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伏雙龍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8      字數:3592
  太子氣質一變,宛如指點江山的讀書人變成了縱橫天下的霸主,他強大的氣勢暴發,竟將木道人與小敏震飛。

  此時的他高傲,張揚、霸道,麵無表情,雙眼如星辰,精光閃爍,眼眸如秋水,明亮深邃。

  他衣袖一揮,天璽從木道人手飛起,落入他的手中;他手持天璽,左腳一踩,地底轟隆隆的一陣巨響,而後地底傳出一聲沉悶的龍吟之聲。

  他微微冷笑一聲,雙腳不七不八,卻蘊含著繁奧的大道軌道,直往遠處延伸。

  又是一陣轟隆隆的巨響,杏石灘不斷震動,土石不斷隆起,襯托著他,逐漸升高變大。

  沙礫變成岩石,草木形成山林,水滴化成湖泊,平地隆起高山,原本平凡無奇的杏石灘,此時卻如一條巨大的黃龍從地底鑽出,駝著太子直衝雲海,龍吟九霄。

  一時之間,天地變色,風起雲湧。

  地龍衝天,聚真龍之氣,四麵八方,天地靈氣紛擁而來,在半空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靈氣漩渦,濃鬱至極的生機籠罩著太子腳下剛剛形成的大山。

  大山仿佛有了靈魂,仿佛在不斷呼吸,呼吸天地之間的生靈之氣,然後越變越強大。

  山體內的龍吟聲越來越大,激昂中充滿了興奮,整個山體在抖動,似巨龍在掙脫大地的束縛,欲翱翔九天之上。

  山體無限拔高,草木山林瘋狂生長,奇花異樹,不分時節,憑空湧現,眨眼之間,太子腳下形成了一座巍峨雄壯的大山,一條巨大的黃龍虛影,匍匐於太子麵前。

  太子麵無表情,喃喃說道“世無定數,大道無常,此時不是你出世之時,今日點醒於你,是讓你明白,龍潛於淵,待風起雲湧之時,方有升騰九天之力。”

  而後手執天璽,道了聲‘定’,天璽中射出一縷彩光,沒入山中;那還在升高變大的山勢頓止;然後他雙腳踩著奇異步伐,在高山之巔來回走動,每走一步,龍吟聲偏弱一分,那黃龍虛影便縮小一分,山勢也收斂一分。

  原本奇岩峭壁的山巒,在他腳下變得極為普通,原本蔥蔥鬱鬱的山林,草木將近枯死,近乎荒涼,遠遠瞧去,看不出絲毫龍脈之氣。

  太子滿意地點了點頭,隨手往山中一抓,一道彩光夾雜著縷縷黃氣從山中直衝而出,沒入他手中的天璽之中,而向那條黃龍虛影爆散,化成濁黃之氣,亦沒入了天璽之中。

  太子立於峰頂,俯首下望,發現原本寬廣的杏子河,自山底蜿蜒而過,如同小溪一般,微不可察。

  這本是極為平常之事,但他極喜杏子河,偏隨手點了一點,道了聲‘開’。

  大地被無形之力撕開,杏子河不斷變寬,從晶河中湧來的河水滔滔不絕,洶湧澎湃,似有巨大的怪獸在水中興風作浪。

  山水一變,原本普通的山峰多了一絲靈氣,他搖了搖頭,喃喃自語道“也罷,也罷,終有一絲破綻。”說完,不作他想,而是縱觀四方。

  杏子村依舊,周圍的村落依舊,京子城依舊,如此大的動靜,所有人無絲毫所覺。

  太子皺了皺眉頭,而後衣袖一揮,憑空湧起一陣大風,自杏子村吹過,不斷蔓延,風過之後,所有人昏昏睡去,在他們的記憶中,原本的杏子灘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名為‘拙峰’的大山。

  形藏於象,智藏於愚,巧藏於拙。

  山無地勢,龍威不顯,故名為‘拙’。

  太子自峰頂踏步而下,道“去晶河瞧瞧。”

  木道人欲言又止,終未開口,三人自拙峰消失,再現身已在晶河之上。

  晶河分布極廣,化龍之處乃是日照山,而後向東延伸,以源水為靈地,流經大澤,合流而出。

  此河之中,隱有水龍之象。

  河中龍氣延伸至維龍山、空桑山、泰戲山、陸山、沂山、座燕山、經雙子城、托斯城、夢經曲院、突陽等三十二城,於京子城金珠之地與杏子灘隱龍之勢遙遙相對,形成雙龍奪珠的風水寶地。

  三人於空中俯首望去,隻見晶河巨浪滔滔,橫無際涯;煙波飄渺,氣象萬千;水麵沙歐展翅,水鳥翔集;風帆競起,舟船往來,進也逍遙,逆也逍遙,正所謂‘騰雲觀景天地間,江水茫茫不複還。’

  看著浩浩蕩蕩的晶河,無常形,無常勢,聚龍氣,成騰龍奪珠之勢;太子道“一個凡俗之人能從此地風水山勢看出龍氣,李龍淵的那個老祖宗倒是有幾分本事。”

  三人於虛空信步閑遊,微步之間,空間不斷變化,四周景色不定,山水羅列如夢,城池重疊似幻,須臾片刻,三人遠離京子城,已至數千裏之外的日照山。

  巍峨日照山,直入雲間,寬廣無邊,有濃霧籠罩,多怪石而少林木,空氣中火元素極濃,熾熱難忍;更有一種古怪的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比烏鴉要大,長著紅色的腦袋、赤色的爪子,見到三人,更是吐出長長火焰,如同一條條火龍飛舞,熾熱的高溫可融金化鐵。

  太子喃喃道“難怪此地能生龍氣,山巒間竟有神靈之氣,可引大日之火,聚至陽之氣,隻可惜年深日久,神靈之氣已消,不成氣候。”

  木道人低聲道“神靈!”

  太子不語,似乎‘神靈’兩字,以太子的身份亦不敢多言。

  再觀晶河化龍之處,乃陰河所出,半山間有瀑布傾瀉,轟轟隆隆,濃濃水霧,四散而開,與日照山的火元素陰陽對稱,陽中生陰,中和生氣,氣壯生勢,勢成風水,確是個好地方。

  太子伸手往山腰瀑布抓去,那瀑布中傳出一聲巨大的‘龍吟’,穿金裂石,震得山中濃霧翻湧,風雲變幻,日月昏沉。

  與此同時,天空突然烏雲蓋頂,閃電伴著雷鳴,遮擋了半邊天空,聲勢浩大,宛如天罰將降;而後,又有狂風呼嘯,大雨傾盆,似天河之水傾瀉而下,落於日照山上,‘呲,呲,呲’的聲音不絕於耳,似無數毒蛇吐信,讓人心生恐懼。

  而在籠罩日照山的煙霧中,時有金光閃現,似龍似蟒,巨大無比,攪得日照山大地龜裂,轟隆隆,山中巨石如流星滾落。

  太子冷笑一聲,手掌越變越大,改抓為拍,半山瀑布瞬間炸開,河水化成一條千丈水龍,自太子掌心飛出,夾雜狂風暴雨,亂石穿空,朝三人卷來。

  小敏道了聲‘公子小心’,身形一動,便站在太子身前,正欲動手;木道人道“小敏讓開,我來。”說完,手捏引雷法印,道了聲‘聚’,半空雲海電光熾白,無窮閃電聚集木道人的掌心,化成一道巨大無比的熾白大刀,通天徹地,勢不可阻,直朝水龍斬去。

  ‘轟!轟!轟!’

  刀光與水龍碰撞,無窮力量將日照山的上空打碎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黑洞,四周的空間仿佛變成了一塊碎裂的鏡子,虛空亂流夾雜其中。

  一時之間,氣流亂射,如同無數鋒利無比的刀光,縱橫切割。

  此時雨水未停,反而越下越大,隨後,一聲巨大的龍吟悲聲響聲,一道淡淡的金光夾雜在雨水中,落入晶河,化成滔滔河水,一閃而沒。

  木道人還要出手,太子笑了笑,搖了搖頭,他揮了揮手,然後隨手朝晶河指去,一股極致的寒意自他的指尖激射而出,朝四方擴散,以木道人的道行,竟有些抵擋不了這股徹骨的寒意,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而後,寬廣無邊的晶河,那奔湧不息的河水結成了一層厚厚的寒冰,寒冰中包裹著一條巨大的五爪金龍,龍目含怒,緊盯三人。

  太子微微冷笑,喃喃道“一條小’蚯蚓’,也想逃離本太子之手,不知天高地厚。”

  隨後,他抓出天璽,一印蓋下,璽印中射出彩光,沒入了金龍體內。

  金龍一陣悲吟,身體越變越小,須臾便被吸入天璽中,將靈魂烙印天璽中後,伴著一聲龍吟,金龍又從天璽飛出,落入晶河,不甘的看了太子三人,而後鑽入晶河之中,消失不見。

  已伏雙龍,三人自晶河回到了京子城,此時京子城正有兵馬圍城,一場戰爭,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這些攻城之人,卻是李龍飛前往邊疆請季子飛回朝定鼎乾坤時,說動同心城、子山城、合飛城三城兵馬,共十萬餘人,以同心城城主為帥,打著‘誅奸除妖’的名聲。

  三城兵馬,一路遊說攻戰,出其順利,不消半月,十萬兵馬不減反增,已到了京子外。

  此時戰事稍歇,便有一白袍大將,騎鐵甲戰馬,手執金精長戟,大聲喝道“曆代先皇,上敬蒼天,下敬百姓,開疆擴土,讓民生富饒安居;此刻太平皇被妖人所控,殺皇子,誅皇戚,逼太師撞死於祖陵,倒行逆施,欲將李家江山拱手讓人,太祖先皇若在,可應承否?爾等不思報效國家,懼生死而不分大義,將我等擋於城外,心中可安?爾等又有何麵目麵對天下,麵對百姓,如此行為,不怕天譴?今日誰再敢若阻擋我等,便是北涼罪人,天地人神誅之。”

  一番言語,氣蕩三軍,讓守城的兵士出了一絲的騷動。

  誠然,士兵聽調令行事,但是軍中或多或少有不同的傳聞,皇帝乃至尊之位,如果不是被妖人所控,又怎麽會禪讓於人?現在,拚了性命,抵擋大軍,是對是錯?

  守城大將蘇賢之心知不妙,眼見軍心欲亂,正要下令射箭,以戰定軍心,卻看到遠處空中飛來三人,心中震撼不已,忙跪倒在地,大叫道“拜見仙人。”

  士兵抬頭瞧去,果有‘仙人’,慌亂的跪了下去,亂七八糟的叫著‘仙長’、’神靈’、‘長命百歲’、‘仙福永享’。。。

  城下的士兵,亦是如此,凡俗之人,何從見過飛天遁地的本事!此時哪有膽氣攻城,與傳說中的‘仙人’動手。

  眾將士心生恐懼,顫抖的跪了下來。

  帝者,人間至尊,淩駕於至尊之上的,隻有仙。

  仙,一直都是傳說。

  此刻,而三個仙人就活生生出現在他們眼前,怎叫他們不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