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法國宰相黎塞留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145
  第二百二十二章【法國宰相黎塞留】

  襲擊大明艦隊?參加會議的其他人都表示了反對。

  如果幹了就等於宣戰。根據情報,大明人口上億,海軍有幾十萬,他們如果發狠心進攻西班牙,後果不堪設想。

  歐洲人心目中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如今有三個,英國,西班牙,大明。大明的武器本來有些落後,但是他們人多。在歐洲,上萬人的戰爭就屬於大戰役了,明軍隻是號稱經商,就來了兩萬人。現在明軍武器也開始進步,不但戰勝了女真鐵騎,還提高了海軍實力。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和明軍開戰。

  杜瓦爾特公爵依舊建議先下手為強。“如果明軍不懷好意,在海上開戰我們還有優勢,如果他們登陸,陸軍能戰勝韃靼人和女真鐵騎,肯定不弱。而且,情報說這一次黃鵬親自到歐洲來了。如果他們和葡萄牙人合作,也許會知道當年腓力二世有侵略大明的計劃。現在為了掌控殖民地,我們四處分兵。歐洲戰場沒有兵力優勢,除非法國站在我們這一邊,否則就不妙了。”

  在西方人眼中,鼇拜掌控實權,比皇帝更厲害,大明從禮儀之邦變的非常強勢,都是他的功勞。如果不是他,西班牙人不相信明軍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發展軍事力量,跑到歐洲來。

  法國本身信仰天主教,隻是為了擴大地盤才支持新教。他們是有可能被拉攏的。

  西班牙公爵托雷斯道:“黎塞留是個狡猾的老狐狸,但路易十三是個蠢貨,安妮王妃一定會向著我們,隻要大明人拿出計劃和國王商量,我們就會知道的。大明來自東方,他們如果主動參與戰爭,於理不合,我們可以說他們對整個歐洲大陸都是威脅,號召歐洲國家群起而攻之。”

  議會的結果,是決定采取溫和的手段。隻要天主教聯盟不動手,大明主動進攻,就是理虧,是侵略。不過鼇拜也不打算一到歐洲就動手,他需要先站穩腳跟,並讓越來越多的明軍登陸歐洲,不動手,正和他的心意。

  經過四個多月的航行,大明艦隊進入了地中海,停泊在法國馬賽。

  馬賽是法國南部著名的港口,港市背山麵水,西北、東北和東部為山丘環抱。氣候冬季溫濕、夏季幹燥。一五零二年,馬賽才修建了第一個碼頭,到現在,港口貨物吞吐量在歐洲已經能拍在前十名。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海灣水深麵廣,少險灘急流。海潮漲落變化不大,能見度強,非常適合於船隻的停泊和航行。這裏匯集了穿梭於地中海上的各種商船、軍艦、客船、走私船以及其它大大小小的船隻,南來北往的人們給這個城市帶來了商業的高度繁華,而馬賽又用這樣的繁榮招待著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當然,在鼇拜眼裏這種繁華要打一個折扣,畢竟十七世紀的歐洲不能與三百年後相比,就連和同時代的大明比較也有相當大的差距。肮髒不堪的街道,低矮的住宅,穿著歐洲傳統服飾的樸實百姓,一些喝得醉醺醺的邋遢男人還有濃妝豔抹站在街邊拉客的ji女,這就是法國第一大港給鼇拜的印象,比想象的要差了很多。

  這樣的小國家都能強勢崛起,中國曾有輝煌的機會,卻毀於了不思進取上啊。鼇拜心中感歎著,率先站在了陸地上。他覺得這意義重大,自己成為了最早踏足歐洲大陸的東方人。

  陽光萬裏號靠岸的時候,港口就熱鬧了起來,盡管來的不是本國的船隊,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喜歡熱鬧的天性,一些閑人呆在長長的避風堰上大聲歡呼著。

  一位紅衣男子在護衛的保護下來到了鼇拜麵前,他身體瘦弱,留著山羊胡,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

  法國人已經準備好了翻譯進行溝通,這位年近五十的男人正是法國宰相,樞機主教黎塞留。

  鼇拜和荷蘭人聊天時,常聽他們說黎塞留是個了不起的人。十七世紀初的法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文化傳統。自從凱撒征服高盧之後,聞名於世的“羅馬式道路”就已經縱橫全境,極大的方便了交通往來,也逐漸將風格多樣的種族,外來的和土生的、內陸的和沿海的、高地的和平原的聯係在一起,緩慢地向統一的法蘭西民族邁進。

  在此過程中,法國絕不缺乏偉人的存在,無論是查理曼大帝還是“美男子”菲力普,抑或是法國民族精神的代表“聖女”貞德,都作出了他們獨有的貢獻,書寫下光輝的篇章。然而,他們的偉大並不能掩蓋法國事實上的衰弱。這種衰弱的原因,就在於法國不斷的分裂主義和由此而來的連年戰爭。王室嬴弱的影響力在約束各行省諸侯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而英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也一次次插手法國內部權力角逐,如加萊就曾落入英國人之手長達兩個世紀之久。雪上加霜的是十六世紀初的宗教改革,加爾文派成功地迎合了人們追求純潔教會的希望,在天主教傳統根深蒂固的法國聚集起為數眾多的胡格諾派,這股力量足以造成了法國全境範圍內的大分裂,即使是“和解人”亨利四世的“南特勅令”也僅僅是緩和了天主教虔信派與胡格諾教徒的對立,而胡格諾派有權保留獨立軍事力量的特權更為法國留下了再次陷入紛爭的隱患。

  已經習以為常的法國人看不出有什麽辦法可以平息連年不斷的戰亂,將四分五裂的法國再次聚集在那瀕臨破產的王權周圍。然而,一六二四,一位三十九歲的高階教士在度過令人難堪的流放生活後重返樞密院,在權力鬥爭的旋渦中成功地把握住機會,開始了他對法國的控製。對內恢複和強化了遭到削弱的王權,對外敢於謀求法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他就是黎塞留

  鼇拜前世聽看過大仲馬《三個火槍手》的電影,在影視劇裏黎塞留是個反派。不過他早已不相信戲說。就像看過《康熙王朝》後,人們也許會把一臉麻子的康熙想象成陳道明;看過《戲說乾隆》後,會把一副太監像,身高不足一米六的乾隆想像成大俠鄭少秋。

  作為一位宰相,黎塞留隻能用偉大來形容,他無疑是法蘭西乃至歐洲曆史上最有政績的一位政治家。他解決了困擾國家近百年的問題,上位後法國很快有了第一隻遠洋海軍,有了第一個殖民貿易公司,第一份官方報紙,第一個官方郵局,第一座皇家學院,軍隊實現了現代化,政府實現了官僚化,國家實現了集權化。他還是一位前無古人的外交家,第一個跳出了王室聯姻與宗教派係的束縛,高喊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

  “太傅,歡迎來到歐洲。”

  “你好,主教大人。”

  兩位權臣用力的握了握手。

  黎塞留看到了鼇拜身後的安娜,客套的稱讚道:“你的夫人真漂亮!”

  鼇拜微笑道:“哪裏,哪裏!”

  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話,可是蹩腳的翻譯把這句話按原字麵的意思來解釋了。黎塞留聽了莫名其妙,心道:不是吧。我隻是禮貌地稱讚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問起我他的夫人哪裏漂亮?看鼇拜表情認真,他隻好說道:“從頭到腳都漂亮!”

  鼇拜聽了翻譯後,翻了個白眼,用英文道:“主教大人,剛才我說的是另一種情況,這位翻譯肯定是誤會了。”

  漢語博大精深,不是歐洲人可以完全理解的,不過也隻能用這個翻譯,鼇拜的英文水平到了歐洲會,就不夠用了。

  鼇拜、毛文龍、鄭芝龍等幾位官員一起進了法國王宮。歐洲人的建築和東方不同,他們設計的房屋很漂亮,不過王宮麵積遠無法和京城皇宮相比。

  鼇拜見到了路易十三,這位國王中等身材,平凡的相貌,繼承自母係的南歐人的發色瞳色,穿著一身綠色的衣服。如果衣服綠也就罷了,偏偏他的帽子也是綠的。更糟糕的是他的氣質,看起來很沒自信,說話還有一點口吃。

  聊了一會兒,享用了法式牛排午餐,鼇拜等人跟著黎塞留進了一個寬敞的房間。

  黎塞留輕道:“貴國這次到歐洲,不知想取得怎樣的利益回報?我想你們要做的生意,一定很大。做為盟友,我希望能知道的詳細些。”

  鼇拜笑道:“我們想在歐洲占據一席之地,在這裏經商,學習歐洲的先進科技,共同發展。主教大人,我在來的時候,聽荷蘭人說了不少關於你的故事,我們會合作愉快的。”

  黎塞留急於想弄清鼇拜的秘密,他想要知道對方的野心,以此來考慮合作的方式。鼇拜也很看重法國。因為他知道一百年後,法國將會出現一個叫拿破侖的人。他希望大明和法國保持長期合作,將來會有益處的。。。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