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雕版印刷雖好,也注定被淘汰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2-18 00:26      字數:1341
  而且深度為兩厘米左右的話,整塊木板就大概四到五厘米厚就差不多了,這樣的話,一棵樹砍下來的木材就可以做更多這樣的木板了,也算是節省材料。

  既然深度已經基本確定下來,我也不欲故弄玄虛,於是就將龐興叫過一旁,將我的想法向他說出了。

  難得我肯在這種細微的地方也為龐興確定下來,龐興自然萬分感謝,直拍胸口表示定當全力以赴,盡快做出成品給我查驗。

  為了穩妥起見,我就讓龐興先做十個樣本出來,到時我試用一番,若是合適就按照此樣式盡快製造了。

  龐興領命,我就再問道,蔣琬可在附近,龐興就指了指旁邊院子說,蔣琬就在那邊,也是組織了一班木匠在製作東西。

  於是我就跟龐興說,我先過去那邊找蔣琬商談一些事,如果這邊的沙盒樣本製作完成,可以拿過去那邊找我,我會仔細查驗的。

  說完,我就擺擺手讓龐興回去繼續工作,我則領著兩名親兵往旁邊那個院子而去,打算看看蔣琬的雕版搞得怎麽樣了。

  告別龐興,我就去到蔣琬那邊,張目四看,隻見蔣琬和數名木匠正在圍著一名伏案雕刻的人在認真觀看。

  眼見這種氣氛與後世那些沉迷研究的科學家也是不遑多讓,我也不欲輕易打斷這種氛圍,於是以手示意兩名親兵站在原地,自己則躡手躡腳地往蔣琬那邊走近過去,看看他們正在搞什麽。

  走到離他們尚有三五布距離的時候,蔣琬畢竟不是真的木匠,沒有全神貫注觀看,就發現我的到來了。

  我見蔣琬正欲發聲,便搖頭擺手,示意蔣琬莫要聲張,蔣琬估計是明白我的意思了,就向我點點頭,沒有出聲說話,而是目視著我走了過去。

  當我定睛一看,原來伏案雕刻的那名木匠正在雕刻的是《三字經》的頭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八句話錯落相間,已經大體占滿了整塊木板。

  不過認真細看,各個字體隻見的空隙都相當大,我想了一下,估計這是蔣琬的設計了,畢竟我跟他說過雕刻好後是用墨汁拓印的,如果字體太小,而且距離太密的話,估計拓印出來的話會是一塌糊塗了。

  而如今木板上的二十四個字,一看就是蔣琬的筆跡,看來蔣琬在這方麵確實用心了,不過《三字經》就算經我刪減過後,也大概有四百多句,依照現在看來一塊木板八句話來計算,也需要五十到六十塊木板了。

  這麽多的雕版,工作量也是相當大啊,怪不得後世研究雕版印刷,說一些雕工精美、而且所印書籍也是經典的雕版,會尋一個通風良好,不日曬不雨淋的房子收藏好,並有專人巡查養護啦,是一件相當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

  畢竟雕刻一本三千字左右的《三字經》,就需要用到如此多的木板,所費人工還不是少數,如果就此丟棄的話,實在是可惜,但是收藏好的話,就算再耗費資源保養,一來再次印刷的次數也是有限,二來隨著時日遠去,不論怎麽珍惜使用,木板的壽命依然有限,並不能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難怪到了最後,印刷這門技術還是放棄了雕版這個分支,最後轉向了活字印刷了,實在是多有不便而且太過浪費了。

  但是活字印刷,無論是鋼活字還是陶活字,所涉及的技術都是這個時代遠遠未能達到的,陶活字還能勉強掙紮下,但是鋼活字的話,實在是有點遙遠了,就算研究的話,頂多我就提供一下思路,要什麽時候出結果真是難料啊。

  反而看著眼前木匠的雕刻活,我不由泛起了另外一個心思,鋼活字難及,陶活字有點遠,但是眼前卻有一個現成的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