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信到
作者:東風暗刻      更新:2021-01-04 21:07      字數:2211
  餘麗燕帶著隊伍走遠了,扭頭看見康王和吳娘子、王妟,兩位大帥都在目送,她再一次朝身後揮手,讓他們回去。

  尹待檄歎道,“康王是奇人,奇就奇在人人皆可為用,王妃你看看,李綱正在荊州開荒,老夫也正在去安康!婦孺出使夏國,竟然比任何人都合適!”

  餘麗燕說,“你說對了,我曾為母國舍死上陣,仍不免有失國之痛,痛就痛在孤木難支危樓,而康王說要戰,什麽人都願意跟著他戰鬥。”

  尹待檄道,“我華夏上國並不止人文薈萃呀,數千年來更以武力見強,不然何以由河洛拓及四海。唯宋一朝抑此揚彼才有靖康之難,如今良機忽現有如天賜,猛將與良君共出,老弱和婦孺同心,若再這麽執迷著走下去,恐怕耽誤的便不止一朝一代之運勢,還要誤及族類。”

  餘麗燕道,“幸而有康王出現。”

  ……

  康王從汴梁城外送人回來,又與兩位大帥議事。

  目前酈瓊一萬五千人駐在滑州,他覺著不合適,酈瓊是馬軍,這次徒步過河隻為策應楊忻中,得滑州算是順手牽羊。

  但將來滑州背河而戰,援不好援撤不好撤,又將至關重要的一支機動力量禁錮於滑州一城,資源太浪費了。

  隻是,若是就這麽不聲不響的將人馬撤回來也不行,到手的地方再放棄,民意不許可,弄不好臨安的大臣們也要有說辭了。

  嶽飛也是這個意見,兩國交兵爭的是地,但更是人,他提出借著北方饑荒以及南方降租的契機,將早先完顏宗翰從河淮一帶硬遷過去的民戶再請回來。

  甚至無須說個請字,隻要不攔阻就行,目前已經有情報,拉家帶口的人絡繹於途都在往南來,於我們極為有利,將來金軍南下,山東河北是必經之路,兵員和勞力都是雙方要爭奪的,我們荊襄一帶正在墾荒,還怕人多?

  這麽一來,稀薄的中間地帶便是金軍首先麵臨的問題,留下來的也不致於因饑荒挨餓,我們可以及時資助原地的義軍,使其不停騷擾南下金軍的後方,大宋主要的力量便可集中起來,消滅他的有生力量,地方早晚都是我們的。

  康王道,“恐怕你們還不知道吧,嶽雲從大名府回來以後,曾與我三嫂朱鳳英說了一件事,他找到三哥趙楷了,此時正在梁山一帶,隻是三哥不願意聲張而已。”

  劉平叔暗道,“怪不得朱娘子的琴聲都比往日好聽些了。”

  趙構說,“楊忻中給三哥留了兩大車錢物,夠他支撐一陣子,但孤想僅有三哥還不成,北方必須有一支我們官方的力量,要給百姓以堅持下去的信心。”

  他提到了楊忻中,這是個殺法淩厲的驍將,擒劉彥遊、誅群賊有如一把鋒利的快刀,毫不拖泥帶水,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孤想該讓他成軍了。”

  整個河北便是楊忻中同幾支義軍的戰場,陸上以彭城為補給基地,海上以海州為補給基地,這樣楚州趙立的前邊就有了一道靈活的屏障,不致於直接麵對金軍的衝擊。

  這項提議得到了劉平叔和嶽飛的讚成,西嶽在伏牛山得了不少軍馬輜重,高寵的左軍馬匹已然超編了,趙構的意思是劃出一部分馬來歸楊忻中,嶽飛馬上去操辦此事。

  再命名時康王說,“五嶽已滿,不知叫個什麽名稱。”

  劉平叔說,“臣看燕妃的渭河先遣軍就很帶勁。”

  康王道,“那好,便叫淮河先遣軍,立刻製旗鑄印,規格可不能是餘麗燕那種小打小鬧,她那是哄孩子玩的,淮河大軍就與五嶽同等規格,楊忻中升帥!!”

  康王親自擬定奏章,朝廷肯定沒有錢,就從邢秉懿那裏出餉,楊忻中以五千人為基礎,去河北山東募齊騎兵至一萬人,他沒有固定防地,是遊擊,人不必多但規格不能低。

  人們都看出來了,隻要敢戰,立功,隨時都有一顆將星閃耀升起。

  再稱呼楊忻中就不是楊將軍了,是楊大帥。

  淮河大軍的名稱裏沒有了“禦前”兩字,這和康王此時的身份有關係,楊忻中的戰略任務:切敵糧道,擾敵補給,掩護民眾,打擊叛逆,一時打不過可以跑,敵人走了可以追,要保存力量機動靈活,把朝廷的聲勢在河北和山東搞大!

  搞大聲勢!懂嗎?

  別看朝廷的正規人馬才一萬人。

  但河北山東那是我們的地方,自古多出忠義敢死之輩,宋廷無奈的割河北三鎮給金國,不奉詔的舉義旗的便是河北人,最後連吳乞買都認為是趙桓出爾反爾。

  這就是民眾們的歸屬感的認同感,金國又要在那塊地方扶植起劉彥遊,誰知偽皇帝的椅子剛剛擺好,便叫康王以雷霆之勢在當天給踢翻了,做著春秋大夢的劉彥遊也被楊忻中捉走。

  康王的重拳還要縮在河淮,使得自己的補給無限的方便,每一城都是兵站,同時拉長敵軍的補給線,完顏宗翰要從燕京出兵,看看他要走多遠?

  下一步就是怎麽將金軍拉過來了,到河淮來打,金軍不想來,也得想辦法讓他來。這是一盤大棋,完顏宗翰久經殺場,他可不會輕易就犯,金兀術兵出陝州方向,其實已現出了發力的苗頭。

  不難理解,長江是一道很難逾越的天塹,完顏宗翰與其熱熱鬧鬧的到河淮來大忙一場,最後又要止步於長江,還不如穩紮穩打從川陝開始步步推進。

  但康王說什麽也不能讓他得逞,他對劉平叔和嶽飛道,“等著瞧,鶻沙虎隻要到了上京,設野馬和賽裏的死信也就帶回去了,我們還有一個月的功夫,完顏宗翰知道這個消息非瘋了不可,準備打仗吧。”

  到此時,康王執意要放鶻沙虎的用意才被兩人理解。

  這天,康王同時接到了東西兩線的快報,信和實物都有。

  第一件,荊襄製置使,銀青光祿大夫李綱的信送到了汴梁。他向康王奏報了墾荒進展。

  目前,百裏荒原的人越集越多,有從東線壽州、廬州分批移來的婦孺和年長者,北線陳州蔡州穎州來的,有呂元直從揚州一帶移來的,有滁州移來的,入籍民戶已達六十六萬,還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