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中興名臣齊聚西湖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6-25 14:48      字數:2554
  儀式感,有時候是必不可缺的。天下統一,戰爭結束、走向和平。這要是不搞一場盛大的儀式,那就有點太說不過去了。同時也要通過這個儀式,讓百姓們從戰亂的生活走出來,投入到經濟建設中來。

  ??經過認真的思考,李振新最後決定在杭州城的西湖岸邊,搞一個閱兵式,將一些重要將領和大臣聚集起來,與士兵和百姓一塊慶祝中興。

  ??時間就定在1664年的元旦(春節),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進行籌備。

  ??“這次參戰的幾個軍,每個軍都得選定五百優秀官兵組成方陣進行受閱,海軍這邊第一、第二、第三艦隊也得派出方陣參加受閱。浙江、南直、江西、廣東、福建要邀請一些民眾,參加巡遊。”

  ??“總裁、咱們政務這塊的官員是不是也要參與一下?”

  ??“那就也組織一個方陣吧,以青年官員為主。”

  ??一些年齡大的文臣走方陣,估計看上去不好看,他們老胳膊老腿的,也禁不起這份折騰。

  ??臘月中旬,李定國、劉文秀、鄭成功等人陸續帶著衛隊進駐杭州城,整個城市進入了慶祝中心大典的熱烈氛圍中。臘月二十三的時候,李振新在西湖岸邊,宴請與會名將和重臣,為中興大典預熱。

  ??冬季的西湖岸邊,有些寒風瑟瑟,可參會的眾人一點沒受影響,反倒是熱情高漲。

  ??吳貞毓看著陸續入場的眾人,麵露紅光,眼神灼灼的對李振新說道:“邦德、今天西湖岸邊可是盡集英豪,我大明中興的名將名臣,差不多都匯集到這裏了。”

  ??“是啊、自甲申國難算起,差不多整整二十載的年華,來這裏的每個人,這些年來都為神州複興披荊斬棘,今日有幸能將他們都聚集在一起,真乃舉世罕有的盛事。”

  ??“二十載、當年吾投身抗清大業的時候,根本不敢想有今日之盛況。能見今日之場景,吾死而無憾了。”

  ??“長聲、你可不能滿足於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大明中興大業到今日,吾認為隻完成了一小半,讓百姓生活能恢複的萬曆年間、乃至仁宣時期,大明中興方算成功,今是之聚隻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邦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真乃名臣典範。國朝中興之中流砥柱,非你莫屬。”

  ??在老吳的商業互吹聲中,一眾中興名臣都圍了過來,開始互相誇功,互相恭維。

  ??今日與會的名臣、名將中貢獻有大有小,但他們都為大明的中興拋過頭顱灑過熱血,無一人是浪得虛名。哪怕是剛剛易幟的鄭氏軍將,在最艱苦的時候亦是矢誌抗清,為華夏衣冠戰鬥到底。他們當得起這份榮耀,也值得互相吹捧。

  ??看著越說越激動的眾人,李振新不得不出言打斷,再不打斷,大家靠聊天都能把人聊醉。微微的擺了擺手,清了清嗓子,然後緩步從眾人的包圍圈中走出,到了主席台上。

  ??“諸位、今日我們齊聚西湖岸邊,是為慶祝中興,中興大典之所以選在杭州,一方麵是因為這裏地處最新光複之地的中心,離各個戰區的將領們都近一點。不過吾還有另一層用意,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還有另外的用意?大家聽了李振新的發問,連忙與左右進行交談,這層意思到底是什麽哪?

  ??擺了擺手,李振新繼續說道:“有人應該想到了,這裏也是南宋的都城!數百年前,所謂南宋的中興大業就是在此地建立的。將中興大典選在此城,就是為了讓大家以史為鑒。盡管如今我們不像南宋那樣隻恢複了半壁江山,就妄談中興。但事實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國朝中興大業這才剛剛開始,能否真正走向中興,開創一個嶄新的大明,還需要與會的諸位繼續努力,現在不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文恬武嬉的時候。建設一個百姓富足、兵強力壯的大明,仍需要諸位的力量。”

  ??掌聲雷動,這雞湯喝的舒服。尤其是一些軍方的大佬們,恨不得把手掌拍爛。戰爭結束了,武將們其實心中有些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要幹點什麽。總裁說還不到馬放南山的時候,哪意思就是今後他們還能做些事情,為國家的建設出份力。說不準今後大家能轉成政務官員,繼續發揮餘熱哪。隻要是個人,都不想讓自己成為閑人,這是人之常情。

  ??“自甲申國難前後,大家勠力同心,奮戰了數十載,才有今日之景象。在此之間,有多少仁人誌士犧牲性命?又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矢誌不渝。萬幸、苦心人天不負,咱們終於迎來了神州一統的局麵。今日這份榮耀,是屬於各位為大明天下甘撒熱血的英雄的,也是屬於那些埋忠骨與山河的誌士的。國家和百姓不會忘了這份貢獻,我們也應繼續努力建一個更好的大明,不辜負這一腔熱血。這兩日,陛下也將來杭州,與軍民、百官共慶中興,同時表彰為國奮戰的誌士。諸位、讓我們共同舉杯為國朝中興賀、為天下黎民賀、為江山永固賀、為一個嶄新的大明賀!”

  ??觥籌交錯,與會的眾人,豪飲美酒,在西湖岸邊一醉方休。今天這酒必須喝醉,也必然喝醉。

  ??第二天酒醒以後,李振新又將眾人召集起來,商議馬上要進行的大典事宜。其它事基本上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現在主要是商議表彰授勳的事。加官進爵,沒啥餘地。像李振新、李定國等人差不多到了封無可封的份上,其它的職位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啥能做的文章。可這樣的盛典,不賞功又說不過去。所以李振新決定,通過頒發勳章封賞將士。

  ??“諸位,經過吾和陛下以及總統的溝通,決定在中興大典上向有功的將士頒發國家勳章用以獎功。此次授勳主要分為一等戡亂救國勳章、二等戡亂救國勳章、三等戡亂救國勳章,還有一等報國忠烈勳章、二等報國忠烈勳章、三等報國忠烈勳章。戡亂救國勳章主要授於有功與中興大業的將士、百官和士卒,報國忠烈勳章,則授予為大明中興殉國殉職的仁人誌士。因為事起倉促,沒法照顧周全,所以在大典上,隻授一、二等戡亂救國勳章,和公布一等報國忠烈勳章名單。這兩天咱們就議一議這份名單的人員,各位參詳一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