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該想的人去想 第118章:部族結盟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0-16 20:12      字數:6215
  寶玉本人的修為雖有限,但太昊封印的法力可不止八境手段,這法力是幫助坐在白玉祭壇中央的人,與這片遺跡中的事物感應互通。朱明在樹得丘上的祭壇也是其一部分,所以寶玉可以與他在元神中交流。

  朱明在樹得丘上,也可以控製這座祭壇,運轉太昊天帝留下的法力妙用。這雖不是他自己的神通,但以他如今的狀態,就算是簡單的觸發運轉也非常吃力,隻能有片刻功夫。不料寶玉需要的時間比他預想的要短得多,伸手便成功。

  第一與第二個步驟成功之後,理論上還有第三個步驟,便是這片遺跡的秘傳。如今這第三個步驟倒是沒有必要了,因為太昊留下的菁華訣尚有傳人,朱明便可以教給寶玉。直接得到法訣秘傳,可比自己去領悟太昊當年如何創出這門法訣的過程,要容易太多了!

  但朱明此刻卻沒有去驚擾寶玉,就讓他自己去感悟那妙不可言的狀態吧,自己能有所體會更好,將來得傳菁華訣入門修煉也更為容易。而寶玉一直在祭壇上定坐,所謂融入形神,並不是像普通人直觀的想象,有一件神器在身體裏麵藏著,這是一種想象不出來的狀態,甚至是事物存在的另一種形式。

  寶玉在定坐中體會著形神中這件神器,感應著它的妙用,就像在內視自己的身心。別忘了他已服用過那麽多琅玕果,別忘了初境的根基,別忘這根琅玕枝就是他“親手”煉成的神器。也許修為有高低之別。但是每一層境界的玄妙並無高下之分,寶玉現在體會的是初境,如嬰兒一般的新奇地感受著自身。

  不知過了多久,他長出一口氣又睜開了眼睛。山神已經等了半天,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寶玉。剛才你體悟到了什麽?”

  寶玉答道:“琅玕枝已是一件神器,我在體悟這件神妙用靈性——琅玕樹為何是不死神藥,它又為何能結出琅玕果?這是在采煉天地間的生機,凝結成菁華氣的過程。”

  朱明追問道:“那麽這件神器,對你又有什麽用處?”

  寶玉答道:“最大的用處,應該是輔助修煉。形神中有這樣一件神器。修煉的同時伴隨禦器之法,亦可凝煉天地間的生機氣息。”

  朱明的聲音竟微微有點發顫:“假如沒有這件神器在形神之中,你還能做嗎?”

  寶玉想了想:“我方才感應了半天,就是在體悟您現在問的問題。我還需要在修煉中禦器體會,先借助琅玕枝的妙用做到這一點,等掌握純熟之後。它也可以成為一種修煉生機的法決。修煉這種法決,人本身就像是一株琅玕樹,而修煉之功,就相當於琅玕果的靈效。”

  朱明長歎一聲道:“孩子,你說的就是太昊天帝傳於後世的菁華訣!我修煉菁華訣大成,也曾傳授給你的山爺和水婆婆。……太昊天帝當年就是在這裏創出了菁華訣,至於他是怎樣悟道的。世人並不清楚,看來你已經找到了答案,它便是這片太昊遺跡最重要的秘密。”

  寶玉:“原來如此!那麽太昊天帝當年,也做過與我今天一樣的事情嘍?”

  朱明:“是的,我雖沒有見到那一幕,但看見今天的你,也算是親眼見證了。隻不過當年的太昊,修為可比你現在高多了,至少已突破化境求證長生。這白玉祭台中方才運轉的玄奇法力,便是他留下的。”

  朱明原先的打算。是讓寶玉折下一截琅玕枝,並借助太昊天帝留下的祭壇與法陣妙用,將之煉成神器。但不論成不成功,他接下來都要傳授寶玉菁華訣,在其離開蠻荒之前。一定要修煉入門。

  朱明從未傳授過寶玉任何秘法,隻是向寶玉解說修煉的層層境界是怎麽回事,但是有一門秘訣他是絕對要傳授的,就是菁華訣。但是等到今天,當朱明可以傳授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寶玉已無須他再傳授菁華訣。

  寶玉經常在這片遺跡中修煉,而這片遺跡的秘密就如傳說中那般,蘊含了太昊創出菁華訣的玄妙。假如用最簡練的語言形容之,便是寶玉方才所說的那番話。

  寶玉已悟其道,伴隨著他的修為境界越來越高,其體悟也越來越精深,等到他突破六境、菁華訣修煉大成的那一天,便能將這套完整的法訣以心印傳於後人。

  這也意味著寶玉修煉的菁華訣,並非是朱明所傳。但假如不是朱明的幫助與指引,寶玉也不可能有此種成就。那麽寶玉的菁華訣又是何人傳授的呢?好像應該是當年的太昊天帝,但仔細一想,情況又並非如此,他隻是有了與太昊當年同樣的感悟。

  太昊之前,世間並無菁華訣秘法傳承,但天地間的“菁華訣”卻一直是存在的,隻看人們能否感悟與總結、並將之修煉成功。恐怕連太昊天帝也想不到,一個剛剛突破到四境的孩子今日也領悟了菁華訣,借他留下的遺跡以及另一位世間頂尖高人朱明之助。

  朱明再開口時,聲音顯得有幾分虛弱:“孩子,你做得很好。將來在修煉中就這麽繼續體悟,借助形神中的琅玕枝修煉菁華訣,待到大成之後,它便是一門完整的傳承。……你先帶著小天回去吧,石頭蛋就留在蓮池中,我今天有點累了。”

  朱明是真的累了,觸發與運轉那祭壇中留下的神奇法力,讓他感到非常虛弱與疲憊。朱明一直準備著傳授寶玉菁華訣,讓這孩子帶著他的傳承離開蠻荒,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寶玉卻不需要他來傳授,這種感覺不知是的欣慰還是失落。

  這位山神定坐在樹得丘上,頗有一種天地間蒼涼之歎。世間之心誌堅強者,莫過於朱明這種人了,誰又能有他那樣的經曆呢?當他看見寶玉時,心中燃起了最熱切的希望,但此刻也莫名感到了自己的虛弱。

  寶玉並不清楚山神在想什麽,大約過了半個月,他興衝衝的帶著小天又一次來到太昊遺跡中,坐在白玉祭壇上向山神談其了自己在修煉中的種種感悟,也包括上次在水中定坐時的內息狀態,最後問道:“不死神藥,其材質本身是否就是神器之初胚?”

  朱明苦笑道:“這個問題,你已不必再問了吧?”寶玉已經將那截琅玕枝親手煉成神器融入形神,事實就是最好的答案。

  可是寶玉又說道:“琅玕樹是不死神藥,五色神蓮也是。你讓我摘了這麽多東西放在祭壇上,應該就是想讓我都帶走吧?我在定坐之時,這座祭壇上所有的東西,仿佛都與我的身心氣息一體。假如您再施展一回上次那樣的神通,我也可以把它們都融入形神之中、煉成自己的神器。因為它們本就是神器初胚,隻差最後成器的那一步,我是可以做到的。”

  山神在歎氣,過了一會兒才說道:“看來你已經明白,我為何要你把這麽多東西都放在祭壇上,確實是準備讓你將來都帶走的。但並沒有奢望,你一定能用這種方式帶走,而你出乎我的預料。……既然你想試,那今天就試試吧,無論結果怎樣,你能煉成多少就算多少!”

  這座祭壇其實還能再使用兩次,以太昊當年留下的神奇法力相助寶玉。但再運轉兩次之後,不僅太昊當年留下的玄妙法力已盡,而且朱明這些年殘聚的神念之力也將用盡了,他恐怕將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再與外界交流,哪怕與白玉法座上的人都不行。

  但朱明並沒有告訴寶玉這些,而寶玉笑道“那就試試嘛,挺好玩的!”

  朱明一時失語,這孩子竟然將這種事當成玩嗎?但是轉念一想,對於個一直生活在蠻荒部族中的孩子來說,這可不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遊戲嗎?朱明卻沒有玩耍的心思,他凝神運轉神念之力,又一次觸發並運轉了祭壇中的玄妙法力。

  寶玉這幾年摘取的東西,一直就放在祭壇上,其靈性氣息也伴隨著他的修煉。其實最難做到的事情是成功折取琅玕枝,寶玉連琅玕枝都煉成神器融入形神了,再以同樣的方法“對付”其他的東西,當然更輕鬆。

  可是祭壇上有這麽多東西,而寶玉隻有很短的時間,最大的考驗就是他能夠煉成多少件神器?須知雖隻是借助祭壇運轉的法力完成最後那一步,但也同樣在煉器,稍有不慎便會損毀。

  隻見存放在陶罐中的那些琅玕果,首先飛到半空散發出淡淡的瓊光,一枚接一枚倏然消失不見。它們不是同時消失的,因為一器隻一禦,但間隔的時間非常短,依次都成了一件神器,被寶玉融入形神之中。

  接著是那些蓮子、幾枝完整的帶莖蓮葉與蓮花、四枚蓮子已空的蓮蓬,竟接連被寶玉煉成神器融入形神。

  另外四枚其中有蓮子的蓮蓬,寶玉第一次嚐試竟沒有成功。但他的反應也很快,瞬間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以禦物之法隔空剝出了所有的蓮子,卻絲毫沒有損傷蓮蓬,接著一個個單獨禦器煉化,也依次融入形神。

  當他最後嚐試那些花瓣和花蕊時,卻失敗了,但寶玉並沒有再去試,因為他知道自己成功不了,假如勉強煉製,不僅不能將之煉成神器,反而會損毀這些珍貴的不死神藥。

  寶玉的速度雖快,但依次煉成這麽多神器融入形神,所用的時間也不算短,當他放棄煉化花蕊與花瓣時,祭壇的妙用法力已停止了運轉,而山神的聲音很長時間都沒有在元神中響起。

  寶玉知道自己為何會失敗,不僅是時間來不及,也因為那些花瓣與花蕊並非完整的器物之胚。雖然它們仍然是煉製神器的天材地寶,但以寶玉的能力不可能完成最後的步驟。煉化蓮蓬時他已經察覺了這一點,完全成熟的蓮子與蓮蓬是分離的,一枚蓮蓬加其中九枚蓮子是十件完整的器胚,他不可能同時煉成神器,所以得剝離開分別施法。

  寶玉跟到慶幸,他當初取出蓮子的時候絲毫沒有將蓮蓬損壞,否則今日也不會煉器成功。至於那些蓮莖、帶莖的蓮花和蓮葉都是完整的器胚,是寶玉以禦物之法從莖節處折下來的。隻有那些花瓣和花蕊是自行落下,在未及入水化散之前被小天接住了。

  再看那白玉祭壇,上麵堆放的雜物大多已消失,隻剩下一個陶罐和那些花瓣花蕊。陶罐雖是寶玉親手煉製,卻隻是一件下品法器。當然不能將之融入形神。

  朱明沒說話,一方麵是確實累了,每次這樣的觸發與運轉祭壇中的法力,都讓他感覺異常虛弱,另一方麵也是不知該說什麽好。除了不能收的東西。寶玉一件不少全部收走了。其實已經放在祭壇上的這些東西,朱明本就打算讓寶玉都帶走的。

  朱明為此還特意準備了另一樣東西,是一件空間神器。以寶玉目前的修為尚控製不了其全部的妙用,但祭壇還能運轉最後一次,將這些東西都裝進去帶走是沒問題的。而如今看來,那件空間神器恐怕隻能用來裝寶玉那些石頭蛋了。

  山神不言。寶玉也在定境中感悟體會著什麽。過了很久,朱明的聲音才重新響起道:“孩子,你在幹什麽呢?”

  寶玉:“我在體會形神中五色神蓮的妙用,但是太多太雜了,有蓮花、蓮葉、蓮子、蓮莖、蓮蓬。”

  朱明:“它們就是你的神器,在形神中就是身心一部分。隻是有些妙用以你如今的境界還施展不出來。但你已能施展的妙用,難道還感應不清晰嗎?”

  寶玉解釋道:“不是這樣的,我在想另一件事。琅玕樹是不死神藥,可以從中體悟出菁華訣。那麽五色神蓮也是不死神藥,它也應該蘊含著另一種輔助修煉的法訣。我好像有所體會,感覺卻不是很清晰。”

  朱明:“孩子,你今後再慢慢體會吧。我也期待著你有更多的發現。但現在就不要太勉強了,你應該也累了,去和小天玩一會兒吧。”

  寶玉方才分明是在一種悟道的狀態中,上次他將琅玕枝融入形神,體悟到太昊天帝是如何創出菁華訣的,今後又將五色神蓮融入形神,自然也有類似的想法。或許這其中真有什麽玄機,但寶玉還無法總結清晰,朱明則勸他先去和小天玩耍罷。

  寶玉還是一個孩子,行事符合其天性也許更好。至於督促其勤加修煉,朱明認為好像沒這個必要了。

  寶玉跳下祭壇,朝蓮池中喊道:“小天,你過來,給你看樣好玩的東西。”

  小天從蓮葉覆蓋的水底悄然潛了過來。突然躍出水麵想嚇寶玉一跳。寶玉一揮手,手中憑空出現了一根翠綠色的長棍,反倒將小天嚇了一跳。這條狗的動作極為靈活,在空中一扭腰竟閃開了迎麵打來的棍子。不料這根長棍卻會變化,而且還帶有彈性,脫手飛去在空中拐了個彎,還是將小天打落在蓮池,激起了一片水花。

  他們經常這麽玩,小天倒也沒生氣,反而覺得很有意思,又一次蹦上岸衝著寶玉汪汪叫。它已經看清了寶玉手裏拿的是一根蓮莖,那是上端的蓮蓬自然成熟脫落後寶玉及時從蓮池中摘取的。小天感應的很清楚,寶玉手中方才分明無物,這根蓮莖是突然出現的。

  它在汪汪叫,寶玉卻好像自然就能聽懂,他笑著說道:“這根蓮莖,你現在可吃不下去了,它已經是我煉成的神器。”

  小天有點不服氣,寶玉能變出一根蓮莖就了不起嗎?拿這種東西當武器,小心被它吃下去!普通的蓮花隻有蓮子和藕莖才可以服用,可是小天並沒有這個概念,它隻見過五色神蓮,就連根節上的須和蓮子上的青皮都吃了,不論味道好不好,反正入口即化沒有任何殘渣,那麽這青莖也是可以嚼著吃的。

  聽見寶玉的話,它有點不信邪,跑過去咬住這節莖杆吭哧吭哧啃了半天。說來也怪,這東西的質地和口感仍然是植物的莖杆,柔軟帶有彈性,也沒有把它的牙崩著,但它啃了半天就是嚼不碎,鬆口之後連一個牙印都沒留下。

  寶玉哈哈笑道:“已經煉成的神器,怎麽可能讓你給咬壞了?你想吃它也可以,但除非是我讓你吃,可這東西又不好吃,而且吃掉太可惜了!”

  小天露出很羨慕的樣子又叫了幾聲,意思是自己能不能拿去玩玩?寶玉倒也不小氣,順手就丟給它了。小天將之叼在口中跳入蓮池,用這根莖杆當棍子去撥弄淤泥中的那些石頭蛋,過了一會兒又將整個身子都潛在水裏仰麵躺著,口中叼著莖杆伸出水麵。莖杆中空有九孔貫穿,它拿來當水下通氣的吸管玩。

  朱明坐在樹得丘上,看著太昊遺跡中胡鬧的孩子和狗,微微在歎氣,他能讓他們就這個樣子遠去巴原嗎?接下來他要教寶玉的並非是修煉秘法,而是人世間幾乎無窮無盡的見知,讓寶玉明白自己生活在什麽樣的地方、又將迎來一個什麽樣的世界。

  也許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一切太過複雜,比那些玄妙的修煉秘法還要難解,時間也來得太早了,但朱明認為時間已經很緊迫。

  ……

  青山族長這段時間也沒閑著,築關修路是蠻荒中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幸虧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各部結盟之後,已經可以調集人力物力去做這樣的事情。結盟後的各部族也不再獨自稱族,而是統稱為山水氏一族,那麽原先的各族則稱為“部”或“村”,比如角榮部、花海村,而不再繼續使用角榮族、花海族的名稱。

  一起修關築路,也是將各部族人更加緊密的聯合在一起、加速彼此融合的過程。從中央穀地到山水關的道路擴建完成之後,青山族長仍然沒有修山水城,而是派人往山下走,將一些過於艱險的路段開鑿平整,或幹脆修一段新路繞過去,重點是在沿途修了十處可供人投宿的驛站。

  前往巴原的山路太長了,青山族長也清楚短時間內不可能全部開鑿擴建,所以他首先解決最主要的問題,盡快打通與巴原間的商道聯係。

  所以這條路絕大部分地方都沒變,今後來往的人多了,自會被漸漸踩平踩寬,隻是最難通行的一些節點被打通了,更重要的是來往的人有固定的地點可以休整與過夜。山爺計算了一下,普通商隊以牛馬馱送貨物,從巴原走到山水關大概需要十來天,那麽他就在這條路旁依次開辟了十片空地,修築了石牆、石屋和竹棚。

  這些地點都選擇在暴雨時山洪衝不到的地方,既可以避雨也可以過夜,比露宿山野當然安全與舒服多了,但平時並沒有人值守,主要就是方便過路者。這件事完成之後,山水城至巴原的商路就等於打通了,此時距青山族長正式受封城主已經過去了半年。

  接下來青山族長仍然沒有下令築城,因為集合各部的壯勞力已經操勞了半年多,是時候該休養生息了,緊接著巴原上就有不少商隊來到了山水城。

  中央穀地中早就建有集市,青山族長命人搭建了不少竹木棚屋,圍繞一片狹長的空地分布。從高城方向來的商隊,帶來了巴原上的各種物產,與各部族人交換成山中的物產,又帶回巴原販賣。這座沒有城牆的山水城,漸漸出現繁榮之象。

  為什麽還不開始築城?工師大人辛束也問過青山族長城主。青山族長看著那熱熱鬧鬧的集市笑道:“不急不急,先讓這裏發展一會,再過幾年我們將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修建山水城,徹底開鑿擴建道路,可能比我的預計更容易,所以不必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