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秦國的應對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4-02 09:21      字數:3757
  第五百九十九章:秦國的應對

  天統三年,四月初五日,鄧國君臣正式定下了攻打秦國的事宜,計劃出兵六十萬,於明天開春,也就是天統四年的春天,兵分三路向秦國關中發起進攻,而定下計劃之後,鄧國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就開始高速的運轉起來,大批的軍隊開拔至鄧秦邊境,還有大量的糧草輜重運送到邊境囤積。

  而鄧軍這麽大規模的行動,根本瞞不過秦國的耳目,事實上,鄧昇也沒有想過瞞過秦國人,畢竟幾十萬軍隊開拔至邊境,就算是傻子都知道鄧國想幹什麽了,而鄧昇就是要擺明車馬的告訴秦國,我就是要打你。

  關中,長安,太阿殿中,秦皇嬴莊正緊急的召集朝中重臣商議,鄧國這麽大的動作,矛頭直指秦國,這下子秦國君臣不淡定了,秦國自入主關中之後, 麵對敵國, 都能取得勝利,唯獨對上鄧國之後, 屢戰屢敗,劍山、漢中兩場大敗,一下子將秦國打回了解放前,可以說, 秦國到了今時今日的田地, 鄧國居功至偉。

  “李相,不知鄧國在邊境布置了多少兵馬?”嬴莊向丞相李遊問道。

  李遊回道:“回陛下,具體有多少,目前還不清楚, 不過據鄧國境內的細作回報, 鄧軍正源源不斷的開拔前往漢中、武關、中原等地,預計兵力達到五十萬以上,這個也隻是保守估計, 因為直到目前為止,鄧軍的兵馬還沒有完全抵達邊境,具體的數目還需要等鄧軍布置完成之後才知道。”

  “什麽!還不清楚?這些細作到底是幹什麽吃的,鄧軍如此大規模的調動兵馬,他們連具體的兵力都不清楚,難道要等到鄧軍出兵了才知道嗎?”嬴莊聞言,頓時大怒,現在的鄧國對於秦國來說可以說是龐然大物, 如果不能做到料敵先機, 等到鄧軍發動攻勢之後,就一切都遲了, 所以嬴莊對細作非常不滿。

  “陛下息怒!其實這也怪不得細作們的, 鄧國對國內的探子細作查得很嚴,鄧皇麾下的明鏡並不好對付, 細作們行事都必須得小心謹慎, 稍有不慎就會被明鏡連根拔起, 這些情報都是他們冒死送回長安的。”李遊很無奈的說道, 細作們也不容易啊,本來在他國境內行事就不方便了, 而且鄧國的明鏡可不是吃素的,怎麽會讓細作們肆無忌憚的行事呢?所以能夠及時的將鄧國調兵的消息送回長安已經很不容易了。

  “那可如何是好?單看鄧國這一次調兵, 總兵力接近我大秦的兩倍,一旦鄧軍發動攻勢,我大秦該如何抵擋呢?”嬴莊頓時有些慌了,如果鄧國出兵真的在五十萬以上,總兵力足足是秦國的兩倍,煌煌大勢之下,讓秦國怎麽抵擋呢?

  “陛下無需慌張!”這時,軍中大將嬴淮出列道:“鄧軍雖強,但是我大秦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誠然鄧軍兵力遠在我軍之上,但是想要突入關中, 又豈是單憑兵力上的優勢就可以做到的呢?關中四塞,處處天險,隻要布置數萬兵馬, 足以抵擋數以十萬計的敵軍,而且我們還有盟友,趙國雖然經曆了中原之敗, 但是國內還有數十萬精銳,隻要我大秦和趙國合力之下,足以將鄧軍打回去的。”

  “沒錯!”嬴莊聞言,定了定神,說道:“我關中有四塞天險,朕打不贏,難道還守不住嗎?嬴淮聽令!”

  “臣在!”嬴淮出列應道。

  “朕命你總督軍事,我大秦所有的兵馬和糧草輜重任你調配,朕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能讓鄧軍突破四塞,進入關中!”嬴莊直接讓嬴淮總督軍事,秦國五大輔臣裏麵, 李遊和百裏進是文官,是不可能總督軍事的, 王楓數次敗在鄧軍之手, 這個時候, 嬴莊很難信任他,而耿躍和嬴淮半斤八兩,但是嬴淮畢竟是宗室,這個時候,嬴莊肯定比較信任自家人的,至於能力最強的白騏,剛剛複起,如果貿然讓他總督兵馬,恐怕五大輔臣都會不滿的,在這個關鍵時候,嬴莊不希望聽到不愉快的聲音,所以隻能是讓嬴淮來主持這一次大戰了。

  “喏!請陛下放心,臣拚盡全力都會拒敵於國門之外!”嬴淮應道。

  看著信心滿滿的嬴淮,身後的白騏露出了不屑的神情,他知道無論是嬴莊還是五大輔臣都在防備自己,如若不然,憑借自己昔日的功勳,這一次大戰的主將說什麽都是自己的,又怎麽會輪到嬴淮這個當年並不起眼的邊緣人物出來呢?

  散朝之後,白騏回到家中,秦軍大將白辰也尾隨其後,來到白騏家中的時候,白辰不滿的說道:“這一次倒是讓嬴淮這個老東西占到便宜了。”

  白騏聞言,笑了笑,說道:“兄長難道以為鄧軍就這麽好對付嗎?”

  “難道不是嗎?我承認鄧軍很強,但是我大秦也是有著三十萬精銳,還有四塞天險,再加上趙國出兵,就算鄧軍真的有五十萬,想要打入關中也是不可能的。”白辰說道。

  “兄長想的太簡單了。”白騏搖了搖頭,說道:“先不說趙國能不能出兵,就算趙國能夠出兵,以趙國現今的行事,能夠出動的兵馬也是十分有限的,再說了,鄧國這一次如此大張旗鼓的攻打關中,又怎麽不防著趙國呢?至於四塞天險,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所有的天險都隻浮雲罷了,而且兄長不要忘了,四塞之一的武關可是在鄧國的手裏呢?從一開始,四塞天險就不複存在的,總而言之,這一次是我大秦立國以來最艱難的一戰,勝了,我大秦可保數十年安穩,可如果一旦輸了,那就是亡國之禍了。”

  白騏可沒有那麽樂觀,關中擁有四塞天險不假,可是四塞天險缺一不可,現在武關在鄧國手裏,四塞缺一,隻有鄧軍從武關源源不斷殺入關中,也不是秦軍能夠對付的。

  “那可怎麽辦?君上,要不你現在進宮與陛下陳以厲害,說實話,如果情況真有君上說得如此嚴重的話,整個大秦恐怕除了君上,再也無人能夠力挽狂瀾了。”白辰聞言,頓時急了,連忙說道。

  “兄長,別看陛下親自從鹹陽將我請回來,但是他還是防著我的,隻要大秦還沒到生死關頭,陛下不會將兵權交給我的,現在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隻希望到了那個時候,我還能拯救大秦吧。”白騏一臉悲戚的說道,空有報國之誌,卻不得帝王信任。

  次日,被秦皇嬴莊委任總督軍事的嬴淮召集軍中大將到軍營議事。

  “諸位,這一次鄧軍來勢洶洶,蒙陛下信任,讓本將總督軍事,還望諸位將軍鼎力相助,助本將擊退鄧軍,保住大秦。”嬴淮說道。

  “嬴將軍,鄧軍雖然還沒有集結完畢,但是我們不能什麽都不做的,我們也應該將兵馬調集起來,布置在邊境重地,以免被鄧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耿躍說道。

  “耿將軍所言甚是,目前我大秦擁兵三十萬,但是有十萬精銳常年鎮守西涼,鎮壓羌人,這些兵馬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用的,西涼乃是我大秦龍興之地,也是我大秦最後的退路,不容有失,所以這一次對陣秦軍,我軍能夠動用的兵馬隻有二十萬,具體如何布置,不知諸位將軍有何意義呢?”嬴淮點了點頭,說道。

  王楓出列說道:“嬴將軍,這一次鄧軍的進攻方向已經十分明確了,兵分三路,分別從漢中進攻秦川、自武關突入關中、自中原進攻虎牢關,秦川、虎牢關天險,隻要嚴防死守,鄧軍難有可乘之機,唯獨武關方向的鄧軍,才是心腹大患,所以依我看來,我軍可在秦川、虎牢關各布置五萬精銳,而武關方向,說實話,無論是商縣還是上雒都很難擋得住鄧軍的,所以我的意見是在藍田穀駐軍十萬,依托地利,抵禦鄧軍。”

  眾人聞言,皆連連點頭,無論是秦川還是虎牢關,都是天下間最險要的地方,隻要堅守不出,依靠少量兵馬就足以抵禦數倍以上的敵軍,唯獨武關方向不行啊,如果現在武關在秦國手裏,那就不是問題,可是問題是現在武關在鄧國手裏,雖然秦國入關之後,不停地加築商縣和上雒的城池,可是想要抵禦鄧軍還是很困難的,武關方向,最有利的地方就是藍田穀了,可是藍田穀距離長安才不到三百裏地,途中並無險要,如果鄧軍一旦突破了,就可以長驅直入長安的,這個風險太大了。

  “藍田穀雖好,但是距離長安太近,此地就算是布置了十萬精銳,也必須要有一個名將坐鎮,不知哪一位將軍願意前去駐防藍田穀呢?”嬴淮說道。

  眾人皆低頭不語,藍田穀太過重要了,而且相對於秦川和虎牢關而言,沒有任何優勢,如果一旦守不住,就是秦國的千古罪人了,所以他們不敢隨便開口。

  就在氣氛一度尷尬的時候,白騏出列說道:“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去守藍田穀,那就讓我去吧。”

  話音剛落,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白騏,不得不說,雖然白騏這些年屢屢遭遇打壓,但是論能力,白騏才是他們之間最強,當年的天下四大名將之一可不是說說而已,很多人都想過這一個問題,如果當年長平亭之戰,是白騏領軍,恐怕南上黨就不會失了。

  嬴淮很糾結,藍田穀駐紮十萬精銳,這可是秦國的半數兵馬了,就這樣交到白騏手中,秦皇嬴莊會不會有意見呢?可是嬴淮又不得不承認,在場這麽多人裏麵,最有把握守住藍田穀之人就是白騏了。

  天人交戰多時後,嬴淮咬了咬牙,說道:“好,既然如此,那藍田穀就交給武安君了,希望武安君能夠擋住鄧軍。”

  白騏點了點頭,說道:“放心,隻要有我在,鄧軍就過不了藍田穀。”對此白騏還有很有信心的,如果讓他帶著十萬秦軍去和鄧軍正麵剛,他或許沒多大信心,但是隻要他想守,這個天下就沒有人能夠突破他的防禦。

  對於白騏的保證,嬴淮還是很放心的,然後說道:“由武安君駐守藍田穀,最好不過,隻有秦川和虎牢關,本將會親自坐鎮虎牢關的,同時,本將已經上書陛下,派出使者前去晉陽,請趙國出兵前往虎牢關協防,至於秦川,就由耿躍將軍為主將,抵禦漢中鄧軍!”

  秦國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將不多,除去白騏和嬴淮之外,就隻有王楓、耿躍、沈知幾人了,而沈知等人資曆尚淺,很難鎮得住場麵,而王楓,實在是這些年的戰績太過丟人了,很難令人信任,所以嬴淮最終選擇了老持穩重的耿躍前去坐鎮秦川。

  “喏!”耿躍應道。

  軍議之後,秦國也在高速運轉戰爭機器,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另外,一名使者從長安出發,往趙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