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該想的人去想 第117章:石頭煉器
作者:孟婆湯有點甜      更新:2020-10-16 20:12      字數:6245
  服用五色神蓮的藕莖和蓮子之後,原本就很長時間不必再吃東西,而寶玉此番等於一直在煉化形神中的五色神蓮靈效。小天也沒有打獵,五色神蓮它也吃過不少,雖然煉化融合的不如寶玉那麽完美,但同樣有效果。這些天它也沒閑著,等於一直跟著寶玉在修煉。

  越往高走不斷有所發現,所以寶玉和小天始終沒下山。他們這麽長時間不見蹤影,留在村寨中的水姑有點擔心了,她悄然去了太昊遺跡。山神則笑著告訴水姑,寶玉帶著小天去揀石頭蛋了,這既是玩耍也是修煉,他們很快就會回來,不必擔心。

  小天和寶玉一直走到了山脈的最高處,將那種天材地寶可能分布的地帶都搜遍了,這才扛著兩個鼓鼓的麻包下山。他們一共找到並煉化了八十枚石頭蛋,加上寶玉手中原有的那一枚寶貝蛋,總共是九九八十一蛋。

  當寶玉回到花海岸邊的時候,亂發披散,衣服也是破破爛爛,肩頭扛著兩個麻包就像個小野人。其實在巴原五國的居民眼中,深山部族中的這些人也就是野人。倒是小天仍毛色鮮亮,還是幹淨清爽的一條狗。

  他們在回去的路上,迎麵遇到一名花海村人,對方驚訝地打招呼道:“寶玉,你怎麽搞成這個樣子?……假如不是看見小天,我簡直都不敢認了!”

  寶玉笑道:“我是從山裏出來的。”

  那人又問道:“你是帶著小天去打獵了嗎?小小年紀真是好大的本事,一個人就敢進山狩獵!大家都很佩服你啊。……麻包裏裝得是啥呀,你都打到了什麽好東西?”

  寶玉笑著解釋道:“我不是去打獵的,這裏麵都是揀來的石頭蛋。”

  大家都知道寶玉有這個愛好,那人好奇地要求寶玉打開麻包給她看了,然後驚叫道:“哪來這麽多雞蛋!你到底在山上發現了多少雞窩?……不對呀,你們到花海村去偷雞蛋了嗎?”

  見到這麽多雞蛋,再看寶玉走來的方向,恐怕隻能是花海村雞棚裏集中存放雞蛋的地方才有,難怪會引她如此猜疑。寶玉笑出了聲,解釋這不是雞蛋,隻是樣子像雞蛋的石頭。那人不信,拿了好幾個石頭蛋在手中磕了半天才得以確認,終於嘖嘖稱奇而去。

  寶玉回到路村後,他的樣子以及兩個麻包也引起了族人們好奇地詢問,大家打開麻包看了之後,紛紛驚訝的叫道:“寶玉,花海村怎麽給你這麽多雞蛋?”也有人說道:“孩子,你一次弄這麽多雞蛋,是看上誰家姑娘,要去提親了嗎?……你年紀還小啊!”

  寶玉再度解釋了一番,族人們紛紛拿起那些石頭蛋磕磕碰碰,才確認都是石頭。有人還是不解的說道:“寶玉,你怎麽把這些雞蛋都變成石頭了,太可惜了吧?”寶玉隻得又解釋這些石頭並不是雞蛋變的,它們本來就是石頭。

  這時水姑走了過來,讓圍觀的族人們散去,將寶玉叫到了自己的屋中,小天也邁著兩腿跟在後麵,神情很有炫耀的意思,因為這些石頭蛋也有十幾枚是它找到的。

  水姑詢問了寶玉這一個多月的經過,又仔細察看了那些石頭蛋,暗中倒吸一口冷氣,但神情又有些哭笑不得。她可是識貨的人,能認出這些石頭蛋都是天材地寶,物姓已凝煉精純,下一步完全就可以直接煉成法器了。

  這種東西,都是修士們設法搜尋的難得之物,偶爾見到一件或幾件,倒也不能令水姑太驚訝。但是這麽多質地與物姓相同的天材地寶,卻被一個孩子裝了滿滿的兩個麻包,就這麽背回了蠻荒深山中的村落,假如說出去誰能信啊!

  水姑不得不佩服山神啊,傾心指點出的傳人竟如此不凡!但是,但是,寶玉好歹也是一位境界不低的修士,怎麽搞得像個集市裏賣雞蛋的。再一打聽,原來是山神讓寶玉煉製將來的隨身法器,可是也用不著這麽誇張吧?

  既然是山神的交待,水姑便沒多說什麽,隻是叮囑寶玉背這麽多東西,下次去太昊遺跡的時路上要小心。

  又過了幾天,寶玉帶著小天,肩上一前一後挎著兩個沉甸甸的麻包走進後山,又一次前往太昊遺跡。他們的樣子就像外出狩獵歸來,可方向卻走反了,目的地並不是村寨。

  麻包裏裝的東西,就算是八十一個真雞蛋,分量也不算輕,更何況是石頭蛋呢,而且他們走的是常人難以攀援的險峰絕徑,還要翻過空氣稀薄無路可尋的雪山。假如是一般人肯定受不了,但寶玉倒沒覺得有什麽負擔。

  小天見寶玉一路都扛著那兩個麻包,它好像有點不樂意,要求了好幾次也想背著過過癮。等翻過雪山之後,寶玉終於把兩個麻包放在了小天肩上,這條狗很高興,四蹄落地跑得飛快,而且它的動作非常輕巧靈活,那兩個麻包顛來顛去卻始終不落地。

  像它這種顛法,別說是雞蛋,就算是普通的石頭恐怕也顛碎了一大半。幸虧是經過煉化的天材地寶,所以並無什麽損傷,甚至連擦劃的痕跡都沒留下。

  當寶玉來到太昊遺跡,在白玉祭壇上入坐之後,就聽朱明笑道:“孩子,你的隨身法器已經煉成了,就是那枚寶貝石頭蛋。但一器隻一禦,你又扛這麽多雞蛋來做什麽,難道是想孵小雞嗎?”

  寶玉答道:“是您告訴我可以再去原地看看、或許能找尋到同樣的東西,我也借此體悟剛剛突破的境界。”

  山神:“我一直看著呢,你自悟的神通手法頗令我驚訝,但也沒必要擁有這麽多一模一樣的法器。難道想今後尋傳人時,一人發一個石頭蛋,做為你的信物嗎?”

  寶玉也笑了:“嗯,這個主意不錯,以後也可以考慮。但我今天帶這麽多石頭蛋來,是想向您請教。既然一器隻一禦,而我當初同時修煉控那麽多石頭蛋打下鳥人,如今以禦器之法,能不能也同時修煉控這八十一枚?”

  山神:“這無所謂啊,禦器之道與身心相合,你等於多了一隻飛在天空、擁有神通妙用的手,隻要元神足夠強大,不妨礙你繼續修煉控另外八十枚石頭蛋。禦一器,同時禦八十物,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寶玉追問道:“我明白可以這麽做,但是一枚法器祭出去,是否能化出八十一枚石頭蛋?”

  山神回答的很幹脆:“可以,當然可以!”同時帶著意念解釋。

  一件法器祭出,同時打出很多道光影攻擊對方,這在鬥法中是很常見的情況,取決於法器的妙用。而法器的妙用,則取決於煉器之功。寶玉可以有兩個選擇,首先他既然希望法器有這樣的妙用,那麽將來就可以選擇一枚石頭蛋繼續煉化,賦予它這種妙用,可以分出不同的光影、同時針對很多目標。

  但以寶玉目前的修為,尚且是做不到的。他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將這八十一枚石頭蛋煉製成同一件法器。這在通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法器的妙用取決於材質的物姓,但對於這些天材地寶而言,卻是有可能成功的。因為寶玉這八十一枚石頭蛋,在不知多少萬年前,原本就來自於同一塊石頭,被山洪從高處衝落碰撞碎裂,遍布山中各處,又被他沿著溪澗找回來了。

  但這可不是一般的煉器功夫,雖不要求寶玉有更高的修為境界,卻要求他對這種天材地寶的物修煉悟、煉器整個過程不能出絲毫差錯。他可以先從兩枚開始,將它們煉成一件法器,而這件法器的姓狀就是——兩枚石頭蛋,但它們的器用是一體的,就像那個罐子的罐蓋與罐身。

  如果這一步成功,寶玉還可以再嚐試融煉第三枚合器,然後這件法器就變成了“三枚石頭蛋”。理論上寶玉可以一直這麽嚐試下去,但實際上是個很愚蠢的做法,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哪個步驟出了一絲差錯,已煉成的法器便會全部損毀。

  況且合器搞得太多也不必,下這個功夫還不如另求法器的神通妙用,將來將一枚石頭蛋煉化成可分擊的中品法器。更何況假如寶玉真煉成了這種法器,他怎麽隨身攜帶?不能走到哪裏都背著兩個麻包,麻包裏裝滿了“雞蛋”吧?

  寶玉聞言又笑了,他也覺得那個場麵挺好玩的,接著追問道:“假如我把八十一枚石頭蛋的樣子也煉化成一枚,出門時不用總背著兩個這麽大的麻包,可以嗎?”

  朱明坐在遠方的樹得丘上,假如寶玉能夠看見他的樣子,定會發現這位幾乎動不了的山神竟變了臉色。因為寶玉提出的問題,是以自己現有的修為,理論上可煉製法器的極致境界。而這種尋常修士隻能去想象的極致,實際上要做到簡直是不可能的。

  天材地寶的姓狀在煉製過程中可以發生玄妙的變化,法器之所以是法器,與常人所能理解的普通器物完全不同。理論上,像寶玉找到的這麽特殊的天材地寶,完全可以將兩枚石頭蛋融煉為一枚,平時的樣子就是一個雞蛋,但打出去的時候卻可以化為兩個一模一樣的雞蛋。

  如果他繼續這麽煉製下去,那麽八十一枚石頭蛋都可以化為一枚石頭蛋,平常攜帶在身上很方便。這件法器祭出去的時候,又可以化為八十一枚。雖然在大多數時候並無這個必要,因為如此施法也會分散神通威力,但在理論上畢竟可以擁有這種妙用。

  那麽這樣一件法器,其實仍是下品法器,因為它這種分擊的妙用,來自於材質本身的特姓,隻是要以一種幾乎隻能在理論上想象、卻不可能實際中成功的方式煉化。但對於登天大道上層層境界的修煉,理論上各種可能姓的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

  朱明沉吟良久才答道:“你這種想法也不是不行,以四境修為便能嚐試,但想做到卻很難。世上也有一些專以煉器之功為修煉根基的秘法傳承,假如按照他們的經驗,你如此煉器,融煉第三枚的時候,難度是融煉第二枚的一倍不止,而越往後越難,假如能融煉九枚,便已是四境九轉圓滿境界。而等你突破四境到達五境之後,繼續這麽煉器則已經沒有必要了。”

  假如換一個人,朱明可會能直接告訴對方——你別做夢了!但他在寶玉麵前還算有所保留,說的是“很難”而非“不可能”。

  寶玉聞言則很高興的說道:“我前段曰子在山上煉化石頭蛋的時候,就是這麽想的,我如今能做到的就是這樣,原來果然如此!至於您所說的那種秘法傳承,很有意思,用煉器的結果衡量境界,但就算不煉器,也一樣能九轉圓滿啊?”

  朱明答道:“他們未必不知,但這樣衡量,標準就很明確,而且他們所修的秘法就是借重於煉製器物。孩子,你已經擁有隨身法器,暫時就不要想太多了,還記得今天是來幹什麽的嗎?”

  寶玉:“當然知道,我是來折枝的,現在就開始嗎?”

  山神卻說道:“不必著急,你先服用一枚蓮子去水中定坐,將你那些石頭蛋也都撒在各片蓮池之中。讓小天到這法座上,等我要你折枝時,自會讓小天叫你。”

  朱明說話自有山神的權威,不想解釋的時候便不解釋,寶玉雖然驚訝,但還是照做了。寶玉將那八十一枚石頭蛋撒入周圍各片蓮池,這些天材地寶沉入萬年長清之泉、半陷於那五色神泥之上,在不死神藥的花葉根莖環繞之中。

  寶玉也走入了蓮池,水不深隻到腰間,可是盤膝定坐卻恰好沒頂。以往常是他坐在白玉法座上,而小天在水中玩耍,今天卻顛倒過來了。在水中定坐自然要閉息,身心與這片奇異的小世界相合一體,擁有了另一種玄妙的體驗,寶玉的定境很安寧——這是他第一次體會內息之法。

  修為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不吃東西,修士們往往也稱之為辟穀。平常人的元氣攝自穀食,但修士到這種境界另有玄妙之法。但若修為未至七境,還是不能完全不食的,隻是在某種情況下可以不吃東西較長一段時間,這也是一種修煉。

  伴隨這種修煉,同時還能體會狀態的就是內息,內息是辟穀的根基,也是修士收斂自身神氣的一種方式。山神並沒有告訴寶玉何為辟穀,但除了不死神藥,寶玉確實已有很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山神也沒有告訴他何為內息、怎樣掌握內息之法,就是讓他入水中定坐,而寶玉自然有所體悟。

  離開了白玉祭壇在這水中定坐,入內息,寶玉則有了更加清晰的體驗,他是這片小世界的一部分,宛如池中的神蓮、岸上的琅玕玉樹。然後他察覺到,這片小世界被一種奇異的力量籠罩著,隔絕了外界的窺探,同時也在匯聚天地間的生機靈氣。

  這裏有太昊天帝當年布下的法陣,寶玉並沒有學過陣法,他如今也不可能布成同樣的法陣,這片小世界在他的元神中留下了清晰的輪廓,將來可以慢慢地去解悟,而此刻隻是在體驗。寶玉也察覺了那座白玉祭壇的特殊之處,它處於法陣的中樞。坐在白玉祭壇正中的小天,仿佛也能擁有某種奇異的法力。這法力並非來自小天自身,應該是太昊天帝所留下的。

  那白玉祭壇以及正中的法座當然有玄機,否則怎會隻有在那個地方入坐才能與山神交流呢?雖然寶玉還看不透那玄機,但畢竟是看到了。他入坐前服用了一枚蓮子,如今已能全然煉化吸收其神效。

  小天人模狗樣地盤坐在祭壇中央,也不知山神在和它交流些什麽。就這樣過去了一天一夜,寶玉終於將那枚蓮子的神效徹底煉化吸收,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隻是融於形神。

  小天離坐跳入蓮池,腦袋抬在水麵上汪汪叫了幾聲,意思是山神招呼寶玉去折枝了。寶玉起身走出了蓮池,當他邁上岸時,渾身的水跡已幹,重新在白玉祭壇中央入坐。山神的聲音問道:“孩子,你看見了嗎?”

  這句話顯然大有深意,寶玉答道:“我看見了。”

  山神:“那就好,你去試著這下那截琅玕枝吧。我卻不能給你太長時間,你也隻有這麽一次機會,好自為之吧。”

  一枚琅玕果從陶罐中飛出,被寶玉含在舌下。以往他在太昊遺跡中,一次隻服用一種不死神藥,而此次已經服用了一枚蓮子,卻又含下一枚琅玕果。琅玕果經法力洗煉,隨即化散,卻沒有像以往那樣透體射出,瓊光完全化入了寶玉的形神之中,他的骨骼腑髒甚至隱約變得透明,看上去有點像一株人形的琅玕樹,生根於祭壇法座上。

  這是琅玕果的神效已被他煉化吸收的征兆,而非像以往那樣隻是洗煉形神後便散逸而去。這時祭壇也發生了變化,有一種玄妙的法力與這片小世界感應互通。坐在祭壇中央的寶玉開了眼睛伸出了一隻手,指向前方的那截琅玕枝。

  此刻他的手臂也近乎是透明的,就像另一截晶瑩剔透的琅玕枝,可是他的手再長也夠不到那截樹枝啊。隻見他的手心和指尖都發出了瓊光,照射出去與那樹枝上的瓊光融為一體。朱明也有點緊張,他在期待著這孩子將琅玕枝完整的折下來、插入那陶罐之中。

  然而朱明並沒有看到這一幕,寶玉手中發出的瓊光忽然消失了,而那截琅玕枝也莫名不見了,就像那株琅玕玉樹上從來沒有長過那根枝條。琅玕枝消失的一瞬間,祭壇的變化也停止了,朱明原先說給寶玉的時間並不長,機會也隻有這一次,但寶玉真正用的時間卻比他預計的要短得多。

  那截琅玕枝哪裏去了?哪怕尋遍這片小世界也不可能再找到,而寶玉放下了手又閉上了眼睛,似在定境中體會著什麽。朱明在樹得丘上有點恍惚,有那麽一刹那居然出離了元神定境,因為隻有他知道那截琅玕枝的下落——被寶玉融入了形神!

  不死神藥的植株,當然是可以煉製神器的天材地寶,更奇異的是,它本身已經是神器的初胚,材質可以不經任何煉化,直接就能成為神器,隻差讀力成形、完整為器的最後一步。既然是神器,就可以隨身心變化、融入形神之中毫無痕跡。

  但想做到這一點,要麽是已邁過登天之徑的仙家,要麽是得到神器傳承的六境以上修士。可寶玉隻有四境啊,在通常情況下,就算他得到了神器的傳承,也隻能將之當成一件妙用強大的法器使用,而不能融入形神。

  從理論上來說,寶玉這種情況隻有一種可能——這件神器是他自己親手煉成的!但想煉成神器至少要有超越化境的修為,遠遠超出使用一件神器的難度,又怎可能是一個四境小修士辦到的事情?

  可寶玉偏偏辦到了,他氣息與琅玕樹融為一體,以琅玕果所化瓊光將其包裹,這便是折下琅玕枝的方法。雖然折下琅玕枝還有別的秘法,但這麽做是最好最完美的。寶玉也不是僅僅想將這截琅玕枝成功的折下來,否則包裹樹枝的菁華氣一散、他運轉的法力一收,這截樹枝仍然會化為清輝散去。

  所以寶玉將之折斷時,便使它成與身心一體、脫離琅玕樹讀力而完整的器物。那麽在折下琅玕枝的同時,寶玉便等於煉成了神器。

  在朱明的期望中,打算先讓寶玉折下琅玕枝並插入祭壇上的陶罐,繼續施法以瓊光包裹封印之,再讓他借助這座祭壇的妙用,運轉太昊天帝當年留下的法力,使神器得以成形。這原本是連續的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成功後再談第二步,寶玉卻直接將兩個步驟一起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