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納妃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196
  康王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別等李乾順來開口要。

  眼下,金宋之間雖然沒下戰書,但從康王的韓州之行開始,兩國之間便算是較上勁兒了,大戰說不定什麽時候便會爆發。

  很可能李乾順早就嗅到了非同尋常的氣味,說起來夏地離著金宋都不算遠,另兩邊要大打,無論怎麽說他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那麽送馬之舉就是李乾順的一次投石問路的戰略試探,趙構說的沒錯,大宋應對的越快越好。

  楊忻中從北邊帶人返回後,也向康王匯報了他一路上的見聞,北方收成不怎麽好,夏天幹熱,聽說濟南還鬧了蝗,秋天冷的快,薭麥以白穗占去了半數。

  康王手一揮說,“大戰在即我們也需要軍糧,但這次的宋夏溝通孤看也很必要!就看送多少的問題。”

  夏國有軍二十萬,按著五丁抽一兵來算,他的人口大概在百萬左右,隻要口糧出現三成以上的缺口,任何一位國主都會坐不住。

  康王說,“無夏何稱華夏?具體的數目我們先不要急著定,凡事過猶不及,還有個救急不救窮的原則,另外孤還不知四川的收成如何,如果集糧的話也隻能是從四川,這麽說還得給臨安大哥那裏打聲招呼,派個得力者去四川。”

  他對眾人說道,“正好孤要經營安康郡,必得有人先去操辦,汴梁這裏的老弱也該著手疏散一下子,就由尹先生代孤去安康做先遣!”

  尹待檄道,“老巧領命!”

  康王給他的任務是去安康籌建康王帥府,察看吏情民意,同時組織四川籌糧之事,再讓曲正甫重點打聽一下夏國的真實情況,糧食的缺口到底有多少。

  順便,尹待檄的一家人也就同去安頓下來了。

  但是具體的輸糧之事就不能由尹待檄去做,天越來越涼,他身子骨頂不住了。

  很明顯在這件事情上,大大咧咧不怎麽講究細節的曲正甫不合適,另外康王說,曲正甫此人有個毛病就是好托大,早年還常和夏國鬧摩擦,不然也不可能和張德遠搞的這麽疆。

  派誰去出使夏國為好呢?

  去了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能擺出一副施舍的姿態,這是兩好變一好的事情。

  尹待檄道,“有一個人非常非常合適,這個人來自於遼國,而以前夏遼關係是不錯的,又是康王殿下的人,代我大宋出使夏國便有了雙重的意義——遼國雖滅,但卻與大宋一心。”

  康王道,“餘麗燕!她是遼國的公主,又是康王側妃,真是很合適,但此事孤得先征求一下她的意思。”

  劉平叔道,“那還等什麽呢?康王的這個側妃也沒聽的封呢。”

  康王起身,“孤還得去找吳芍藥商量,你們去忙你們的,一會見。”

  眾人散了場子,趙構便來見吳娘子,吳芍藥說,“我也覺著早就應該了,餘麗燕在韓州射殺婁室、鞏縣射殺設野馬,要沒有她,我想我們從韓州也不可能這麽順利脫身吧,再關鍵的來講,要不是因為圖趙九哥,她憑什麽這麽拚命,我早看出來了,也頂不住了。”

  但她說,“稱個什麽妃?貴妃有了,賢妃也有了。”

  趙構道,“你忘了孤是親王了,不能在這上麵出名堂了,康王府有邢秉懿、田春羅,這不違製。”

  吳娘子笑道,“合算著就我和小潘、四位婉儀被遺在半程空裏了,做著貴妃和賢妃,頭上的陛下卻撂挑子了。”

  趙構說,“沒毛病,今日你大踏步的後退,便是為了以後大踏步的前進,孤是讓位的有德親王,難道就不能搞兩套班子?康王妃是康王妃,未來的皇後是未來的皇後……但餘麗燕這件事你去商量,不然不成。”

  這妮子吃了定心丸,很樂意去做這個好人,幫著出主意道,“以名字給名義就很好,九哥你聽,懿妃,羅妃,燕妃,彤妃,斡妃……都把她們劃到邢姐姐名下去好了,我和小潘王妟就清靜了。”

  她馬上起身去找餘麗燕,張羅著立刻給她製燕妃金印,很快就製好了,黃橙橙八分見方,五分來高,印鈕上蹲著隻小孔雀,拴著黃色的穗子,印文是“康王燕妃之印”。

  馬上擬寫了冊妃表章報送臨安天眷大宅,表章前腳送出去,不等臨安回信兒就授了燕妃印,餘麗燕有了正式的名份。

  出使夏國不能讓餘麗燕一個人去,五十個女侍衛做她的親衛,兩百個禦營司是最低的規模,但名頭要響亮,康王想了想說,“這支小隊伍就是孤的渭河先遣軍,領隊者也要稱帥,算是都統製級別。”

  餘麗燕又成了渭河先遣軍的軍帥,隻派她出使夏國,趙構可不放心,又加了嶽雲同行,事實表明人不在多少,這樣的組合一般人估計都能拿下了。

  嶽雷不幹,跳著說我在鞏縣還給大娘照過設野馬呢!夏國我還沒去過!康王說那你就也去,兩個錘子一杆槍,所向無敵了。

  一位女子帶兩個孩子,再加上個尹老頭兒,讓誰說大宋國康王殿下也不是去夏國挑事兒的,而且餘麗燕又是遼國公主,又是康王側妃,一人身上便帶了大宋和大遼的雙重身份,沒有比她再合適的人選了。

  準備工作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餘麗燕人逢喜事,人也更顯俏麗,從韓州回來後,她是康王府第一個封妃的,終身大事終於一錘定音,她給父親耶律啊國寫了家書一封,傳報喜訊。

  羅帳,紅燭,良宵一刻,旖旎萬分,盡在不言之中。

  次日,這支小隊伍護送著尹待檄一家前往安康,康王親自相送,他對餘麗燕說,“這是你第一回離開孤王身邊,要多保重啊,千萬照顧好自己”。

  餘麗燕此時同康王的情意已經濃到化不開了,但大庭廣眾之下又不好多說別的,對康王道,“我會的,九哥你就放心好了!”

  康王要在安康郡建府籌糧雙管齊下,等尹待檄他們確定了援夏的具體數目,糧食大概籌齊之後,估計康王和吳娘子也就該到安康了。

  這正是:弓馬孤身失舊國,奇功兩件定緣姻,驕燕展翅飛秦嶺,宋夏攜手度時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