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春光燦爛攀牙府(四)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187
  第九十八回春光燦爛攀牙府(四)

  馬和與馬金的師徒對話在繼續。

  馬和:“很多神話其實都是人們對未知、對未來的一個夢想,也可以說是一種願望,就像千裏眼順風耳,將來一定可以實現,有了熱氣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比以前強了不是一點點,將來,我們一定可以看到聽到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實時狀況,說白了就是遠程通信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就不再是問題,還有就是嫦娥奔月,將來我們也可以到月亮上麵逛逛,甚至可以去更加遙遠的太空。”

  馬金聽後陷入深思,這個畫麵太美太恐怖,有點不敢相信:“王督,我相信你說的一定會實現,現在通過光的通信已經突破了三十公裏,這在以前根本無法想象,但實實在在是實現了,隨著科學的發展,是不是以後地球上可以實現沒有寒冬和酷暑?”

  馬和:“整個地球全部實現做不到,但局部地區可以,比如在建築物裏,寒冬和酷暑將被拒之門外,冬天一樣可以吃到綠油油的新鮮蔬菜和瓜果。”

  這一切所依賴的基礎,最關鍵的還是電,電真的是個好東西,有了電,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也是王景弘與馬和最為糾結的地方,是開金手指搞出電呢,還是由其自然發展,一時之間難於定奪,開掛太多會不會扯著蛋還真不好說。

  第二天早上,議庭,馬和對著地圖侃侃而談,充分發揮後世戰略忽悠局的戰鬥技能,將局座的真傳發揮得淋漓盡致,把明帝國一眾高層忽悠得分不清東南西北,核心隻有一個,就是投入小小,收益巨大,適當的時候,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在瀾滄江(湄公河)泰國段,開一條人工運河直達安達曼海,這樣明帝國就多了一個麵向印度洋的出海口,從印度洋進出明帝國的物資節省了四分之三的路程和時間,經濟上的收益白癡都能想得到,何況是明帝國的這些大咖們,戶部,工部,海關,稅務,外交首先舉雙手雙腳讚成,開玩笑,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有誰會跟銀子過不去!

  而開通運河的戰略意義更是無可比擬,怎麽形容都不為過,首先是將中南半島納入明帝國勢力範圍,在明帝國的兵鋒之下,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用馬和的話說:以前南海諸島以及所有的海外省就像是一串珍珠,聯合艦隊作為這根最有力的繩子,將他們串聯在一起,看起來熠熠生輝,但存在很多隱患,如果那一天明帝國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力有不逮,而其中的一個珍珠被某些列強強行占領,這串珍珠就被人為切斷,等明帝國緩過氣來,可能那些珍珠已經變得麵目全非,如果有了印度洋的出海口,這串珍珠就變成了一串項鏈,失去那一個珍珠都不影響整體的連通,

  而中南半島和東南亞全部在這串珍珠的懷抱裏,畫麵不要太美。

  開通印度洋出海口在戰略上、軍事上的好處,令軍方、兵部一眾大佬兩眼放光,恨不得把馬和生生吃了:你丫的,有這麽好主意不早點說出來,害我們白白犧牲了那麽多的腦細胞!

  沒有意見,全體沒有意見,剩下的隻是細節的問題,像瀾滄江(湄公河)會不會被某一個勢力控製這樣一個腦殘的問題,絕對不會從這些大佬口中說出來,以明帝國的國力之雄厚,以明帝國的兵鋒之盛,不找那些勢力的麻煩已經是他們的祖墳冒煙了,得燒高香。

  而對於投資規模,工程規模,需要的人力物力,機械設備等等,工部首先表示工程沒有什麽難度,工期不會超過兩年,而所需要的工人,工部還沒有提出建議,就被移民局無比下流、毫無廉恥的打斷:工人沒有任何問題,全部我們移民局包了。

  由於第一批移民非常成功,蘭芳省在移民安定下來的第一時刻,就派出了移民代表團回國現身說法,這個比任何形式的宣傳效果都好,移民的熱情徹底被點燃,現在等著移民的家庭超過了一百萬,總人口超過了五百萬,排隊已經排到了兩年後,搞得移民局的官員和工作人員鬱悶不己,開始沒有人願意移民,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忽悠了第一批願意移民的家庭,看他們登船之時愁雲滿麵哭天搶地的樣子,移民局官員心裏也同樣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現在倒好,移民局直接被想移民的家庭擠爆,這都什麽事呀。

  最後其他部門以及內閣認為全部工作由華夏負責有點不厚道,有點不妥,最少要留三分之一的工作給泰國各部勢力,有句話怎麽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和!

  明帝國已經取消了以前令老百姓深痛惡絕的無償勞役,全部采用明碼標價,自願為原則的用工製度,深得老百姓的歡迎,而且國家還成立了好幾家大型的工程公司,那可是妥妥的國企啊,吃皇糧的,走起路來都有點飄飄然,感覺高人一等。

  至於投資的問題,好像沒有人提出來,自從明帝國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後,需要做的是嚴格審查投資者的資格,控製投資規模,而不是擔心去那裏籌錢的問題,真正的現代銀行試運行後,一直困擾明帝國流通不足的問題迎刃而解,反而出現了錢不知往那裏投的問題,這個新出現的問題,經濟院(新成立的研究院,隸屬內閣)正在對此進行研究,以防患於未然。

  但馬和知道,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經濟危機,起碼在後世都沒有什麽有效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能做到也隻是將經濟危機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

  達成共識,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拚命幹,全力支持明帝國牙芳省的開發,哦,錯了

  ,現在還是泰國的攀牙府。

  先勘察,做好規劃,設計等準備工作,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巡航製度,打消沿河各方勢力的非分之想,等牙芳省成立之時立即動工,這就是聯合艦隊向錫蘭前進的同時,另一支更加龐大的艦隊通過太平島駛向馬六甲海峽的真正原因。

  這支龐大的艦隊到達蘭芳省的時候,受到蘭芳省政府以及蘭芳省人民的熱烈歡迎,這次的移民達到了2萬個家庭,總人口10萬人,困擾蘭芳省人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緩解,建設速度以看得見成效的速度提高,整個蘭芳省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麵。而其中一半的艦船在蘭芳省稍作停留,繼續向馬六甲海峽挺進,他們的目的地是印度洋的攀牙府。

  當這支隻有一半規模的艦隊到達攀牙府的時候,把三王子平安以及攀牙府老百姓嚇了個半死:不是吧,用得著這麽龐大的艦隊嗎?又不是發生了天際戰爭。

  對攀牙府的老百姓來說,世界是不存在的,在他們的認知裏,除了攀牙府外,還有一個就是上國華夏,那是神的國度,是所有人畢生向往的聖地,至於泰國和泰皇,在他們的認知裏,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如果這時候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即將成為華夏的一員,恐怕他們會抱住這個人的雙腳大呼萬歲!

  從船上卸下來的主要是日用品和生產設備,當然咯,少不了那些大腹便便的資本家和以及聰明能幹的技術工人,攀牙府與蘭芳省一樣開了一家新型錢莊,每個攀牙府成年人都得到了一萬大明元的無息貸款,否則整個攀牙府的商業無法有效運作起來。

  這些資本家一改過去商人沒有政治地位,見人低一等的形象,一個個趾高氣揚,到了王府的規劃局,看了招商政策和條件,眼都不眨一下,大手一揮:我要這塊地,我要那塊地,我要建紡織廠,我要建罐頭廠,我要建食品加工廠......

  正當三王子懷疑他們的財力之時,他們一個個拿出了明帝國商業銀行的保函,經過新型錢莊的核實全部有效,把一眾工作人員驚得嘴巴都合不上:這他媽的也太有錢了,這那裏是錢!在這些資本家手裏就是紙。

  還真讓他們猜對了,本質上真的就是紙。

  商人在乎的是利潤,是時間,他們不喜繁文縟節,不喜不切實際的外交活動,宴席,歡迎大會他們能免則免,第二天便開始招工,搞得王府不知如何是好,問了那些以顧問身份參與攀牙府開發建設的明帝國政府官員,才知道在明帝國也是這樣,有關大型的外交活動不用理他們,需要用錢的時候才去找他們就對了。

  三王子:“這都行?”

  顧問:“我也不懂,反正馬和馬督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雖然我不明白,但還真的行。”

  三王子平安

  的心裏有一萬匹草泥馬在奔騰:他們的眼裏難道隻有錢?

  這時代的人民對金錢,對資本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要是後世,你會發現,資本家的眼裏還真的隻有錢,為了利潤,甚至可以踐踏所有的法律法規。

  求,三王子的心裏陰暗麵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