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戰爭結束了!
作者:小波不停      更新:2021-06-25 11:01      字數:2517
  鄭成功愣了一會後,不得不舉起筷子和李振新一起吃火鍋。

  ??“大木你要是不習慣辣,可以在旁邊清湯鍋裏放菜,這個鍋清湯和麻辣皆宜,共和一鍋。”

  ??“多謝總裁關懷,特意設置了這麽個別致的鍋子。”

  ??“多放些肉和豆腐,吃火鍋可以沒有肉,但絕對不能沒有豆腐,這是吾的飲食習慣。”

  ??“聽人說豆腐是軍中最為常見的飲食,對大軍作戰極有好處。總裁在用餐時,也不忘關心軍旅之事,怪不得大軍能常勝不敗。”

  ??“大木,你覺得我今日宴請你的食材可算豐盛?”

  ??“有酒、有肉、有菜,自然是豐盛。”

  ??“不說實話了吧,與你鄭家平常的飲食估計都有些差距。聽說甲申國難之前,揚州鹽商的宴會豪奢程度令人難以想象。那個時候,你們鄭家也是首屈一指的富商,想來也不會比揚州的那些人差。所以今天這吃食在豪門富戶眼裏,根本不堪入目。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平常小民,他們可能一年也未必吃得上這麽一頓。吾這人沒什麽大的執念,要說有執念也就是希望能隔三差五,吃上這麽一頓火鍋。然而吾覺得一個人吃沒意思,全天下的大多數人能和吾一樣隔三差五吃火鍋,那就有意思了。哪怕是一年能隻吃幾頓,也算是這些年為天下做了些事!”

  ??“總裁以火鍋論民生福祉,鄙人慚愧!讓天下百姓衣食無憂,肉食不缺,非盛世所不能也。若是有幸,某願為開創盛世,盡一份綿薄之力。”

  ??“吃火鍋,各樣的菜全了才好吃!治國同樣如此,君臣佐使和天下百姓共和一國,才有萬千氣象。若是鍋裏總是一樣菜當道,吃的多了也沒意思,要容的下不同,也要有舍己之私成天下美事的自覺。”

  ??“微言大義,鄭某受教了。”

  ??“你們鄭家自思宗時,就坐居閩地,這二三十年來,閩地的興盛與苦難都因你們而起。花開花落自有時節,朝廷一統、大勢所趨,該放就放,對大家都有好處。”

  ??“總裁,為天下百姓和神州一統,鄭某自當改旗易幟,恭迎王師入閩。然我們鄭家,在這裏故舊太多,他們得有營生和落腳之地,心理才會安穩。希望朝廷看在我鄭家鎮守閩地多年的份上,封福州、泉州、廈門和大員為我軍的安養之地,到時吾將帶眾將掃榻相迎王師。”

  ??“神州萬裏,沒有一處是獨立王國,這是朝廷的底線,若是大木還有妄想,哪咱們就喝酒吃肉隻談風月,莫談國事了。”

  ??“總裁,我倒是好說,就是怕部下們有其它想法,倒時候跑到海上為禍就不好了。像大員、呂宋這樣的島,既遠居海外又幅員遼闊,他們以這些地方為根基,朝廷的東南海域有可能會永無寧日。”

  ??“這倒不用擔心,無根之萍自不會長遠。大木你應該知道,你們鄭家生意做的最好的時節是什麽時候,生意最受影響得時節又是什麽時候。沒有閩浙等陸上腹地的支持,退到海外的散勇,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其它的餓狼給吞了。為禍東南?朝廷海軍每年會新增近百艘艦船,十年內將建成三十萬兵員以上規模的大型遠洋艦隊,他們要是有這個本事想行當年倭寇的舊事,大可來試試。”

  ??李振新語帶威脅的講出了今後一段時間,海軍的預期建設規模。鄭大木這人還不死心,必須要用猛料讓他知道自己是誰。

  ??三十萬海軍?數千艘艦船?朝廷這是瘋了嗎?搞這麽大的陣仗!這事估計是李邦德隨便說說嚇唬人的,鄭成功很是懷疑這事的真實性。

  ??“總裁,朝廷養三十萬海軍幹什麽?這不是徒耗錢糧,勞民傷財嗎?”

  ??“不會,亭子旁邊的世界與圖看到了吧,天下如此之大,全憑汪洋相連。佛郎機等歐洲小國都能養起數十萬海軍,坐擁萬裏之地,拓殖天下,大明若是放棄海上利益,豈不是將良田美玉讓與他人啊?朝廷禁海百年,除了讓一些海寇攫取了巨大利益以外,再無好處。與其這樣,還不如以海製海,建一支縱橫四海的強大海軍來的實在。”

  ??一番連嚇帶哄,鄭成功最後在火鍋局上做出了改旗易幟,支持統一決策。

  ??雙方協定,鄭氏在福建和大員的陸軍,就地向朝廷接收大軍投降,接收改編。鄭家的水軍則一個月內撤出,福州、泉州等港口在廈門、金門一帶集中。以後,他們的駐地隻有廈門和呂宋島兩處,其它港口隻有臨時停靠的權限。

  ??廈門港作為特別治理區,由朝廷和鄭家共治,十年後一應治權全部收歸朝廷。

  ??鄭家的海上力量一分為二,一部由鄭成功率領組成大明海軍第三艦隊,一部則改製為鄭氏海貿公司,負責鄭家生意上的事。

  ??第三艦隊的存在有些特殊,朝廷隻比照其它兩個艦隊的標準,發一半的軍響,剩下的鄭家用呂宋島的收益做補充,補足軍響。

  ??改旗易幟後,李振新對鄭成功提了一個要求,從南海到渤海航行自由。不能出現任何苛捐雜稅,隻有朝廷掌管的港口有收稅權!海盜等不安定勢力,務必要繳滅清楚,澎湖島以北的外海屬於第一、第二艦隊的防區,澎湖島以南的外海屬於第三艦隊的防區,各艦隊需要在最短的時間,理清防區內的匪患。

  ??鄭成功回到福州後,很快在報紙發布檄文宣布支持朝廷光複大業,改旗易幟,接受改編,歡迎朝廷接收福建等地的政務工作。

  ??從甲申國難算起,大明經曆了二十年的戰亂和動蕩。要是從萬曆末年的遼東敗局算起,全天下經曆了近半個世紀的戰爭苦難。終於在1663年末的時候,大明境內的主要區域戰火平息,迎來了和平。

  ??鄭家改旗易幟,遠在大員的施琅和劉興等人,感覺是受到了巨大傷害。他們通過二十多天的艱苦奮鬥,總算是修通了一條從打狗到東寧的便道。可就在這時候,收到了戰爭結束了的消息。你說這氣人不氣人,合著是跑到大員來當伐木工給大員人民來修路的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