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生而知之者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9-09 23:45      字數:1456
  說到“水勢”,我就不由想到一個人物,那就是黃易大師著作《覆雨翻雲》裏麵的“覆雨劍”浪翻雲大俠,其由於痛失愛妻,感情無可發泄,隻能寄情於酒、劍,大概就是喝酒喝到上頭胸悶,就揮舞一通劍法排解心中苦悶。

  不過浪翻雲實在是天資超凡,竟然憑借這樣的發泄方式,慢慢自己領悟了無上劍道,書中形容其“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而其領悟無上劍道後,竟然能夠在泛舟洞庭湖的過程中明悟“水勢”之理,了解到整個洞庭湖的水流方向,甚至能通過自行製造暗湧的方法,改變某一範圍內的水流,所以才能說出在洞庭湖上,沒有人的操舟技術可以勝過他,也沒有一隻船能比他快的說話。

  最後更是以“水勢”之理領悟無上天道,成為了整個中原武林唯一可以對抗“魔師”龐斑的無上大宗師,一個人能有由情而劍,由劍入理,以理入道,其天資真的是恐怖非常,就連《覆雨翻雲》書中也寫到,不要以為人人都是浪翻雲,失去了妻子就能明悟劍道,更以劍道直通天人之路。

  浪翻雲可謂是《覆雨翻雲》整本書中唯一“生而知之”的人,其才情天資連龐斑也是佩服不已,所以才認定這個比他小四五十歲的人為唯一對手。

  而孔子曾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可見“生而知之”就是“上智”之人,這類人就是不用刻意學習,隻要接觸某樣事物就能直接明悟其理,就猶如浪翻雲一樣,各種情況都能領悟其中之理,失愛在悟、飲酒在悟、舞劍在悟、泛舟在悟、戰鬥在悟,故此才能以比龐斑小一半的年齡,追上了龐斑的腳步。

  然而“生而知之者”幾希,就連孔子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隻是“學而知之者”,是通過學習使得自己接近“上智者”的人,這從他自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可以得知。

  其實“生而知之者”近神矣,基本隻存在於小說等虛構故事之中,曆史上有記載的僅有半個,那就是冠軍侯霍去病了,之所以說他是“半個”,因為史書記載漢武帝欲派人向他傳授孫吳兵法,霍去病不屑學習,然後十七歲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大敗匈奴,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十九歲十九歲時升任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二十二歲與衛青率軍深入漠北,於漠北之戰中消滅匈奴左部主力七萬餘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創下了武將極至“封狼居胥”之功。

  後人認為霍去病未學兵法,在弱冠之年(二十歲)前就數立軍功,封冠軍侯、拜驃騎將軍,而立之年(三十歲)前就立下不世功業,絕對是“天授之”。

  但是霍去病身為漢武帝用心培養的人,又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若說其沒有接觸過軍隊、兵法等軍事方麵的事物,恐怕很難說得過去,就算是耳濡目染也已經接觸過不少了。

  而其對孫吳兵法的評價,可能就如項羽一樣,自學過,認為不適合自己,所以丟棄不用而已,但是若說一點影響也沒有,應該不至於,起碼也有借鑒、參考的作用。

  不過霍去病如此年輕就能屢立其功,在武廟裏麵應該是最年輕的一位,實在是天賦異稟,所以才說他是半個“生而知之者”。

  至於野史上,倒有一個“生而知之者”,那就是宋代王安石《傷仲永》裏麵提到了“金溪民方仲永”了,按照王安石所述,方仲永家中世代務農,沒出過一個讀書人,方仲永從小到大沒有接觸過筆墨紙硯等文具。

  但是卻在五歲的時候向父親哭著要文具,然後自己提筆寫詩,“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而且旁人“指物作詩立就”,顯然就不是預先背下來的,實在是“生而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