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狼人”曹丕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250
  由此可見,鄴城中的許多人都對曹操這個時候召曹植前往洛陽,有了眾多的聯想,畢竟就在數年前,曹植還是深得曹操寵愛,準備立為太子的傳言也是不少。

  而曹丕繼位,連曹操的遺詔也沒有,若不是這麽多年籠絡回來的親信,借卞王後的名義扶曹丕登位的話,魏國的權力交接是否能順利進行還真的是很難說呢。

  所以後世許多研究這段曆史的人,也認為其實曹操臨死之前,確實是動了改立曹植為太子的心思,畢竟曹彰和曹植交厚,曹植也不是什麽狠毒的人,就算曹植繼位成為魏王,諸子也應該不至於有什麽危險。

  反觀曹丕為人處事,顯是這麽多年都在刻意壓抑自己的本性,一旦被確立為太子之後,當即原形畢露,種種所作所為,無不顯示出他狠毒的本性,若然由曹丕登位為魏王,諸子的下場恐難有什麽好的,而事實也是如此,曆史上,曹植屢遭曹丕貶斥,光是曹丕登位次年(黃初二年即公元221年),就被徙封了兩次,到了黃初四年(即公元223年),曹植又被徙封為雍丘王。

  終曹丕之世,曹植一直被重點防控,封地數次改易,甚至到了曹丕兒子曹睿登位之後,其處境也沒有改變,先是徙封東阿,後又改封陳王。

  要知道,古代的交通相當惡劣,一個人的一生如此奔波的話,精神和身體絕對是受不了的,加上曆年來曹植一直希望為國效力,在朝政上出謀劃策,但是由於曹丕和曹睿兩父子都對他甚為猜忌,使得曹植的才智一直沒有發揮的機會,隻能寄情於詩詞歌賦以及美酒之中,年僅四十一歲就在憂鬱中病逝了。

  曹植一生都受到曹丕父子的猜忌,鬱鬱不得誌,而與他親厚、被曹操愛稱為“黃須兒”的曹彰,下場更是悲慘。

  曹彰雖然在曹操逝世之後,在洛陽城中索要印綬,欲助曹植繼位,但是由於他在軍中素有威望,曹丕繼位之後,倒沒有怎麽難為他,先是由鄢陵侯晉爵為鄢陵公,次年被封為任城王。

  這些待遇,看似是曹丕寬宏大量,但是以曹丕的品性,如此做法顯是顧慮曹彰在軍中的影響力,不想激起軍隊有變而已。

  果不其然,在曹丕登位的第四年(黃初四年即公元223年)的時候,曹彰進京朝覲,期間竟然得了急病,在三十五歲的壯年就暴斃於府邸之中。

  這裏麵的水可就深了,要知道曹彰乃是魏國軍中有名的力士,身體素來健壯,怎麽會在三十五歲的壯年就患病離世,加上此病不遲不早,在封地不發,卻是到了都城洛陽朝覲曹丕的時候才發病,所以不論是當世還是後世之人,都猜測是曹丕不忿曹彰之前為曹植張目,索取印綬的行為,所以對曹彰下了毒手。

  如此種種,加上曹丕繼位並逼漢獻帝禪讓之後,不顧曹操生前所言“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的話,將曹操的諡號定為“武”,使得曹操成為了魏武王、魏武帝,自己則是魏文帝。

  這樣做可以說是枉顧了曹操生前的意願,而且曹丕做得更絕的是,在曹操死後不久,就將曹操以前寵愛的美女,都接到自己宮中。

  《世說新語》裏麵是這樣記載的——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後出看疾。太後入戶,見直侍並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後問:“何時來邪?”雲:“正伏魄時過。”因不複前而歎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至山陵,亦竟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