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京子城之變
作者:害死個仁      更新:2020-10-16 22:58      字數:3261
  太平年七月初十,北涼國君王下旨九月初三祭祖,欲禪讓帝位。

  消息一出,北涼國亂。

  太師率領百官跪於太祖陵園,勸太平皇收回禪位帝令;三勸遭拒後,太師憤而起身,怒呼昏君無能,無故丟棄祖宗江山,令太祖太宗蒙羞,一怒之下,撞死於祖陵石碑,以死明誌。

  而後,皇長子李青世與三皇子李青雲同謀,命京子城守將戚少千率領守城軍攻打皇宮,打出旗號,曰“先皇日崩,其軀被妖人所占,殺忠臣,害良臣,禍亂皇宮,以血為酒,以人為食,望有誌之士,保國降妖,共享太平。”

  兩皇子各領一軍,自京南門殺入,一路有主入,後與禁衛大軍死戰而敗,被斬於皇城中門。

  此事激怒太平皇李龍淵,他推倒了伏龍台,含怒斬殺宮女太監數十人,然後又下旨斬殺皇長子與三皇子府中眾人。

  數百上千人頭,堆起京觀,以儆效尤。

  而後又將兩皇子生母囚於死牢,賜紅綾毒酒;著京衛、禁衛、千龍衛、伏虎衛、四衛兵馬接掌京子城,關閉城門,嚴令任何人不準進出;又將兵符攝於刑無命、張子陵兩人,命其暗查眾多宗親與文武百官,欲有行兵做亂者、出言反對禪位者、言語辱罵不敬者,無需領旨,可就地斬殺。

  一時之間,京子城血流成河,亂葬崗屍體堆積如山。

  太平年七月二十三,天氣陰沉,京子城的空氣中迷漫著濃濃的血腥味,往日繁華,一朝盡毀,酒樓店鋪,緊關門麵,百姓平民,不見影蹤,街道之上,兵馬馳奔;氣氛壓抑,似大雨欲來。

  而後有季家,孟家,南宮家,晏家四大家族共同聯手,夥同皇室宗親突然暴亂;和親王命家將於京子城四處放火殺人,引起百姓恐慌騷亂,衝擊城門,而眾多宗親與四大家族率領家將奴仆二千餘人,攻打城北,血戰三天,死傷無數,最後和親王身中數箭而亡,四大家族見事不可為,便將殘餘族人轉入早準備媽的地室躲避追殺,恭親王李龍飛被數十家奴拚命掩護,卻是逃出城去,往西涼國邊陲請大將軍季平子發兵回援,誅妖邪而平天下。

  而後數日,京子城倒是平靜,但四衛兵馬如同瘋了一般,四處追查四大家族之人,隻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是數十人頭落地,隻要言語不敬,便被抓入死牢,嚴刑拷打。

  整個京子城都被血染紅了,如同一座血淋淋屠宰場。

  誰也不知李龍淵怎麽想的?

  此時的李龍淵,平靜至極,他站在禦花園的錦魚池旁,手裏抓著魚餌,不斷的撒向池中,引得池中錦鋰爭搶,水花亂濺,看群魚擾亂一池清水。

  而他的身後,則站著一個身著黃衫的少年。

  少年的身子有些消廋單薄,臉色雖然蒼白,但麵目俊美,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特別引人。

  此人正是李龍淵的第七子李青平。

  李青平很沉默,很安靜,他知道這個時間,沉默與安靜才會安全。

  “青平,你不反對寡人禪讓皇位嗎?”

  李龍淵突然問道。

  李青平搖了搖頭,平靜地道“不反對。”

  李龍淵神色未變,,淡淡問道“為何?”

  李青平想了想,道“父皇這樣做自然有自己的理由。”說完,走了兩步,竟站到了李龍淵的身旁。

  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舉動。

  李龍淵略有意外,偏頭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然後笑了,將手中魚餌遞給李青平,道“你來喂吧!”

  李青平接過魚餌,然後全撒入了池中,引得錦鋰瘋狂了似的,躍出池麵。

  看著一方水池,看著一池錦鯉,突然之間,他似乎悟了。

  相對於京子城的亂戰,城外卻未被波及,離京子城數裏之地有一處山村,名為杏花村。

  杏花村有數十戶十家,依山而建,因晶河分流,有小河繞村而過,村民引河水沉塘,又製酒窖,釀出了遠近聞名的杏花酒。

  此時村尾杏子灘的大石上,坐著兩人,正在喝酒垂釣。

  兩人不是別個,正是太子與木道人。

  兩人都很安靜,靜靜的盯著飄浮於河麵的浮標。

  不一會兒,浮標輕顫,而後又歸於平靜;幾息之後,浮標被一股大力拉入水中,魚上勾了。

  太子提杆,輕輕一甩,巴掌大的紅鯉魚被拉出水麵,落入灘前。

  “你可知我為何喜好垂釣?”

  木道人道“樂乎於心!”

  太子點頭,道“心之樂乎而敢於勇、生於智、行於勤,故誌不移。”

  木道人點頭道“一個人喜好,自然會為之奮鬥。”

  他想了想,又道“公子的意思,李龍淵不想禪讓帝位?”

  太子道“一個人高高在上久了,是不會再低頭向人臣服的。”

  木道人道“太子為何不直接將北涼國拿下,何需如此委屈?”

  太子一邊將魚從魚勾之上取下,又將紅鯉放回河中,一邊開口問道“何為天?何為道?”

  他不待木道人開口,又喃喃自語道“萬物為天;物競天擇為道。

  故天有道為和,和而生德,德而生運。

  天無道為煞,煞而生劫,劫而生氣。

  人失天和,德必失於道,無道,煞必生,運失於氣,墜劫而死於劫。”

  太子說完,又將魚線拋入水中,不再言語。

  木道人似懂非懂,太子終究是太子,而非天帝,讀了些書,喜歡講道理,雖然仁愛,卻缺少天帝威震天下的雄姿。

  此時,小敏從河頭走來,手裏捧著一個托盤,用紅綾蓋著,走到太子麵前半跪,舉著托盤叫道“公子!”

  太子回過頭來,隨手將紅綾掀開,隻見托盤上放著一枚九彩寶玉印璽,巴掌大小,下方上圓,圓中閃爍微弱的彩光,彩光時而化龍,張牙舞爪;時而成鳳,展翅祥鳴;時而成虎,騰雲駕霧;時而龜蛇,浮沉不定;時而成鳥,翱翔無邊天際;時而成獸,奔走山川河流;時而幻化成人,展現人間百態。。。

  彩光閃爍,萬物在圓中輪回,世界在圓中變化。

  圓下四方,通體牙白,四方各有圖案,有大地之遼闊、海洋之寬廣、山巒之雄壯、河流之洶湧、有泥澤、草源、冰川、城池。。。

  圖案並無定形,循環不盡,緩慢變化,滄海桑田,濃縮於四方寶玉之中。

  隻是圖案線條極淡,眾多地方時隱時現,不明白是何方地圖?但給人感覺卻是浩瀚無邊。

  天地萬物,濃縮在這枚小小的九彩寶玉印璽中;正如印璽之下刻的八個古字一般“承天之寶,牧民之璽。”

  “天璽”

  木道人驚叫道,整個人激動的站了起來,手足無措。

  相傳武王伐帝時,祭師反水,出其不意擊傷天帝;而後國師出家,群臣無首,帝都天庭被破,天帝敗,天國亡,承天至尊之寶‘天璽’落入武王手中。而後武王手持天璽,散盡天國氣運,分封天,地,冥三大天界,天管道,地管人,冥間管陰魂,武王自稱天帝,坐鎮天庭淩宵;法王封地皇,統四極,禦八方;鬼王掌控地獄,封冥王,分善惡,守輪回。

  願來這些都是假的,天璽還在太子手中,氣運還在,天國未亡。

  太子微笑的看了木道人一眼,隨手就將手中天璽朝木道人扔去。

  木道人驚慌失措的尖叫了聲‘不可!’,見天璽已到眼前,隻好無奈的抓在手中,看也不敢看一眼,慌亂的跪下,將天璽高高舉起,嘴裏道“臣萬死,請太子降罪。”

  太子道“何罪?”

  木道人道“不敬天帝之罪。”

  太子道“天帝已死!”

  木道人抬起頭來,張了張嘴,而後鼓起勇氣道“太子不可如此,天帝乃太子之父,理當尊敬天帝;天璽乃天國象征,天之所授,當神聖以待,不可輕棄。”說完跪走兩步,將天璽遞於太子。

  太子道“天璽已在你手,你也可以成為天帝。”

  木道人渾身發抖,抬起頭來,道“太子如此,道人隻有消魂散魄贖罪。”說完,就欲散去道行,以心火焚燒神魂。

  太子搖了搖頭,輕輕在其眉心一點,木道人就感覺天宮神魂被定,心火如被一盆冷水澆下,而後聽到太子淡淡的說道“承天之寶,牧民之璽;天權未授,牧民必生因果,而墜於劫中;若強行奪取西涼,此因之下,他日必生後果;李龍淵禪位,因果於他,僅此一人,不足為患,懂嗎?”

  說完之後,太子又看向木道人,道“天國之亡,錯不在武王,亦不怪祭師,也不必怨恨國師,而是天生意識,演化大衍,其一為定,其四九變化;定數冥冥無影,杳無蹤跡;四九化道,變化無常。天失和而生道,故有‘人定勝天’之說,天國豈能久存。你再看這小小的困龍之地,帝皇之數如這河中的遊魚,數不勝數,何人不可做帝?何人不可成皇?”

  說完,他站了起來,抬頭看天,他的目光似穿過了無窮的虛空,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他的聲音變得極冷,道“故,本太子成帝,必得天所授,牧天下萬靈,為天帝,再爭天下,你可願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