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聯合艦隊(三)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1      字數:3329
  第十回聯合艦隊(三)

  巡視完各類艦船,一行人回到指揮部,用過茶水,王景弘在指揮大廳,用他那略帶女性的陰柔音調,對全體中高級文武官員發表了震古爍今的講話,震動了整個朝野。

  王景弘:“各位同仁,剛才我們一起巡視了各類戰場的準備情況,我非常滿意,不管是物資儲備,武器的保養,部隊的訓練,還是人心士氣,全部都非常到位,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你們對工作的性質和目的是清楚的,你們的工作是有序的,你們沒有辜負皇上和人民的期望,我王景弘,謝謝各位同仁。”

  掌聲,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王景弘:“我們這次下西洋遠征,目的是楊我大明帝國的國威,傳播華夏文明,與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建立友好關係,與友好邦國進行貿易,要讓全世界知道,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又是熱烈掌聲。

  王景弘:“從我們踏上征程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不僅僅代表我們自己,也不僅僅代表聯合艦隊,我們代表的是皇上,我們代表的是大明帝國,我們代表的是7000萬華夏人民,沒有國就沒有家,為了皇上,為了大明帝國,為了7000萬華夏人民,為了我們的父老鄉親,我們不怕任何的艱難險阻,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皇上、國家以及人民對我們的重托,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信心,霸氣,強大,在簡短的講話中一覽無遺,將這次遠征的意義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大振人心,在朝野引起強烈反響,為推動明帝國的向現代社會發展點燃了第一把火,從此,國家的概念在老百姓的心中深深紮下了根,其影響怎麽形容都不為過。

  接著,王景弘向指揮部下達了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命令,海上的軍事演習由副指揮使光頭強指揮,登陸演習由副指揮使張立指揮,接到命令,指揮部立即進入到緊張的演習準備中。

  中午,指揮部成員在王景弘的帶領下,來到士兵飯堂用膳,這一創舉把所有人驚得目瞪口呆,當王景弘在飯堂宣布:“從這一刻起,取消所有官員的小灶待遇,包括我自己,所有官員一律與士兵同吃飯堂,隻有傷病號才有資格吃小灶,官兵一視同仁。”

  整個飯堂鴉雀無聲,足足過了有一刻鍾,不知在誰的帶動下,全場爆發出山呼海嘯的歡呼聲,所有士兵喜極而泣,對著王景弘跪了下去,看到這個場景,就是始作俑者王景弘也始料不及,趕忙再下達一個命令:“在聯合艦隊,除了麵見皇上,不準對任何人下跪。”

  這又是一個石破驚天的舉措,把眾人雷得外焦裏嫩甚至懷疑人生。

  雖然同同是不理解,但士兵與官員的反應卻是大相徑庭,士兵明顯感受到自己得到了重視,不再

  是可有可無的炮灰,聯想到上午王景弘的講話,長期籠罩在麵前的迷霧有一點點撥開的征兆,從迷霧中透過來一絲絲的曙光,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有一種不顧一切的向往。

  而官員們則感到迷惘,這跟幾千年的傳統完全不同,跟他們從小學習的文化禮儀背道而馳,人類要是沒有了尊卑,世界會變成怎麽一個樣?這樣做真的好嗎?大腦一片漿糊,不少人直接宕機。

  王景弘可沒想那麽多,作為一個來自21世紀的華夏軍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人生來平等,隻有崗位的不同而沒有貴賤之分,在他的麾下,絕對不允許那種不把人當人的事發生,那怕是殺頭也在所不惜,這是現代華夏軍人的底線,永不讓步。

  下午一點,海上演習在副指揮使光頭強的一聲令下正式開始,隻見一百多艘各類戰船按照計劃向目標發起進攻,一時間江上(演習在長江,還沒有出海)千帆競逐百舸爭流,各種火器此起彼落,炮聲隆隆煞是熱鬧。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從指揮部的眼裏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寶船威武霸氣,藐視一切,戰船靈活快速,進退自如,座船火力強大無堅不摧,各分艦隊裏配合默契,小組之間分分合合指揮自如,各種戰術組合嫻熟,整個艦隊的命令,調度,組合由指揮部所在的寶船上實施,具體位置是在寶船上的兩根高高的杆上,戰時或者需要偵察時,將一個木框用繩子拉上去固定在頂端,上麵可以站4個人,一個人負責偵察,一個人負責發布命令,一個人負責傳遞命令,一個人負責接收各艦隊的請求,是整個指揮係統最關鍵的節點,這是一個垂直指揮係統,在演習中指揮部得心應手無懈可擊。

  在指揮部的其他成員看來,一切都是順理成章,但王景弘卻從不同的視覺發現了問題,戰場上是不可能完全按照預定的計劃發展的,這樣的指揮係統擊毀敵人沒有任何問題,但要全殲就有點困難,想到這裏,王景弘向光頭強提出一個建議,要求各分艦隊打亂編隊重新組合,脫離原有計劃,讓重新組合的艦隊完成演習計劃裏沒有的任務。

  光頭強根據王景弘的建議,組織指揮部的參謀們將分艦隊進行重新編組,並且發布了新的作戰命令,一時間江麵上雞飛狗跳亂作一團,甚至發生了戰船與戰船的碰撞事件,可見平時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訓練,首先是命令的發布異常複雜,上麵的通信官搞了好久才弄明白具體的命令,分艦隊接受命令的通信官也是一樣懵逼,單單命令的傳達就用了差不多一個鍾,等分艦隊重新組合完畢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看到指揮部眾人手忙腳亂滿頭大汗,王景弘及時叫停了海上演習。

  下午四點,開始登陸演習,

  在張立的指揮下,登陸演習倒是可圈可點,首先是炮火急襲,摧毀岸上防禦工事,接著座船打開船舷,陸戰隊員魚貫而出,一個個訓練有素動作嫻熟,每百戶為一個軍事單位,在炮火的支援下迅速搶占製高點和戰略要地,鞏固登陸場,為大部隊以及重火力登岸提供保障,整個演習如行雲流水無懈可擊,在後續部隊的支援下不斷擴大登陸場,最後才是騎兵登陸,整個演習過程不到一個小時,五點,海陸演習正式結束,各級指揮官雲集指揮部進行演習總結。

  今天的演習對王景弘來說其實沒有太多的期望,指揮混亂是意料中的事,意外收獲是從指揮吊框中得到了靈感,可以將吊框改成熱氣球,用繩子固定在船上即可,熱氣球可以升到100米以上,整個視野煥然一新,可以監控更大更廣的區域,指揮更加得心應手,而且熱氣球不難製作,想到這裏,王景弘開心的笑了。

  演習總結是王景弘在演習前提出來的,並且要求聯合艦隊每次演習或者戰役後都要進行這樣的總結,還要求將總結擴展到士兵中間去,這樣的形式以前從未有過,就算是現代,也隻有華夏的人民軍隊才實行這樣的規定,這時代的人不理解很正常,後世其他國家也同樣不理解,基本上流於形式最後無疾而終,未來華夏無敵的人民軍隊就是這樣煉成的。

  總結會首先由副指揮使張立進行登陸演習總結,從演習計劃到演習過程的一步一步執行,包括指揮,通信等等,基本上各單位都達到了要求,同時也指出了火力的不足,最後是各級指揮官根據自己的現場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意見和改進建議,在演習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炮兵與步兵的協調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通過這樣的總結會,指揮官們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重視的問題,對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不是一點點的幫助,而是大幅度的提高,在事實麵前,所有的指揮官放下了原來的抵觸情緒,認可了這樣的總結會,王景弘心裏清楚,思想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還會有反複。

  接著是副指揮使光頭強的海上演習總結,前麵按計劃的演習輕輕帶過,重點在後麵臨時增加的演習任務,這段時間的演習可以說亂成一鍋粥,光頭強也不知道症結所在,隻是把表麵的現象說了出來,然後是各級海軍指揮官提出各自的見解和看法,每個人的視覺都不一樣,提出的觀點也千奇百怪,表麵上看起來都是關鍵的所在,經過分析,發現又不是那麽回事,總之是莫衷一是大腦一片漿糊,最後全體目光投向指揮使王景弘身上,這時候王景弘站了起來走到海圖沙盤前,要求參謀將第二段演習前的實時海圖重新擺放,參謀很快將海圖沙盤擺好。

  王景弘:“各位請

  看,這就是第二階段演習前的實況,可以看出,這時候的艦隊陣型嚴謹,各分艦隊配合默契,氣勢恢宏,但為什麽第二階段會變得混亂不堪?有人說是因為平時沒有進行這方麵的訓練,也有人說各指揮官對其他艦隊不熟悉,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都對,又不完全對,其實最關鍵的是通信,因為這樣的通信過於複雜,等各艦隊明白命令的時候,混亂已經產生,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先解決通信的問題。”

  看眾人好像明白了問題的根本所在,王景弘繼續道:“要解決通信的問題就必須解決兩個方麵難題,第一是對戰場的俯視問題,第二是通信過於複雜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