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馬氏食譜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0-12-15 00:36      字數:1388
  河粉的話,其實也不是很難製作,隻需要將米磨成米粉,然後加入當地最清澈甘甜的水調和成米漿,再將米漿倒在竹匾上薄薄攤開一層,最後放進蒸籠裏麵蒸熟就可以了。

  等河粉蒸好後,就小心地從竹匾上取下來,然後切成一條條大小均勻的條狀物,就可以用來煮或者炒了,其實蒸也可以,不過個人不是太建議這個做法。

  河粉的問題算是解決了,那麽剩下的香蔥、芽菜、醬油之類的材料,根本就不是問題了,香蔥是中國原產的,早就廣泛用於烹調了。

  而芽菜就算這個時代沒有人食用,但這種後世連小學生都能自己養出來的東西,真心是毫無難度啊,隻需要將綠豆放於水,兩三天後就能收獲一大盤豆芽了。

  醬油就更不用說了,乃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調味品,相傳從周朝開始就有使用醬油的記載了,不過基於發酵工藝的不斷改進,估計這個時代的醬油不及後世的香醇倒是真有可能。

  但是醬油畢竟隻是調味品,對菜肴的大體味道倒沒有多大影響,我又沒有蔡瀾那種美食家的味覺,大體過得去也就可以了。

  至於幹炒牛河的做法,也並不複雜,首先將牛肉切片,用水抓勻,讓它表麵沾水,再加生抽、白糖拌勻,最後加花生油醃製最少半小時。

  接著將河粉粘起來的部分撕開,變成一條條,免得炒起來受熱不均,影響口感和味道,而香蔥和豆芽洗幹淨,香蔥切段備用。

  前置的準備功夫完畢,就可以下鍋了,先將油倒進鍋裏加熱,油滾後放牛肉下去,待牛肉稍稍變色就立刻撈起,濾幹油放好備用。

  再將鍋裏的油倒幹淨,一點都不留,加熱鍋,將綠豆芽和河粉一起放入鍋中爆炒,把綠豆芽和河粉炒勻,炒到綠豆芽稍微變軟即可。

  這個時候將鐵鍋提起,離開灶火,然後放入香蔥段和牛肉,還要加入醬油和鹽調味,將所有東西拌勻後,就將鐵鍋放回火上,快速炒勻就行了。

  這樣,一盤香氣撲鼻的幹炒牛河就誕生了,不過礙於牛肉比較難獲得,隻能將牛肉換成豬肉,幹炒牛河就變成肉片炒河粉了,雖然未能達到完美,也勉強可以接受了。

  想到此處,我便將幹炒肉片河的一應材料及製作方法的要點全部記下來,隻待那名廚子能熟練做好幹炒肉片河後,就找個機會買些牛肉回來,嚐試做一會幹炒牛河了。

  我正在記錄下剛才想到的東西的時候,就聽到一陣敲門聲,然後就聽到馬兌在書房門外說道:“回稟家主,小人已經依照家主吩咐,將廚子帶來了。”

  哦,原來是此事,他們來得倒挺快,我還有少許就完成記錄了,於是我便略略高聲向門外的馬兌說道:“汝兩人且在門外稍稍歇息,吾一會自會喚汝兩人。”

  “諾。”馬兌和那名廚子先後答道。

  不一會,我就將腦海中的種種奇想一一抄寫下來了,然後將那些記著諸般記憶的紙張收好,放進抽屜裏麵,等著以後遇到相關的事情就可以拿出來回憶一下。

  一切收拾妥當,我就高聲向門外的馬兌說道:“進來吧。”

  馬兌聽到我說話,就帶著那名廚子進來了,兩人向我施禮完畢,就各自站定等待我的吩咐,我也不多作廢話了,直接讓馬兌出書房門外把守門口。

  等馬兌走出房門後,我便將方才想到的三道菜肴,一一向那名廚子說明道,那名廚子聽了之後,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果然是在廚房幹了十數年的人,關於烹飪這方麵的東西,理解特別快,於是我就跟那名廚子言明,這幾種菜肴的製作方法隻是大概,還要其回去好好琢磨一番,待其做出合乎口味的菜肴,我自然會將這些菜肴的詳細製作方法,找人記錄下來,製成一本“馬氏食譜”,屆時定必對其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