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太子稱帝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8      字數:4491
  太子三人衣袂飄飄,雲淡風輕地落於城牆之上,看著城下眾人,太子開口道“李氏氣運已盡,難承帝王洪福,強留帝位,隻會絕了後路;若本太子為帝,定會開院傳法,爾等習得術之道,可強體,可呼風喚雨,可延壽,可開智,可知’道’;若反對,本太子就此離去,還北涼於李氏,如何取舍,爾等自選。”

  眾人將士聞言,喜不自勝,什麽忠君愛國、斬奸除妖皆拋於腦後。

  軍前請戰的白袍大將雙目含煞,喝道“妖言禍眾,不得好死,眾將士,且隨我。。。”

  話未說完,身邊的親兵起身,抽出利刃,被亂刀砍死,好不淒慘。

  同心城的城主看著這一幕,又看了看已跪地諂媚的眾將士,知道大勢不可逆,喃喃自語道“利之所在,忠義何其輕也,利之所在,人不如狗也。”說完,取下腰間佩劍,自刎而亡。

  子山城與合飛城的城主微微歎息,他們榮華一世,終究被富貴磨去了骨子裏的自尊傲氣,兩人對視一眼,終是低下了頭,相繼跪地,臣服於太子。

  月末,京子城四方城門大開,平民往來,熙攘不絕;城中的血腥之氣,隨著‘仙’的傳說散開,消散得一幹二淨。

  沒有了殺戮,人的恐懼之心隨之消失,有的僅是對‘仙’的好奇與自由的歡喜。

  皇宮,從飛龍殿延伸到東街的親王府,宮殿城牆盡數扒去,無數閣樓化成了平地,離此最近的平民百姓遷去了城北,此地修成了一個巨大的廣場。

  廣場齊列軍隊,軍紀嚴謹,個個站的筆直;他們身著鎧甲,手執鋼槍,明晃晃,亮鏜鏜,威嚴肅穆,好不威風。

  廣場中央,用九色土築起一座圓形的巨大祭壇,上窄下寬,呈圓椎體,周長百丈,高八十一丈,遠遠望去,似散發彩光的高塔。

  祭壇之上,四極之東,擺放著一條白色的狗。

  這狗極其獨特,全身長著雪白的毛,高有九丈,雙眼火紅,有燈籠大小;狗頭之上長著一根長長的獨角,圈圈螺旋而下,紋路極深,層層疊疊,彼此有電光微散。

  狗前還有擺著稻米,黃澄澄地堆積如山。

  祭壇之南,擺有豬、牛、羊三牲。

  三牲皆不是家獸,豬有王氣,牛生霸氣,羊有財氣。

  三牲皆有妖氣波動,氣息強大無比,讓人心恐懼。

  顯然三性已經成妖。

  三牲之前又擺放著符紙、龍燭、香火。

  祭壇之西,卻擺放著香草。

  香草又名仙草,生長於瑤山之巔,其氣味濃而不散,聞之讓人身心升華,有飄飄入仙之感。

  香草旁邊有一個青銅幾,上麵擺放著青、黃、藍、綠、紫、白、紅七色美玉,散發強大的威壓。

  在青銅案幾的邊上還有一個三足鼎,鼎裏麵裝有黃米,拇指那般大,一粒粒的,如黃金一般。

  祭壇之北,擺放著一隻公羊。

  這公羊長著一張人臉,其須呈七彩之色,張嘴’咩,咩,咩’的叫喚,讓人心生吉祥之感。

  公羊旁邊還有九十九壇美酒,酒香四溢,聞之身心皆醉。

  而在祭壇之上,懸浮著一塊白玉石台,其形如同石磨,但通透潔白,無一絲雜質。

  石台又上,正擺放著天璽,散發著淡淡的彩光,向四方輻射,如同一個七彩向光罩,籠罩著整個祭壇。

  李龍淵就站在祭壇邊,他身著龍袍,戴帝冠,正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的祭壇。

  而在李龍淵身後,北涼國眾多臣屬與無數百姓,皆一臉複雜的看著立於壇前的他。

  隨後不久,太子從皇宮中走出,卻不見木道人與小敏,跟在他身後的是一個陌生的老太監;這老太監身材瘦小,雞皮鶴發,雙眼混沌,如行將就木之人,給人一種至寒的陰冷感。

  沒人知道這老太監從哪來的?叫什麽名字?

  他就突然出現在太子的身邊,卻一點也不讓人感突兀,仿佛他的存在,本來就是跟隨太子的,他的存在,本來就來太子的仆人。

  “李龍淵!”

  老太監看了李龍淵一眼,突然叫道。

  他的聲音十分尖銳刺耳,如同兩片金屬摩擦,傳入耳中,極為難受,仿佛心跳在跟著他的聲音在跳動。

  李龍淵依舊平靜,他朝老太監點了點頭。

  老太監道“上祭壇吧,此次祭天,由老夫主持。”

  李龍淵看向太子。

  太子也點了點頭,隨後腳下生雲,托著三人飛起,往祭壇之上飛去。

  果然是‘仙人’。

  一時間,百官震動,士兵與百姓無不竊竊私語,有無數百姓已跪向祭壇磕拜。

  曆史傳承,仙,無上尊貴,百姓的盲目膜拜,是傳承的強大,是人性的卑微。

  祭壇之上,老太監抬頭望天,右手撚指,緩步圍繞著祭壇走了一圈,而後麵向李龍淵,尖聲叫道“褪龍袍,摘帝冠。”

  李龍淵平靜至極,緩緩脫去龍袍,又小心摘下帝冠。

  老太監又道“呈上天,禪帝位。”

  李龍淵俯身而下,跪於祭壇之前,高聲道“蒼天在上,太平皇李龍淵,呈祖宗之福澤,得帝皇之位,享四十七載至尊,無為天下,至國運不昌,民生不安,自感罪深,難承帝位,故禪位於道德之士,其名太子,望其庇護國土,守護國人,故請告上蒼,禪帝皇位。”

  他話聲一落,天地間突地響起轟鳴,京子城上空,瞬間紫光衝天,直入雲海,攪得四方雲動,風生水起。

  太子雙手後扣,觀紫光而轉首四方,他的眼中有江河變化,城池更替,眾生百態;而後,他抬頭望天,久久不語。

  約摸半柱香的時間,太子方收回目光,深吸了口氣,轉而整理妝容。

  他身上的黃衫浮現出了金龍繡刺,騰祥雲,駕吉霧,栩栩如生。

  而後,他隨手一招,京子城的紫光呼嘯而來,聚於其頭頂,形成一鼎華麗尊貴的帝冠,散發紫色的光芒。

  他麵向白玉石台,揖首而拜,道“天國太子,欲開朝成帝,祭拜上天,聯太子,立朝大乾,請天命,牧萬民。”

  他話一落,玉石台上的天璽平浮而起,在半空之中,彩光大放,自京子城開始,往四麵八方散開,眨眼間,便將西涼國國土籠罩其中。

  整個西涼國都開始變化,仿佛從一個空間轉換到了另一個空間,天地之間似乎多無數靈氣,西涼國人都感覺身心一輕,如同身上卸下重擔,似心靈中注入了清泉;耄耋老人的身體煥發了生機,久病於床的病人恢複了健康,呀呀學語的幼兒,開啟了心智。。。

  與此同時,老太監道“李龍淵,你可下去了,太子還需祭天、祭地、祭人之恩。”

  說完,他隨手一揮,一陣風卷起李龍淵,將其送下了祭壇。

  而後,天璽散發問彩光越來越熾盛,整個祭壇如同一個巨大的彩色的太陽。

  祭壇之下,眾人根本看不清祭壇上發生了什麽?隻聞一個尖銳的聲音自彩光中傳出,尖叫道“首祭天恩,奉天承位,牧民以職,拜,再拜,三拜,禮畢。”

  沒多久,高空之上,響起了一陣轟鳴,籠罩祭壇的雲彩化成七彩長虹,看不見頭,見不到尾。

  而後一道道潔白的光,從無邊無際的天空落下,落入祭壇之上。

  沒過多久,眾百姓軍官又聞那尖銳的聲音道“再祭地恩,萬物之母,澤被蒼生,一拜,再拜,三拜,禮畢。”

  一時間,大地震動,一聲聲龍吟從四麵八方傳來,一道道黃光自地底衝出,射向祭壇。

  接著那老太監又道“後祭先人,傳承血脈,享血食之祭,呈四方牲畜,一拜,再拜,三拜,禮畢。”

  血光自祭壇射出,射向冥冥虛空,似穿越無窮時間,消散一空。

  不知過了多久,時間仿佛靜止了下來,直至天璽散發出來的彩光消散,落出了祭壇上的情形,眾軍官百姓才恍然從夢中驚醒;再瞧祭壇之上,隻見太子頭戴紫光平天冠,身著杏黃金龍袍,左手托天璽,右手執著一卷金光閃閃的神冊,閉著雙目,威嚴無比。

  天璽之上的圖案,經開國之後,清晰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天璽已承受了一國的氣運,氣運轉化成力量,湧入了太子的身體中,化成彩光,在太子體內遊走。

  而他右手的神冊之上,雲卷雲舒,山巒起伏,地風水火,金木水土,諸多混合,有混沌彌漫。

  若摸一柱香的時間,太子睜開眼來,其雙眼散發出淡淡的彩光。

  他朝祭壇下俯瞰望去,隻見人頭攢動,背仰頭而望自己;人群中,不知誰突然叫道“天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眾百姓與官兵反應過來,相繼有人跪拜商呼道“天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其聲震天,浩浩蕩蕩,如波瀾起伏,久久不息。

  太子臉色平靜,右手一揮,手中神冊飛起,浮於半空,然後越變越大,越變越長,如同一條天河,橫掛於京子城上空。

  而後大子開口道“此冊承天地之氣而生,納國運其內,以後需眾生共祭,自此,西涼國改國號大乾,有功者,神冊留其名,不受天罰,無有地難,立神相,享國運,壽元無盡。有大過者,此冊收其魂,銷其魂,不入輪回,永受神冊奴役;此冊為眾生祭,功過自由眾生賞罰,袖此冊故封為‘眾生冊’。

  太子的聲音不大,卻傳遍四麵八方,‘大乾’諸城眾生,無視空間,皆耳能所聞,眼能所見,如同祭天的情形就在眼前。

  如此神跡,無人敢言,有百姓官員,已焚香跪拜。

  祭壇下方,朝臣百姓精神大震,無不激動。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天地九響,似鼓聲,又似鍾鳴。

  而後,又天降甘雨,細細綿綿,落入地上,須臾便化成氣霧,上下升騰,讓京子城仿若成了神仙之地。

  接著,祭壇上傳來老太監尖銳的聲音

  “封天!禪地!”

  聲音落下,橫在京子城上空的‘眾生冊’越變越大,將整個天空封印其中;其後祭壇緩緩降下,沉入大地,最後消失在大地之中,與廣場混成了一體。

  “願乾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願乾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願乾帝萬壽無疆,仙福永享。”

  。。。。。

  眾官員百姓跪倒,叫喊之聲排山倒海,至此,萬眾歸心。

  如此情形,太子卻抬頭往西望去,皺起了眉頭,而後突然開lz道“秦樹人何在?本帝封你為西方候,掌大乾西軍,不服者斬。”

  太子話聲一落,虛空突然輕微波動,現出一個身黃金戰甲的將軍,腰掛寶劍,半跪於地,散發強大的戰意與殺氣。

  此人正是太子口中的秦樹人。

  沒有人知道他的過去,又是太子什麽人?

  太子道“去吧!”而後又看向廣場眾人道“都起身吧,開國之慶,同享七日,大赦天下。”說完,與老太監已消失於廣場。

  從西疆通往京子城的陽虎山上,有數十萬大軍正浩浩蕩蕩的朝京子城進發,而隨軍的馬車中,李龍飛與季平子正在車中議事。

  天地變化,兩人都感覺到了,甚至軍中也有騷亂,因為許多士兵的暗疾病痛突然之間好了,有學武之人,竟莫名的突破了境界。

  沒多久,兩人腦中又現出太子祭天畫麵,又聞太子稱帝,改國號大乾。

  此情此景,既詭異,又神奇。

  兩人麵麵相覷,沉默不語,對斬妖除奸之事,已無半點信心。

  若摸半刻鍾後,陽虎山半空突然多出一位將軍,全身被金甲包裹,散發金光,如同天神一般。

  那將軍朗朗開口道“奉乾帝天旨,封秦樹人西方候,掌大乾西軍,不服者斬。”

  季平子與李龍飛自車中出來,抬頭看向半空的金甲神人,季平子轉過頭來,道“王爺!”

  李龍飛道“沒有一點希望嗎?”

  季平子搖頭。

  “也許,這是西涼國的命運,是李家的命運。”

  李龍飛說完,閉上了眼睛,眼角已被淚水打濕。

  季平子歎了口氣,拜了下去,高聲道“征西大將季平子,拜見西方候。”

  眾將士見主將如此,皆相繼拜了下去。

  秦樹人看向李龍飛,道“你為何不拜?”

  李龍飛睜開眼來,毫無懼色地道“此乃李氏天下,本王李氏後人,為何拜你。”

  秦樹人不語,靜靜的看著李龍飛,約幾個呼吸後,又歎了口氣,隨手一揮,隻見一道血光迸起,李龍飛已身首異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