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進取心缺失的曹操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259
  這段話的意思是,曹操死後,曹丕就將曹操宮中的美女留下來服侍自己,有一次曹丕生病了,他的母親卞太後過來探望他,剛走進殿裏麵,就看到在曹丕宮殿裏麵服侍他的人,都是以前曹操甚為寵愛的美人。

  卞太後大是驚奇,便問這些服侍的人,她們是什麽時候開始在這裏服侍曹丕的,這些人就回答說道,在曹操死後不久就過來了。

  卞太後聽到這個回答後,便不再進去探視曹丕,而是歎息說道,曹丕這種做法,就算曹丕死了之後,野狗和老鼠都不屑於吃他的屍體的,即使短命而亡也是可以理解的。

  自此之後,卞太後便不待見曹丕,直至曹丕駕崩,也沒有再主動見過曹丕一麵,可見曹丕的所作所為多麽不堪了。

  所以可以說,魏國在曹操晚年的時候,其實並不算平靜,曹丕、曹植兩兄弟的內鬥,不但使得魏國朝堂之上撕裂,更是耗費了曹操的大量精神,令到曹操的頭痛毛病一直得不到好轉。

  故此後世才有人認為,曹操在漢中不與劉備繼續糾纏下去,並不是國力不足,按說以當時魏國的地盤和軍力,要壓過剛剛取得成都益州地方的劉備勢力,還是應該可以做到的。

  隻不過若要達到這個目標,所耗費的資源絕對不少,甚至可能會令到魏國傷筋動骨,而魏國本來就是內部動蕩,加上曹操身體日衰,已經不堪這麽高強度和長時間的作戰。

  萬一曹操在魏國這個動蕩時候,在漢中一命嗚呼的話,魏國的未來就可以說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了。

  基於這些考慮,所以曹操最後隻是遷移走漢中的人口,自信劉備就算奪得漢中,也已經無力在短時間內東進之後,才領軍慢慢撤回關中地區。

  同樣的道理,後來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其實曹操也不是說害怕關羽的兵鋒直指洛陽而準備遷都,隻是當時曹操的精力確實不濟,若然在洛陽身隕的話,一旦發生連鎖反應,整個魏國就此崩潰也是可能的。

  而如果提早令魏國主力撤往許昌的話,魏國的核心地區及發家資本還在自己手上,要守穩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如此計算下來的話,在洛陽固守待變的話,萬一荊襄一線擋不住關羽的話,劉備那邊肯定砸鍋賣鐵也會拚死出兵關中的,如是關中、司隸一起震動,再無力互相支援的話,魏國的主力部隊就會全部限於這兩個地方。

  一旦關中或是司隸其中一邊落入劉備之手的話,魏國主力就會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如此的話,魏國的地盤最後還能保存下來多少真的就是聽天由命了。

  但是反過來的話,在劉備還沒有與關羽互相呼應起來之前,主動撤走主力部隊及人口的話,非但加強了魏國核心地區的實力,也能讓劉備一方就算得了關中、涼州、司隸這些地盤,也隻有一個空架子。

  而光一個荊州之爭,就足夠劉備和孫權兩方死掐的了,那樣曹操一方自然可以坐山觀虎鬥,一邊休養生息積儲實力,一邊待劉備和孫權掐起來後,在尋一個機會取回司隸地方即可。

  從這個方麵思考的話,曹操的遷都想法,並不是完全出於懼怕關羽的心理,而是一個失去了進取之心的老年人的穩妥想法而已。

  當然了,一旦真的實行遷都的話,形勢是否真的會這麽發展,也有一定的變數,但是最保守的估計,曹操也能保有許昌一線以及之後北方諸州郡,憑借如此實力,要擋住劉備一方的進攻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