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回 順勢而為(四)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472
  第一百一十三回順勢而為(四)

  這兩年明帝國風調雨順,人口因為移民的緣故,不但沒有增加,還略有減少,醫療衛生製度的改革,衝水馬桶的誕生極大的提高了人民的身體健康水平,以前三十多四十歲就顯得蒼老的現象不再出現,豐富的物資供應,合理的膳食結構,不但使年輕人的身體拚命往上長,中年人也一個個紅光滿麵龍精虎猛,勞動力市場出現難得的興旺發達。

  土地的開發雖然進行了嚴格的控製,以前那種無序的開發得到了抑製,但采用穩打穩紮的戰略後,來自北方的可耕土地還是在快速增加,以至於出現了有土地而無人耕種的情況。

  工具的改進,種子的改良,海外鳥糞的大量湧入,再加上管理的科學化,農民的知識化,農業產出不管在產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顯著的提高,滿足明帝國的日常需求綽綽有餘,特別是大量肉類,水果的供給,老百姓對糧食的需求逐步降低,社會上甚至出現了不吃早餐一族,糧食的積壓問題開始顯露,而雪上加霜的是來自泰王國的香米不但好吃,而且成本還低於本土生產的大米,還有來自交趾,爪哇島,緬國,寮國,棉蘭老島等東南亞的糧食不斷衝擊市場,令本地農民和農場主叫苦不迭,問題逐級反映到了內閣。

  以前的農民擔心的是自然災害造成農田沒有產出,隻要有產出就是皇帝女不愁嫁,甚至是吊起來賣,現在突然發現世界變了,再也享受不到豐收的喜悅,後世那種豐收了沒人收割,全部爛在地理的情況提前出現,物賤傷農已經到了馬和不能等閑視之的地步,爛在地裏的農作物看後令人觸目驚心。

  這天的明帝國議庭,在農業部與糧食總署將目前遇到的問題說出來後,眾人將目光看向馬和,就連明成祖朱棣也是滿懷期待,對這些前所未有的問題,要是馬和都提不出解決方案,恐怕也沒有其他人能提出了,唯有在黑暗中探索。

  其實除了馬和,還有一個王景弘倒是被眾人忘了,王景弘不但有解決的方案,而且這些問題完全是因他而起,聯合艦隊才是始作俑者,而且不斷將問題擴大還樂此不疲。

  馬和知道眾人的心思,也知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否則就會出現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後果難以設想,一個不好說不定會動搖明帝國的根基。

  馬和回憶了後世學過的政治經濟學內容,還有就是拉動內需的政策以及鷹醬轉移經濟危機的手段,慢慢組織語言娓娓道來。

  馬和:“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是一場經濟危機,一種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的經濟危機,特別是風調雨順時期,各種農產品都得到豐收,造成產品嚴重滯銷,再加上

  海外相同商品的衝擊,不可避免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麵。”

  說到這裏,馬和停了下來,讓眾人有一個消化的過程,搞經濟的官員,搞金融的官員,以及農業部、糧食總署的官員紛紛點頭表示認同,這些現象他們一清二楚,關鍵是用什麽方法解決,反正他們想過,也去做了,效果甚微一籌莫展,而其他官員經過思考對比,也表示認可。

  馬和:“對經濟危機這種提法,我看各位基本認可,這是一個係統的問題,並不是那一個方麵的問題,因此各部門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收效甚微,必須從更高的層麵提出係統的解決方案。”

  馬和:“在這裏,我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給各位大神參考。”

  哇,馬和你不是吧,我們是大神,那你是什麽?玉帝?元始天尊?沒有這樣調戲別人的,會後一定要找你算賬,一頓海鮮盛宴怎麽說都是少了點,起碼要加上名酒。

  馬和:“第一,拉動內需,現在是有效需求不足,拉動內需可以增加消費,刺激經濟增長;第二,調整經濟結構,將勞動力從傳統的、單一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大力鼓勵農民上田做工,農業生產並不需要這麽多的人,而且我們不應該與其他國家在原材料、在最原始的產品上進行競爭,我們應該將精力放在高端的產品上,你們想一想這樣一個畫麵,其他國家生產棉花,我們用他們的棉花紡織成布,生產出成衣,最後再賣回給他們,價值起碼是棉花的十倍,這樣一個來回,我們隻是付出基本的人力,就得到了原有物資幾倍,幾十倍的利潤,這個畫麵真的太美太美。”

  畫麵是唯美,隻是一下子還難於消化,隻有幾個搞金融的官員明白,其他人隻能聽馬和繼續忽悠。

  馬和:“第三,補貼農業,也許有人說,既然其他國家有無窮的農產品,我們為什麽還要自己生產呢,這不是費時費力自討苦吃嘛!從表麵上看是這樣,但要知道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這個根本不能依靠其他國家,否則那天人家禁止農產品出口我們怎麽辦?我想短時間內沒有問題,長時間隻怕隻有通過戰爭來解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但其有自身的規律,我們不是野蠻人,我們不是野蠻的國家,我們是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我們強大的明帝國不應該以戰爭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

  擲地有聲霸氣側漏,這段話深得眾人之心,我們明帝國就是要有這樣的氣度,這種氣度在對蒙元的戰爭中表露無遺,自從采取穩打穩紮的策略後,大型的戰爭基本上沒有再發生,戰術非常簡單,但效果斐然,一步步壓迫,嚴密封鎖,分化處理,將蒙元勢力範圍逼向毛熊,逼向歐洲,隻要不在明帝國的範圍

  內,隻要不威脅明帝國的和平穩定,你愛幹嘛就幹嘛,我們明帝國毫無興趣,起碼表麵上如此,經過一年多的新戰略戰術,北海,祖先牧羊之地,終於在失去了千多年之後再次回到明帝國的懷抱裏,為後世的吃貨們和背包客提供了又一好去處。

  馬和:“第四,大力發展工業,將社會資源導向工業生產,這是一個前景無限廣闊的產業,完成了工業革命,我們的文明又邁上一個新的台階,這裏可以容納無盡的勞動力,這裏將誕生無數的科學巨人,我們不應該僅僅將目光局限在眼前,我們應該放眼世界,我們的未來在星辰大海!熱氣球的出現推動了空氣動力學的發展,而蒸汽機的誕生使得人類第一次擺脫了大自然的束縛,從此人類不再完全依賴大自然的力量,這方麵工部最有發言權,以前人們利用風,利用水,利用太陽,從而得到額外的力量,現在我們人類可以自己製造力量,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這些力量,而且這些力量可以疊加,可以規模化生產,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與人類從樹上走下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掌聲,首先由科學院官員和工部官員發起,最後直衝雲霄,驚得皇宮的工作人員莫名其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