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史上第一毒販
作者:兔來割草      更新:2020-11-27 07:54      字數:3253
  第二百零六章【史上第一毒販】

  幾天後,負責尋找罌粟,大規模選地種植罌粟的錦衣衛千戶李元傑來到了福州,向鼇拜回報了進展。

  甘肅、雲南、四川、山西等省區已經開始種植罌粟,種植的罌粟的土地麵積近五千畝,這都是按照鼇拜的安排進行的,尤其是甘肅地區,屬於幹旱半幹旱地區,種糧食收成少,卻非常適合罌粟的生長。

  鼇拜的目標,是把河西走廊從絲綢之路變為鴉片之路,靠這個來謀取暴利,做史上第一毒販。這些罌粟很快就能收割生漿,用來製鴉片,賣出去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聊了一會兒,看過果實的樣品後,鼇拜問道:“你們有沒有製作福壽膏?還有用歐洲人的方法來加工,製作成可以吸食的鴉片?”

  李元傑點頭道:“回大人,福壽膏沒有製,您說的方法找人試驗過,那種叫鴉片的東西已經做出來了,吸過的人都說很好。”

  鼇拜正色道:“都什麽人試驗的?錦衣衛的人沒吸吧?我之前可是囑咐過你們,這東西會上癮,吸了就戒不掉,是害人的東西。這在國內要嚴令禁止,隻賣給我們想打擊的對手。”

  “大人請放心,我們是找的乞丐和一些不務正業的人來試驗的,這種東西確實上癮,吸過以後,如果第二天不吸,就會全身無力。大人,你真的要把這個賣到國外去?”李元傑見識了鴉片的效果,覺得有些傷天害理。

  罌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鴉片製品的原料,鴉片有生、熟之分。生鴉片的獲取,是通過多必的小刀將罌粟的蒴果輕輕劃破,搜集其白色乳汁,暴露於空氣中,由於氧化作用,乳汁幹燥凝結後變成褐色,有些品種則呈黑色,可製成圓塊狀、餅狀或磚狀。熟鴉片就是生鴉片經過燒煮和發酵後,進一步加工處理後,方可供吸毒者使用。製成條狀、板片狀或塊狀;其表麵光滑柔軟,有油膩感,呈棕色或金黃色。吸食時,熟鴉片可發出強烈的香甜氣味。吸鴉片煙者把其搓成小丸或小條,在火上烤炊軟後,塞進煙槍的煙鍋裏,然後翻轉煙鍋對準火苗,吸食燃燒產生的煙。一個煙癮不大的吸煙者每天吸十至二十次,而煙鬼每天呆吸百餘次。鴉片是最早的毒品,社會一大公害。

  鼇拜歎道:“要賣,先賣去日本,讓他們嚐嚐新鮮。在歐洲,就有人會製這種東西,隻是還沒有大量販賣,我們要趕在他們前麵。我們不賺這份錢,早晚也會有人賺的。”

  在他前世,日本入侵中原後,就大量種植罌粟。現在他的目標是把日本占領下來,把那裏變成罌粟種植基地。

  李岩練完金鍾罩後,也一起開始了討論,鼇拜的計劃讓他都感到心驚。因為鼇拜不但要賣,還想增加產量。

  “派人研究一下罌粟的種植,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要對各地的氣候、土地、水質等進行分析,在各地都要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類指導,爭取有更好的收成和品質優良的產品,明白嗎?”

  李元傑連連稱是,道:“大人,阿芙蓉有害,有些地方百姓的知道的,他們不願種怎麽辦?”

  鼇拜笑道:“多多宣傳。張貼布告、標語。就說一些地方土地瘠薄,耕地較少,農民單純種糧不能擺脫貧困,隻有多種罌粟才能增加收入,使生活富裕。還有,可以用減稅的方法y農民來種罌粟。比如說,種罌粟每畝就收兩錢銀子的地稅,附捐、雜費一概豁免,種的越多越好而且還要告訴他們種這個的好處,估算一下,如果一畝地能夠種近一萬株罌粟,朝廷的收購價為一畝地四兩銀子。罌粟一年能產三季。也就是說,隻要百姓一年種上一畝地的罌粟,就能進賬十二兩白銀,大明的購買力來說,這能再買兩畝地了,這對於貧窮地區的村民來說無疑是難以抗拒的誘惑。很簡單吧?根本就是雙贏。”

  李元傑讚道:“大人,高,實在是高。”

  害人是次要,主要是能讓很多幹旱半幹旱地區百姓脫貧,會有很多人樂意拿出幾塊地來種罌粟。在這個年代,種植罌粟是合法的,販賣鴉片也是合法的,這種情況下,為什麽不做呢?鼇拜不做,歐洲國家,將來的日本也會做的,隻是早晚的問題,現在他要讓一切顛倒過來。

  李岩道:“你這可真是煞費苦心,看來日本人要遭殃了。你準備什麽時候打過去呢?”

  鼇拜笑道:“打過去?短期內不會,等他們的年輕人染上煙癮,成了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的廢人,幕府開始禁煙的時候,我們再打過去,那時候不是省很多力氣嗎?”

  “好想法。夠狠。”李岩微笑著給他伸了個大拇指。

  隻要日本禁煙,損害了大明的利益,就以想交易為由打過去,全麵占領日本如果有困難,就先占一半。讓他們賠款後,明軍就撤回來。他們沒錢了,內部矛盾就會加劇,外麵荷蘭人虎視眈眈,明軍還能以日本是大明的屬國為名反過頭來對付荷蘭。大明隻要夾在中間,就一定有利可圖。如果荷蘭敢大規模和大明開戰,也不急著滅他們在亞洲的殖民地,派兵去歐洲把荷蘭老巢滅了,在亞洲用海盜的方式搶他們財富。肯定會有其他勢力看中荷蘭的殖民地,等他們打的亂七八糟,明軍再去撿漏。

  大明在算計日本。日本卻不得不派人像大明求援。因為荷蘭往亞洲調集艦隊了。

  日本的海軍在萬曆時期的朝鮮戰爭中全軍覆沒,如今國內雖然穩定了下來,但是海上實力很弱,海軍無比垃圾。荷蘭派來二十幾艘戰船,就夠他們受的。

  鼇拜剛好待在沿海一帶,見了日本的使者。他給日本的答複是,在大明境內有很多事情管不過來,沒空去幫他們,自己惹出來的麻煩,自己解決。荷蘭隻是來了一隻艦隊,還沒有進攻。大明可以派出使者和荷蘭人談判,說日本是大明的藩邦,希望雙方有什麽矛盾都可以用和平手段來解決。這麽說不是為了幫日本,而是為了將來再揍荷蘭的時候出師有名。

  明軍不出兵的理由是,水師隻是保家衛國用,不對外征戰。另外,因為要控製境內苗疆起義,陸軍也有大用,無法支援日本一兵一卒。

  這並不是謊話,苗疆確實起義了,這也是大明長期以來的問題,迫切需要整治。

  在南方也有一段長城,總長二百公裏,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繞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險峻的山脊上。南方長城又稱苗疆邊牆。它是明王朝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南方少數民族,主要是對南方苗族鎮壓的產物。為了持續統治,持續鎮壓,想出了這築牆屯兵,分割統治的毒計。把湘西苗疆南北隔離起來,規定了“苗不出境,漢不入峒”;禁止苗漢貿易和文化交往。這是一條由汛堡、碉樓、屯卡、哨台、炮台、關門、關廂組成的關卡,以此孤立和征服苗族。

  隨著民族壓迫之加劇,貴州苗族人民的起義逐漸增多,僅明代的鬥爭就有百餘次,有的規模很大。如正統十三年到景泰二年的全省各族人民起義,明朝動用了二十多萬大軍鎮壓,曆時三年。苗族是這次鬥爭的主力。以韋同烈為首的黔東清水流域和貴定、福泉一帶的苗族農民軍,據香爐山一直堅持到最後。天順元年至三年,龍裏、貴定、八番、平越等處“十三番”苗族首領幹把珠領導的起義,也曾震動一時。嘉靖十七年至三十年,龍許保領導的黔東北和湘西的苗族起義,長達十四年之久,先後抗擊明年十六萬之眾。

  天順五年,大軍深入苗疆,攻破幾百餘寨,焚毀三千家,斬首三千三百餘人。天順三年黔中苗族於把珠等起義失敗後,有四千四百九十人被殺,五千五百個婦女被俘往他鄉,萬曆年間明朝用兵平定播州土司揚應龍之亂時,許多苗族、仡佬族橫遭屠殺,被迫逃走,戰後幸存者僅有十分之二。屠殺,並不是女真人的專利。

  事實上,明朝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外族的壓迫,對漢人平民百姓也不客氣。這是建州女真造反的一個原因。也是很多明軍打外族時沒精神,當了漢奸後都成了戰神,殺起自己人來勇猛無匹,勢不可擋的原因。

  錦衣衛帶回的消息,邊境官員壓迫苗人嚴重,一般都是采取血腥鎮壓。鼇拜已經派人去查辦那些官員,不能讓這些人再欺壓苗人。惹出了亂子,卻要大明調兵遣將來鎮壓,還要花大量軍餉養著南方一幫兵痞暴徒,這種事情是絕對不能允許的。鼇拜同時也給錦衣衛下達了一個任務,對待苗人,一定要非常客氣。打入他們內部了解情況,如果確實官員做的很過分,就調集大軍滅了那些官,再用溫和的手段來治理邊境,送錢給他們,開市,幫他們發展。

  鼇拜是絕對不會往苗疆跑的。苗人有一些據說會下蠱毒,讓人死於非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可不想去冒險。

  日本、苗疆……麻煩的事情湊到一起來完成,簡單多了。。。

  更多到,地址

  uc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