成,數量之多,種類之廣,品格之高世上難出其右,比之明帝國皇宮裏的收藏有過之而無不及,各路專家震驚之餘,產生了無數的不解和疑問需要解釋,王景弘同樣有此願望。

  清點完財富的第二天,王景弘率領各路專家與國王進行了一次徹底的交談,這次交談在坦誠中進行,國王被王景弘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最終將隱藏了1千多年的秘密說了出來,眾人聽後無不感慨萬千,直歎人世間的滄桑,為國王一族不忘初心的堅持流露出無比的敬仰。

  王景弘:“皇宮的財富之巨令人匪夷所思,而那些文物和藝術品的價值更是無法估計,可以說大開眼界,我相信,古裏皇宮的寶藏比明帝國皇宮裏的寶藏都多,有許多更是失傳的藝術品,現在清點工作已經結束,賬本就在這裏,接下來先不考慮這批財富的歸屬,而是要弄清楚這些寶貝的來龍去脈,相信國王明白我的意思,希望國王能夠將與之有關的信息毫無保留的說出來,這不是價值的問題,而是關乎法律、道德的問題,再高價值的藝術品也高不過人心,國王請。”

  聽到王景弘的話,眾人紛紛點頭盛讚,對王景弘的人品無限敬仰,能夠將人心放在無價之寶之上,已經接近神仙的行為,道,非常道,王景弘雖然不是方外人氏,但思想、行為已經集道的大成,眾人無不被王景弘高尚的人格魅力折服。

  國王經過思考和回憶,以非常緩慢的節奏講述古裏王國的前世今生,國王一族出身之高貴,經曆之離奇曲折幾度在生死存亡之間掙紮,但始終不忘初心,誌存高遠,根係華夏令眾人欽佩,紛紛對國王豎起大拇指:好樣的!贏氏一族沒有孬種,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國王:“首先,請王督接受小人一拜!”說完對著王景弘跪了下去,王景弘趕忙上前扶起:“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請起,不要說在下受不起你這一拜,就是受得起,明帝國也已經取消了這種禮儀,連明帝國皇帝也一樣(聯合艦隊出征時明帝國隻保留在大型的正式場合對皇帝的跪拜之禮,過沒多久連這個也取消了),人,生來平等,我們隻拜天地與先人。”

  “人,生來平等,我們隻拜天地與先人”這句話猶如十二級颶風刮過,其他人免疫,國王不行,第一次聽到完全石化,整個人陷入癡呆狀態,可見衝擊力之大超過王景弘開始的講話,隻見國王嘴裏喃喃自語:天啊,人,生來平等這是一個什麽樣的社會,這不就是祖上畢生追求的夢境嗎!沒想到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足以告慰列祖列宗!

  慢慢平複激動的

  心情,國王開口道:“我們王室的祖訓有一條,皇宮財富泄露之日,就是王室滅亡之時,當我向明帝國、向聯合艦隊敞開財富之時,心裏一直忐忑不安,我一直在問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我在賭,賭明帝國的胸襟,賭王督的人品,賭聯合艦隊的行為操守,剛才王督一句人心高於藝術品的價值,我想我賭對了,隻有人心才是真正的無價,無論是什麽樣的藝術品,隻要推出市場就有了實際上的價值,概莫能免,這也是我們能夠得到這麽多收藏的原因。”

  這句話道出了市場的真諦,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無價之寶,那是因為你出的價還不夠高,人心才是真正的無價!眾人心有同感。

  國王:“我們來自於華夏,我們的祖先姓贏,與秦始皇嬴政同宗,分屬不同的旁支,秦亡後,為了逃避各路英雄豪傑的追殺,祖上改姓秦。”

  語氣平淡無奇波瀾不興,就像說的是別人的故事,但聽在眾人耳裏卻如巨雷轟頂,驚得眾人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是因為國王是贏氏一族的後人,二是因為無論有多麽多麽富有想象力,也無法將眼前的國王與華夏人聯係起來,不管是體型還是膚色!震驚,震驚,震驚!

  國王:“我現在說的祖上就是從改姓秦開始,以前的太過遙遠不提也罷,我的祖上這一個旁支從一開始就放棄了王位的爭奪,曆史上的王位爭奪太過血腥,每每想起觸目驚心,而且我的祖上的祖上在王位的爭奪中一直就處於弱勢,在看清形勢後,在整個贏氏家族中宣布,整個旁支不再從政,全部轉為藝術方麵的研究,這一決定反而使得整個旁支得於延續,可以說因禍得福,這期間不知有多少盛極一時的家族煙消雲散,溟滅在曆史的長河中,令人唏噓。”

  眾人聯想到曆史上的大事件,感歎國王祖上的智慧,有時候,最終的贏家反而是那些默默無聞者,當然,在時間這把殺豬刀麵前,不管是一時的風雲人物還是苟且偷生與世無爭的默默無聞者,最終都會被殺得一個不剩,試問世間有幾人能記得祖上的模樣?又有幾人能記得祖上做過什麽?

  國王:“我的名字叫歸,連起來就叫秦歸,我爺爺給我起這個中文名字的寓意非常明顯,就是希望我能夠帶著整個家族回國華夏,這是曆代祖先的願望,今天,終於可以告慰列祖列宗於九泉之下。”

  語氣依然平淡,但說到動情處禁不住聲淚俱下,王景弘走過去輕輕拍了一下國王的肩膀,並遞了一個手絹給他,國王感激的對王景弘微笑點頭,此時無聲勝有聲!王景弘的細心在這一刻表露無遺,令人歎服。

  國王:“秦朝末年,天下亂成一鍋粥,各路豪強爭先恐後,生怕錯過分秦盛宴,

  整個國家戰火連綿烽煙不斷,民不聊生屍橫遍野,在鹹陽城破之日,祖上帶著整個旁係家族三百多人,以及能夠收集到的皇宮珍寶和財富,在友人的幫助下逃出鹹陽,從此隱姓埋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些財富裏就有和氏璧和無忌公子竊符救趙用過的虎符。”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比。

  國王:“在逃亡中,經曆了無數次的生死考驗,鹹陽城破後,很多皇宮裏收藏的奇珍異寶不翼而飛,無數英雄豪傑各施各法各展神通,他們總能夠在線索斷了之後再接上,始終無法徹底擺脫他們的追殺,有幾次眼看在劫難逃,最後是族裏的兄弟挺身而出,帶著幾件寶貝將追兵引開,犧牲自己保全了整個家族,最終在關鍵時刻得到友人的幫助而險度難關,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就這樣不斷的逃亡,不斷的遷徙,不知不覺中到了漢武帝時期。”

  哽咽,眾人陪著國王哽咽。

  國王:“就是到了漢武帝時期,還是沒有擺脫江湖人士的糾纏,直到有一天,一個偶然的機會,祖上得到了一個來自海外商人關於古裏的信息,認為這是擺脫江湖糾纏的最好辦法,遂決定召集整個家族商議,最後一致同意遷往古裏定居,這個時候的祖上已經是耄耋之年,做出決定後漸漸不行了,在離世前立下祖訓,要整個家族跪下發誓,決不違反祖訓,否則天打雷劈。”

  祖訓:

  第一,我們是炎黃子孫,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始終要記得我們的根在華夏,

  終有一日要回歸華夏;

  第二,是我子孫者,永世不得從政,在國家受到外族入侵處於危難之時,必須挺身而出從軍報效國家;(這個有點矛盾,從軍肯定得從政,軍政軍政,軍與政怎麽可能分開,古人有時候的想法隻能嗬嗬了。)

  第三,財富的秘密不得向外人泄露,從今以後,財富的秘密隻能掌握在幾個主要成員身上;

  第四,華夏有數不清的瑰寶,文物、藝術品等,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盡量購買回來保存,這些都是華夏民族的共同財富,不管以何種形式,最終都要回歸華夏;

  第五,子孫後代必須堅持學習華夏文化和華夏文明,不得數祖忘典。

  第六,子孫後代必須以淡泊為誌,不得以金錢為目的虛度年華;

  第七,財富暴露之日就是家族滅亡之時,除非華夏已經足夠穩定和強大,才可以將財富敞開給國家;

  第八,在獲取財富和奇珍異寶的過程中,禁止使用暴力,禁止強取豪奪,保護好所有的財富是每一個家族成員的義務和責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脫。

  以上的祖訓可以看出國王一族心係華夏的拳拳赤子之心,眾人對國王祖上的高風亮節無比佩服,自歎不如。

  國王:“我們埋葬了祖上以後,灑淚告別了深情熱戀的土地,帶著無數的財富,踏上了異國他鄉的征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