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簡在帝心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294
  第十一回簡在帝心

  聯合艦隊指揮部,演習總結會在繼續。

  王景弘:“各位,戰場的視界關乎到指揮部對整個戰場的了解,了解得越多,了解得越及時,指揮就越得心應手,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升高觀察的位置,你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的觀察位置在天上30仗(100米)的地方,會是一個什麽結果?”

  光頭強:“如果有幾個這樣的觀察哨,我們就可以掌控一大片海域,不管是攻還是守都將無往而不利。”

  王景弘:“對頭,你們想想,大海裏有什麽,什麽都沒有,有的是四通八達,在戰鬥中,敵人發現不敵一定四處逃亡,逃亡的路線肯定不會按照我們的設想來選擇,這時候就需要足夠的視野來發現敵人的逃跑方向,選擇最有效的艦隊組合進行追擊和合圍,這就是在演習的時候,我提出打亂建製的思路,會議結束後,高級指揮官要更多的組織艦隊進行這方麵的組合訓練。”

  光頭強:“是,會議結束後將徹底貫徹王總的指示,但將觀察哨提高到30仗的高度我想不出有什麽辦法。”

  王景弘:“這個由我想辦法解決,你們隻要進行組合訓練就行。”

  光頭強:“現在的通信非常複雜繁瑣,有一些命令無法正確表達。”

  王景弘:“是,現在的通信係統不能進行太過複雜的通信,我會與鄭和鄭督合計,重新推出一套文字方麵的通信係統,這套係統將通過文字進行通信,不管是接受還是發送都一目了然。”

  張立反應很快:“王總,你的意思是將文字一個一個的發出去,接收到的也是文字?”

  王景弘:“對。”

  張立:“這樣一來就簡單明了,執行起來再不會南轅北撤。”

  王景弘:“今天的演習總結會就到這裏,你們下去後抓緊時間訓練。”

  結束了一天緊張的行程,回到住處稍事休息,便與4個小太監一起到士兵飯堂用膳,在飯堂裏見到眾多的官員一起用膳,心裏感到莫大的滿足,看來官兵一視同仁的命令執行的不錯,可以看出,這時期的官員作風還是不錯,也勇於任事,官場的腐敗還沒有形成風氣。

  吃完飯舒舒服服的泡了一個澡,回到住處靜下心來,開始將一天的所作所為進行梳理,發覺自己今天的表現有點張揚,當然咯,以後世角度看,這已經是謹小慎微的表現,但對於明初來說,絕對是驚世駭俗,不知道朱棣會怎麽想,但提前想好對策肯定不會錯,反正都要麵對,不如借此機會向朱棣推銷一些理念,大不了一刀哢擦,講不定還能回到現代不是,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想了一下對策倒頭便睡,一夜無夢直睡到陽光普照,心情好得無以複加,起來一看才是七點,剛剛洗漱完畢,便接到皇帝召見的命令,

  趕緊到飯堂草草用過早餐,稍微整理了一下儀容儀表便前往覲見明成祖朱棣。

  進到皇宮向朱棣行過禮後,抬頭一看,隻見馬和也在,另外還有一位是兵部尚書劉俊,王景弘起身後站到劉俊旁邊,沒有與馬和站在一起是為了避嫌,現代的華夏軍人每個都是政治家可見所言不虛。

  朱棣:“王愛卿,看你的氣色,身體應該已經康複吧,昨天視察了聯合艦隊感覺如何?”

  王景弘:“謝皇上牽掛,臣的身體已經完全康複,昨天視察聯合艦隊,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麵,一個是偵察的技術問題,另一個是通信的技術問題。”

  朱棣:“找到解決的辦法沒有?”

  王景弘:“稟皇上,已經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需要向鄭督請教,鄭督才是海洋方麵的專家,希望皇上恩準。”

  朱棣:“鄭愛卿怎麽看?”

  鄭和:“稟皇上,我任指揮使的時候也發現有這個問題,臣當時覺得以聯合艦隊的實力,擊垮任何敵人都不是問題,了解了昨天的演習以後,臣認為王指揮使的思路是對的,在海上擊垮敵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有全殲才能一勞永逸消滅威脅。”

  兵部尚書劉俊:“何解?”

  王景弘:“在茫茫的大海中,隻要敵人的實力沒有被徹底摧毀,很容易又卷土重來,我們的艦隊不可能長期停留在一個地方,艦隊一走,敵人就會襲擊我們的商船以及遠海的港口,因此必須在海上實施殲滅戰。”

  朱棣:“就算將敵人全部殲滅,很快又會有新的敵人,這怎麽解決?”

  王景弘:“稟皇上,臣是這樣認為的,隻要打他幾次殲滅戰,後麵的敵人必將對大明帝國的商船以及大明帝國的人民敬而遠之,我們的目的是告訴全世界,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朱棣:“好,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我們大明帝國就是要有這樣的霸氣,解決偵察與通信的問題,兩位愛卿下去後組織有關專家攻關,爭取在出征前解決。”

  “遵旨。”

  朱棣:“王愛卿,你昨天宣布聯合艦隊所有官員取消小灶,實行官兵平等一視同仁,同時要求全體官兵學習文化知識,這有何深意?”

  王景弘知道,昨天發生的一切必將通過錦衣衛原原本本的報告給朱棣,因此心裏早有準備。

  “稟皇上,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完成遠征任務,大海上的航行幾個月看不到陸地是很正常的事情,隻有有理想,有抱負,有信念的人才能堅持下來,一個渾渾噩噩的行屍走肉,很容易發生心理崩潰,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來,就算是上了陸地,也容易失控,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我的目的就是要官兵們明白為誰而戰,讓他們明白下西洋是一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是為國家,為人民,為自己

  的親人爭取利益和榮譽的無上光榮任務,要讓所有官兵明白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是必須的,是載入史冊的曆史性作為,讓他們明白,國家的歲月好靜是因為有他們在負重的默默前行,他們的犧牲,他們的付出皇上,祖國,人民看在眼裏。”

  這一席話,聽在明成祖朱棣耳裏如響雷,直震心坎,如仙樂沁人心扉,作為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敢作敢為的皇帝,雖然看曆史的發展眼光有其局限性,但不表示他看不出這樣做最後會是什麽結果,如果全國人民從上到下都有文化充滿理想和抱負,每個人都有為之奮鬥的信念,那不就是先賢們追求的大同世界嘛,想到這裏,朱棣再次燃起萬丈雄心,豪邁的道:“王愛卿,你這一套超越了先賢,一定會結出碩果,朕甚慰,大膽去做,就以聯合艦隊開始,等結出碩果再推廣至全國,不要心存顧慮,朕絕對支持。”

  兵部尚書劉俊到此時才從懵逼的狀態中醒過來: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信念,知道為誰而戰的軍隊才是真正的無敵軍隊。

  有念於此,劉俊忙開口道:“稟皇上,臣認為王督的做法應該在全國推廣,這是一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壯舉。”

  朱棣轉頭問鄭和:“鄭愛卿對此有什麽看法和建議?”

  鄭和:“稟皇上,臣以為暫時不可全麵推廣,畢竟軍隊與社會有所不同,社會上的各種關係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不察,就算是軍隊也與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不像聯合艦隊,關係簡單,相當於一個封閉的空間,容易做到令行禁止,假如這套措施最後失敗了,也不過是一個聯合艦隊,不會對國家造成致命影響,因此,臣認為可以先在軍隊中開展文化學習,循環漸進方為穩妥。”

  朱棣:“王愛卿怎麽看?”

  王景弘:“稟皇上,臣以為鄭督的建議甚善。”

  聽了鄭和的建議,劉俊明白自己有點頭腦發熱急功近利,趕忙向朱棣請罪。

  朱棣:“劉愛卿一片赤誠何罪之有,就這樣,先在聯合艦隊做試點,國內的軍隊有條件的逐步開展文化學習,望諸卿盡心。”

  “遵旨。”

  三人離開皇宮後,繼續對王景弘在聯合艦隊推行的政策展開更加具體的討論,對其中的細節進行了完善,到結束的時候,劉俊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兩眼炯炯發光紅光滿麵,對這套政策充滿了信心,看到了明帝國的偉大遠景,隻是有一點不明白,王景弘與鄭和好像波瀾不興平淡如水,對如此創舉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高亢,就像是一個很平常很自然必然會發生的事一樣,難以理解。

  難以理解就對了,因為王景弘與鄭和都是過來人,擁有上帝的視覺。

  當晚,王景弘與馬和在聯合艦隊指揮部的會議室,進行了一次穿越後

  的秉燭長談,這次長談對世界曆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熱氣球橫空出世,直接推動了航空事業的發展,經過無數科學家的努力,差不多300年後,終於在1701年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比萊特兄弟的發明足足提早了兩百年,不知道萊特兄弟會不會哭暈在廁所裏,反正王景弘與馬和也不知道曆史會走向那裏。

  至於王景弘與馬和發明的通信密碼---王鄭密碼在世界上奠定了王者地位,摩爾斯可以休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