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荀子的天人觀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2-18 00:27      字數:1260
  荀子的天人觀理論,主要是將“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與規律化,認為天沒有理性、意誌、善惡好惡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風雷雨電、霜雪露雹等自然現象稱為“神”,由這些自然現象組成的整個世界就是“天”,“天”的生成不是神造的,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

  這個觀點,應該是荀子從老子《道德經》裏麵“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這個說話引申深化出來的,也與後世的科學觀相應。

  既然“天”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荀子就認為,天不是神秘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於人間的好惡而發生變化,人不可違背這一規律,而隻能嚴格地遵守它。

  基於這個觀點,荀子就在《天論》裏麵明確說出了那句相當著名的話——“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道不會因為人的情感或者意誌而有所改變,對人的善惡分辨完全漠然置之。

  認為自然的變化與社會的治亂吉凶沒有必然的聯係,還認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種宗教儀式,僅僅是表示“誌意思慕之情”,是盡“人道”而非“鬼事”,這與後世認為“喪葬之禮是為了讓在生之人安心,而不是為逝去之人舉辦。”的理論,可謂不謀而合了。

  荀子還認為,既然“天”無人心種種道德觀念,那麽就應該“天人相分”,“天”和人類各有自己的規律和職分,天道不能幹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故此荀子在《天論》中說道“天有其時,地有其才,人有其治。”(這應該是繼承了《易經》裏麵天地人“三才”的理論。),又在《禮論》裏麵說道“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說明了天、地、人三者各有不同的職能。

  這個觀點,後世看來確實牛十三,與基督教發展到末期,由於與皇權鬥爭多年導致教權衰落,最後提出了神明的世界歸神明,人間的世界歸皇帝的這個觀點,讓教權和皇權各有管轄,不再互相傾軋。

  天人既然相分,接下來荀子就更深一步提出,與其迷信天的權威,去思慕它,歌頌他,等待“天”的恩賜,不如利用自然規律以為人服務。

  他強調“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對天的態度作為君子、小人之分的標準,強調人在自然麵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確的宣稱,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而宰製自然世界。

  荀子這個觀點,應該就是華夏有史以來各種與天鬥、與地鬥的種種傳說的匯總,也是華夏民族不認命、無懼天災地禍的精神內核來源。

  荀子的思想偏向於經驗以及人事方麵,是從社會脈絡方麵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法“,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

  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有惡,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與孔子、孟子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製度的懲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