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當年因,如今果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8      字數:3995
  大乾國很快穩定了下來,至於是誰的天下,百姓從來不在乎,他們也不在乎是否成仙長壽,他們的要求很簡單,隻要不餓肚子,冬天有禦寒的衣衫就心滿意足了。

  話說唐柏,騎著小毛驢,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行行走走,轉眼就是三年。

  這三年間,他無拘無束,如同隨風飄散的落葉,風到哪裏,他便到哪裏。

  他看到世俗中,戰爭不斷,刀光劍影,人如螻蟻,命如草芥;他看到有地方連年大旱,烈日如火,焚燒大地,百姓顆粒無收,易子而食;他看到有妖魔橫行,張牙舞爪,橫行無忌,禍亂人間。。。

  他看到人間百態,眾生皆在困苦掙紮。

  他隻覺世間之事,因果糾纏,有無窮業火,在燃燒眾生。

  一日,他來到一座城池,一座名為‘百佛城’的城池。

  此城雖在朱雀域,卻是寺廟眾多,城中僧侶無數;城中世俗之人,皆有向佛之心,與之相遇,皆執佛禮,出口必言佛曰。

  唐柏入城時,正有“華蘭寺”的子禪、子士、子德、子能四大高僧、於城中廣開法壇,宣揚佛法。

  四大高僧是修行中人,他們口誦佛經,時有金蓮於空中湧現,時有天地有異相相合,時有異香撲鼻,聞之心清氣爽,時有雨露降下,去病消災。

  種種神通,讓人心生向往,句句禪理,讓人沉迷其中。

  唐柏騎著小毛驢,混跡人群,朝高僧傳法之地而去。

  而後,他在眾多高僧之中,認出一人。

  此事還需從青丘山脈說起當時青丘山脈巨變,天翻地覆,唐柏被天帝虛影一指彈飛,落入湖水之中,得一位漁夫相救,又有婦人悉心照顧,修養身體。

  而後兩位修士鬥法,禍從天降,其鬥法餘波,毀去了漁夫的村落,婦人被坍塌的房屋壓死,漁夫殉情而死。。

  此間種種,隻有強弱,但已定因果,無對無錯。

  救命之恩,必以命償。

  唐柏曾發誓言,為其夫婦報仇;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無形之中,有因果之線引唐柏來此,了結誓言。

  法壇之上,子禪正講到“佛教化二十千億恒河法諸菩薩,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

  講“菩薩常樂,安隱說法,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

  講“大慈悲法,如法化世,欲求解脫,與諸魔戰。。。”

  唐柏並未衝動,而是下了毛驢,將引繩栓於樹下,與眾多信眾一般,盤坐於法壇之下,聽高僧宣佛。

  他修行的《九陽經》,本就是佛家經書,想來佛法皆有共同之處。

  他山之石,亦可攻玉。

  可惜聽聞良久,四大高僧所傳佛法皆非心中之佛。

  唐柏眉頭微皺,心中不免冷笑,此間宣佛,終不過讚美佛陀菩薩,度人心智,愚弄百姓,莫說修行之法;就連那勸善之言,也皆為可笑。

  於是他站起身來,高聲問道“諸位大德,在下心有疑問,不知是否能解我心中疑惑?”

  宣佛被人出言打斷,子禪並未羞惱,而是撚指含笑,一臉慈悲。

  倒是四周信眾,正聽得如癡如醉,忽被中斷,皆生不滿,於是有人口出怨言,有人怒喝詛罵。

  唐柏不置可否,人之愚昧,隻因被迷的心智;心智不開,與禽獸無異。

  他開口問道“佛講因果,若無意惹因,是否需承其後果?”

  子德口宣佛號,緩緩說道“因其有因,果必受果。”

  唐伯聞言,點了點頭,道了聲多謝,出了廣場,解了引繩,牽著毛驢沿主街行去。

  四大高僧相互對望一眼,他們皆生感應,剛才那青年,身背寶劍,心有猛虎,目含殺機,又問因果,怕是因事而來。

  四人匆匆結束法會,回轉華蘭寺而去。

  傍晚,餘輝落盡,圓月漸起,古老的青石板路響起了‘滴嗒滴嗒’的聲音。

  聲音極有節奏,聽得真了,似踢踏於心跳之上;夜色朦朧中,一匹小毛驢駝著一個俊美青年,慢悠悠地從遠處走來;行得近了,方知此人正是唐柏。

  路盡之處有數百台階,筆直往上,仰望可見,廟宇寺門。

  唐柏尋了棵小樹,將毛驢栓於樹下,又將天子贈與的七神潛龍劍掛於後背,不急不緩,沿台階而上。

  不一會兒,眼前盡顯寺門廟堂,一眼瞧去,可見黃牆玉瓦,高門大院,門前牌匾寫著‘華雲寺’三個大字。

  唐柏提起門環,敲了三下,隔了半響無人答應,於是又敲了三下。

  而後院內傳來腳步聲,接著大門緩緩打開,木門後現出一個年青和尚;雖然光線朦朧,卻依舊可見那和尚俊雅的外型。

  年青和尚道了聲佛號,開口道“施主何來?”

  唐柏道“了結因果而來!”

  年青和尚並不驚訝,道了聲’請’,然後領路而行。

  華雲寺極大,穿過院子,便是金剛大殿,大殿立有金剛佛相,一個個橫眉冷目,柱著降魔寶杵,好不威風。

  殿中坐著七八人數,法會上的子禪、子士、子德、子能四人皆在其中,正放眼朝唐柏望來。

  那領路年青和尚道“各位祖師,來客帶到,弟子告辭。”

  子禪點了點頭,待那弟子離去,子禪開口道“不知這位施主,與本寺哪位師兄結有因果?”

  唐柏看向子禪身邊的子德,問道“這位大師,當年青丘山脈大變,大師可曾去過?”

  若說其他事情,子德或許已經忘記,但當年青丘大變,天地震動,一教四門的掌教失蹤,如此大事,子德自然記得清楚,當年他正好在青龍域,自然去了青丘山脈,卻不知當時怎麽與眼前之人結下了因果?

  唐柏道“當年在下重傷,被世俗之中一位漁夫所救,養傷其間,這位大師曾與人鬥法,其鬥法餘波,將這位漁夫的村莊抹去,連他夫人,亦死於此劫之下,在下曾有誓言,為其夫婦報仇,還請大師成全。”

  眾僧聞言,臉色一變,修士誓言,極易生出心魔,這便是不死不休之局。”

  子禪道了聲佛號,道“萬物皆有定數,一枯一榮,一生一死,皆在定數之中,那漁夫夫婦死於非命,此乃定數使然,施主誓言,太過隨意了。”

  唐柏聞言,哈哈大笑道“我曾聽人說過修劫,道天地有劫,行惡便是修劫,替天而行道;大師所言,倒是與那人說法有同曲異工之妙。”說完抽出身後寶劍,伸指一彈,隻聞劍吟聲響,唐柏道“在下重申一遍,我來,隻是完成誓言,了結因果。”

  眾僧人皆站起身來,無意間將唐柏團團圍住。

  子德站了出來,道“施主,此事因貧僧而起,當自貧僧而斷,請。”

  子禪叫了聲師兄。

  子德擺了擺手,暗中傳音道“無妨,此子我雖看不透修為,但看他年紀,境界應當不高,想來剛出師門,不知天高地厚,師弟無需擔心。”說完,亮出一對銅鈸便走出殿外。

  唐柏提劍出來,也不招呼,一劍揮出,歪歪斜斜,平淡無奇,似稚童舞劍,緩慢無比。

  跟隨兩人出殿的眾僧啼笑皆非,原本以為前來了結因果之人,定有絕世乾坤之功,不想如此兒戲。

  身處寶劍之下的子德卻知唐柏曆害,那平如直尺的寶劍一動,子德便發現自己身處的世界已變,變得空空蕩蕩,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幽幽冥冥,混沌一片;而後虛空生劍,由一生二,由二化四,眨眼之間,虛空已有萬千劍光,浩浩蕩蕩,如同一條看不頭的劍河朝自己洶湧而來。劍河之中,他發現每一把劍都不相同,各種各樣的劍蘊含著不同的劍意,夾雜著淩曆的劍氣,欲將自己攪碎。

  ‘幻’

  此劍招正是唐柏所悟的幻,封人五感,意境衍生世界,玄之又玄,無形無影,將子德籠罩其中。

  唐柏的劍法,雖未成道,但所有劍招,傳承皆是大成之道;此劍招法,卻是幻化出了大衍宗傳承石壁中的劍法。

  大衍宗的傳承石壁,蘊含的是祖師李四九的傳承之劍,其中夾雜著‘無中生有’的劍意,夾雜著唐柏在那古老戰場、所悟劍法中的殺戮之意,夾雜著唐柏對生命與毀滅的劍法感悟,夾雜著唐柏在白蓮所在之地、從那劍陣中學習的劍陣之道。

  這一劍,似幻非幻,似真非真。

  這一劍,已非法,已非術,雖不成道,卻基於道。

  道之所在,法之不存,術皆不在。

  子德的四周全是劍意,像密密麻麻的線,相互交錯,在空中切割。

  他不能移動,不能開口,甚至連思想都被這股數種強大的劍意壓迫。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年青的修士竟然這麽可怕,他哪怕麵對元嬰聖胎強者,也不會如此窩囊,毫無還手之力。

  ‘當!當!當!’

  木魚聲響,清脆祥和,卻引起虛空震蕩;四周空間泛起波紋,連帶著唐柏幻化的玄之世界也被震散。

  子德恢複了自由,他想也沒想,祭起銅鈸,於空中猛地變大,一道道金光自銅鈸中射出,如同漁網降下,包裹著唐柏;金光中,伴有經聲,經聲由小而大,直入唐柏天宮,欲度化唐柏的靈魂;與此同時,金光形成的網由大而小。

  金光可以縮小,但唐柏身形卻不能跟著縮小。

  於是,強大的壓迫之力自四麵八方包裹著唐柏,欲將他壓成肉餅。

  唐柏運行起了《巫體》,湧泉穴直通地力,與大地形成了一體;海底穴生出無窮力量,讓他的身體越發高大強大。

  與此同時,唐柏將七神龍淵劍一收,雙手結印,丹田的‘蓮子’上,火之經文散發出耀眼的紅光,他體內的真元如同滾滾岩漿,伴隨著《天火九變》的第三印變化而出,突破了金光的籠罩,於空中化成一隻巨大的金烏,渾身燃燒著橙色火焰,如同一團橙色的火雲,鋪天蓋地朝子德撲去。

  “住手!”

  一聲道喝,如平地響起驚雷,若是平常人,早被這一聲道喝震得神魂失守;但唐柏識誨已成世界,佛魔一體同護神魂,任那一聲道喝神通廣大,他神魂依舊清明;他早知此次因果難了,先前木魚之聲破去他的玄之世界,這一聲道喝又將他的手印破去,他便知道有高人插手此事。

  唐柏不受道喝聲影響,但子德不行,一聲道喝,震得子德神魂失守,呆若木雞。

  唐柏一瞧,隻覺機會難得,便兵行險招,意念一動,自他紫金戒子中飛出一道黑光,眨眼已到子德麵前。

  最先自回過神的子禪一瞧,心膽俱顫,大叫一聲‘不可’;但聞‘哧’的一聲,一條長長的黑色藤條已刺穿了子德的胸腔。

  此時子德也回過神來,但為時已晚,他感覺自己體內的血液、真元、甚至血肉,都不斷的往那詭異的藤條裏湧去,他感覺身體越來越虛弱,意識越來越模糊,慢慢的,他感覺自己已經沉淪在了無窮無盡的黑暗中,在最後的瞬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快要死了,死在這名不經傳的小子手中,死在一次無意惹下的因果中,他喃喃自語道“當年因,如今果,人劫終難逃。”說完,再無聲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