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沙河粉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2-15 00:36      字數:1305
  記下關於炒飯的一些資料,接下來就是三絲炒麵了,這個倒是簡單,麵粉在這個時代早就有了,隻是還沒有全麵普及而已,隻要找人留意一下,自然能尋到。

  而和麵技術也是一樣,估計會的人不少,隻是限於這個時代的知識傳播方式有限,而且民間對一門手藝相當重視,才沒有形成後世那種基本家家都有人會和麵的現狀。

  而且就算真的找不到會做麵粉及和麵的人,隻是製作石磨,將小麥放進石磨磨成粉狀,然後將水加進小麥粉裏麵搓圓,充分揉捏摔打,待麵團起筋,便將麵團切成條狀下鍋就行,如此簡單的製作方法,估計隻需我向那名廚子提示一下,那名廚子應該能夠做到的。

  至於三絲就更是簡單了,因為其實三絲名堂極多,有肉絲、雞蛋絲、胡蘿卜絲、菜絲、瓜絲等種種材料,隻要挑選其中三樣出來,放進鍋裏跟麵一起炒,就算是三絲炒麵了。

  而我心中最理想的組合就是雞蛋絲、胡蘿卜絲、芽菜絲三種材料了,不過胡蘿卜的話,這個時代中國應該還沒有,隻能找人查詢一下。

  如果實在沒有就隻能無奈放棄胡蘿卜絲這種材料了,改為菜絲就好了,到時讓那名廚子研究一下,看看有什麽比較爽脆的菜,口感適合作為三絲炒麵的材料。

  三絲炒麵的做法暫時考慮到此,先記下來,以後再慢慢完善便是,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大排檔宵夜的靈魂之作——幹炒牛河了。

  這個問題就多了,首先第一道材料就卡住了,牛這種生物,在這個時代還不算是日常的食用動物,除非是自然死亡,那麽才有牛肉食用,不然殺牛取肉的話,可是重罪啊。

  就算到了封建製度的末代王朝——清朝,殺牛仍然要論罪的,因為牛是耕種的重要工具,若隨便讓人殺牛取肉以作食用,以古代的養殖技術,牛的數量肯定大大減少,到時就會影響耕種,糧食自然減產,就難免會有人挨饑抵餓。

  所以基本上曆朝曆代都不準許民間隨便殺牛取肉,這個基本上是沒人會輕易觸犯的,因為殺一頭牛,以古時的技術和工具,可算是興師動眾、大張旗鼓的,因為牛隻一般都十分龐大,氣力也是極大,一旦受傷發狂,可不是區區幾個人就能製服的,估計都要十數到數十人才能壓製得住。

  而如此多人參與這種犯法之事,誰能保證中間沒有人會去告密,所以保密基本上是不能保證的了,再加上如此多人,分配不公、私人存在恩怨等情況肯定會發生的,那麽可以說泄密的機會是無限接近百分百的。

  因此說要瞞過周遭的人,偷偷將一頭牛殺掉並分配完畢,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民間私自宰殺是不現實的,剩下的就是官方屠宰場發賣的牛肉了。

  但是官方途徑流出的牛肉,可是有定額的,斷不可能讓某一個家族長期占用,基本規則就是大家輪著來,長期占住這個資源的話,可是會招人恨的,估計就算是諸葛老大都不一定可以我這種小胳膊小腿的了。

  因此要像後世那樣想什麽時候吃幹炒牛河就什麽時候可以吃,就是幻想了,還是那其他肉類代替牛肉相對實際點,其實也沒有什麽其他好的考慮了,就隻能是豬肉了,後世也是這樣,沒有幹炒牛河就換成肉片炒河粉。

  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剩下就是河粉這個東西了,後世最出名的河粉,乃是廣東省廣州市沙河鎮出產的河粉,名為“沙河粉”,而這個年代,莫說河粉是否有人製作出來了,估計廣東沙河這個地方有沒有人煙還是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