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仁 禮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9-09 23:45      字數:1359
  後世的儒家學說,先經曆了漢代董仲舒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的思想下,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等說法,以儒家學說容納諸子百家學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製神學體係。

  之後又經曆了宋代朱熹完善“理學”,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故此朱熹的哲學體係以程顥兄弟的理本論為基礎,並吸取周敦頤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經與主張“心、理合一”、堅持以心來統貫主體和客體的陸九齡、陸九淵兄弟辯論(史稱“鵝湖之會”)而形成。

  朱熹的“理學”,主要思想為心與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理是本體,心是認識的主體,而“理”的來源乃是“格物致知”,“致知”而後“行”,“知為先”、“行為重”。

  然後還經曆了明代王陽明完善“心學”,陽明先生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從“心”中得“理”後,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裏,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儒家學說雖然經曆這三名“巨牛”的改造和完善,不過始終沒有否定孔子這個儒家思想的源頭,孔子提出的“仁”、“禮”還是儒家思想的根基。

  “仁”為愛人之心,儒家以“仁”為本,其實就是以人為本,故此儒家方可稱為人道之教,“禮”為秩序,具體為典章製度和道德規範。

  “仁”為“禮”源,“禮”為“仁”用,“禮”是由“仁”出發而生的,所有的“禮”被創造出來都是為了愛人、存人,如果一項製度或規範違背了這個原則,就不能叫做“禮”,最多叫做“法”而已,所有後世才有人說“禮”包含“法”,但是“法”不能包含“禮”,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說“法”隻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故此孔子隻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不說“己所欲之必施於人”,這是因為前者將別人看作自己,不想傷害,乃是仁,後者將自己替代別人,不容拒絕,近乎虐。

  由此觀之,似乎王陽明以“心”得“理”之道更近乎孔子當年所思所想,比朱熹“格物致知”之道更接近“仁”,難怪後世多推崇“陽明心學”,而對“程朱理學”多有詬病。

  “理”若無“心”,便失“良知”,這令我想到了後世一句著名的話,那就是“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

  這句話是說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全人類的財富,理應為全人類服務;但科學事業的發展和科學家的命運都與自己的祖國有著密切的關係,科學知識的運動也必須服務於自己的國家。

  說的也是啊,如果一個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成果,不能使自己的祖國得益,甚至不能使人類得益,那麽這個科學家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的科學研究是否合理了。

  這令我想起了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就是那個設立了“諾貝爾獎”的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矽藻土炸藥的發明者,傳聞他就是由於後悔自己發明的炸藥被用於戰爭目的,殺傷無數人,沒有如他預期一樣造福人類,所以才設立“諾貝爾獎”,希望鼓勵更多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可以造福人類,為其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