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攻秦計劃
作者:一醉夢傾城      更新:2022-04-02 09:21      字數:3716
  第五百九十八章:攻秦計劃

  經過三年的恢複,鄧國已經完全消化了三年前中原之戰中取得的中原十二郡,國力更上一層樓,而今趙國新君即位,主動收縮防線,不敢輕易與鄧軍爭鋒,鄧國皇帝鄧昇又生起了再動刀兵的心思,不過具體是要攻打秦國還是攻打趙國,朝臣們各執一詞,相持不下,最後鄧昇聽從了前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嶽飛的意見,決定攻打秦國。

  次日,鄧昇再一次召集重臣來到乾陽宮,而而這一次,鄧昇還將退下去的嶽飛、楊延昭、常遇春、蔣琬幾人請來,為的是定下攻打秦國的事宜。

  眾人來齊之後,鄧昇說道:“諸卿,昨日所提的攻趙還是攻秦的提案,朕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終於有了決定了。”

  眾人聞言,皆將目光投向了鄧昇身上。

  鄧昇頓了一下,說道:“秦趙,世之大敵也,都是我大鄧一統天下之強敵,無論是攻打秦國還是攻打趙國,對於我大鄧來說都一樣,隻不過是順序問題而已,然而三年前一戰,我軍與中原重創趙國,殲滅趙軍數十萬,加之當下的趙國,新君即位,國內朝局動蕩,十年之內都很難對我大鄧造成威脅,但是西邊的秦國就不一樣了,秦國乃是虎狼之國,秦國戰力冠絕天下,加之四塞天險,如果任由其肆意發展,日後定然會成為我大鄧之心腹大患,故而,朕決定出兵攻打秦國。”

  “陛下英明!”眾人齊聲讚道,慕容恪為首的主張攻打秦國的一眾大臣十分高興,鄧昇最終還是接納了他們的意見,而胡惟庸為首的主張攻打趙國的大臣,雖然有些失望,但是他們也知道,鄧昇既然有了決定,那這件事就不容更改,不過也不要緊,畢竟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早晚都要打的,打哪一個先,其實並沒有多大區別。

  鄧昇見眾人都沒有意見,當下便放下心來,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定下了攻秦的計劃,那就必須盡快的施行,爾等回去之後,便就攻秦一事,將心中的建議一一呈上來,具體出兵多少,何時出兵,以哪裏為主攻方向,都是要細細斟酌的,三日之後,我等在乾陽宮再議!”

  “臣等遵命!”眾人應道。

  乾陽宮朝議結束之後,鄧昇便將皇太子鄧灝找來,對其說道:“灝兒,朝廷已經決定攻打秦國了,你認為,此戰該在什麽時候進行,另外,出兵多少比較合適呢?”

  鄧灝明白這是鄧昇在考較自己,自從當年鄧昇將飛鵬衛和泰山衛交到了自己手裏之後,鄧灝便漸漸接觸軍隊的事宜,對鄧軍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於是想了想,說道:“父皇,出兵秦國一事,事關重大,秦國占據四塞天險,出動的兵馬必然不能少。”

  鄧昇點了點頭,然後事宜鄧灝繼續。

  得到了鄧昇的認可之後,鄧灝很高興,繼續說道:“父皇,據兒臣的了解,秦國舉國上下的兵馬大概在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間其中有超過十萬精銳鎮守西涼,關中精銳在十五萬到二十萬之間,如果我軍想要一舉攻破四塞天險,殺入關中,出動的兵馬起碼要在秦軍三倍以上,也就是說,此戰我軍需要動用的兵馬需要達到四十五萬到六十萬之間。”

  鄧昇聞言後,十分認同,攻打秦國,最大的障礙就是關中的雄關天險,隻要攻破了這些雄關天險,鄧軍便可以一馬平川的直奔秦國都城長安而去,不過想要攻破這些雄關天險,鄧國需要動用的兵馬就要到這個數字,甚至還不止呢。

  “而想要調動如此多的兵馬,不是短時間能夠實現的,而且秦國在我大鄧境內的探子也不在少數,如此大規模的兵馬調動想要瞞過秦國的耳目,很難,因此速戰速決很難實現,而現在已經是四月了,等到兵馬糧草集結起來,恐怕也到了八月或者九月,馬上就要進入隆冬,於戰事不利,因此兒臣認為,我軍必須要在隆冬之前將所有的兵馬糧草調集到邊境,待明年開春,再發動攻勢。”鄧灝說道。

  鄧昇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很好,看來這段時間來,你對軍事有了很深的了解,朕很滿意,要知道,我大鄧是以武立國的,雖然治理天下不能單靠武力,但是無論是什麽時候,都不能放鬆對軍隊的掌控,手中有兵權,你才有了話語權。”

  “都是父皇教導,兒臣惶恐!”鄧灝謙遜道。

  “朕並沒有教過你什麽,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努力,在父皇麵前不必自謙,三日之後,朕會在乾陽宮於群臣商議出兵的事宜,你在一旁旁聽,如果有什麽見解,大可以說出來,不用怕說錯,在場的都是你的長輩,他們不會見怪的。”鄧昇說道。

  “是,父皇!”鄧灝聞言十分高興,鄧昇和朝臣議事,鄧灝也是旁聽過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鄧昇都讓他聽著就行了,有什麽意見都需要私下和他說,不能在朝臣麵前多言,可是這一次,鄧昇允許他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鄧昇已經默許他插手軍隊的事宜了,這個和上次將飛鵬衛和泰山衛交到鄧灝手中不一樣,那時候,鄧昇也隻是讓鄧灝管好兩衛的事宜就行了,而現在可是直接給了鄧灝插手整個軍方的事宜,這就表明鄧昇對自己的認可。

  三日之後,也就是天統三年四月初五日,一眾重臣再一次聚集在了乾陽宮。

  作為現在的軍方第一人,大將軍都督府大將軍的薛仁貴率先開口說道:“啟稟陛下,關於攻打秦國一事,臣與大將軍都督府一眾將軍商議過後,鑒於秦國的實力,臣等一致認為此戰我軍需要動用的兵馬需要達到十二衛,六十萬兵馬,而出兵的時機當在明年開春,不過鑒於此次出兵的兵馬比較多,所需的糧草輜重也是海量的,所以我們需要在今年冬天之前,將所需的兵馬和糧草輜重運送至邊境方可,如果能夠在一年之內突破關中四塞天險,臣等有信心在兩年之內解決秦國。”

  聞言,現在鄧昇旁邊的鄧灝很高興,因為他發現,大將軍都督府的想法和他的很一致,這樣一來,在鄧昇心裏,對自己肯定是越加的滿意的。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那不知以國庫的錢糧儲備,能夠支持六十萬大軍多長時間?”出兵六十萬不是什麽問題,現在鄧國作用百萬雄師,就算派了六十萬大軍攻打秦國,國內還有四十萬精銳,足以應對一切事故,而現在關鍵的是,鄧國究竟有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持這一次大戰,要知道,這一次出兵,鄧昇可是奔著滅亡秦國的目標而去,而此戰一旦打起來,沒有一兩年的實時間,肯定分不出個結果的,甚至打個兩三年也有可能,因此,對於後勤的壓力可謂是非常大。

  新任尚書令胡惟庸出列說道:“啟稟陛下,如今宛城內儲備的錢糧,如果想要供應六十萬大軍作戰,可以支持一年,而江陵、壽春、陽翟、吳縣等地也有大量的錢糧儲備,在不影響國內百姓生活的情況下,供應六十萬大軍作戰三年不是問題。”

  關於錢糧儲備,鄧國可以說是冠絕天下,占據著大半個天下,其中還有荊襄、江東、巴蜀這些糧倉,鄧國的錢糧儲備可以說是驚人的,在保證國內百姓生活的情況下,供應六十萬大軍作戰三年輕輕鬆鬆,而且這還是鄧國現在的錢糧儲備罷了,過個三年,還會更多,不說三年,打個五年都不是問題,甚至說,隻要鄧昇想,打消耗戰也能拖死秦趙,不過這樣所需要的時間太過漫長了,鄧昇並不想采用這樣的方法。

  “好!”鄧昇對此十分滿意,想當初,鄧國蝸居南陽的時候,處處需要看別人臉色,國內兵馬疲憊,民生凋零,每打一場大戰,都是要傾盡全國之力,可現在,鄧國出動近百萬兵馬都輕輕鬆鬆,打個三五年都不在話下。

  “既然錢糧不是問題,那具體出動那些兵馬,國內的防守如何保證,不知大將軍都督府可有什麽備案?”鄧昇又問道,鄧國現在擁有二十衛,百萬精銳,而需要攻打秦國的就有十二衛精銳了,所以具體要出動那些兵馬,還需要仔細斟酌。

  薛仁貴回道:“陛下,具體出動那些衛軍,進軍的路線,臣等也有腹案,還請陛下容臣呈上輿圖!”

  “來人,呈上輿圖!”鄧昇點了點頭說道。

  很快,就有人將輿圖呈上來,一張巨大的天下輿圖鋪在乾陽宮中。

  薛仁貴來到輿圖前,說道:“陛下,諸位大人,秦國實力強悍,就算我軍出動六十萬精銳,也不能說穩操勝券,所以這一次出動的兵馬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

  眾人聞言,皆連連點頭,別看秦國兵馬不多,但是戰力十分強悍,所以出動最精銳的兵馬也是能夠理解的。

  薛仁貴繼續說道:“此戰出動的兵馬,一共有十二衛兵馬,臣選擇了鷹揚衛、虎翼衛、靈蛇衛、神策衛、神武衛、龍驤衛、天武衛、天寧衛、無當衛、永平衛、金吾衛、龍武衛,而羽林衛宿衛宛城,千牛衛、安國衛、神行衛鎮守中原,隨時支援,永寧衛、飛鵬衛、泰山衛、怒蛟衛坐鎮四方。”

  這一次大將軍都督府所挑選的兵馬,都是鄧軍中戰力最強的,而兩大王牌騎兵衛,隻帶了一個龍驤衛,留下了神武衛,畢竟趙國也是有著精銳鐵騎的,所以留下一衛防備也是應該的。

  “而這一次,我軍將三路出兵,一路自武關進入關中,以車騎大將軍慕容恪為主將,統帥龍武衛、天寧衛、金吾衛十五萬精銳;一路自漢中進攻八百裏秦川,以驃騎大將軍李嗣業為主將,統帥天寧衛、無當衛十萬精銳;一路自中原攻打虎牢關,以臣為主將,統帥鷹揚衛、虎翼衛、靈蛇衛、神策衛、神武衛、永平衛、龍驤衛三十五萬精銳。”薛仁貴繼續說道。

  三路出兵,分別從武關、漢中、中原進軍,這也是鄧國進入關中的最容易的三條路了,不過也是最難的,因為這些地方,秦軍肯定會重兵把守,而這些地方,隻要一路成功突破,都可以長驅直入,直奔秦國都城長安,直搗黃龍。

  “不知諸卿對於大將軍都督府的進軍計劃有什麽意見?”鄧昇向眾人問道。

  眾人想了想,皆搖了搖頭,說道:“臣等並無異議!”

  “好!”既然都一致通過了,鄧昇當下拍板說道:“既然如此,那進軍的計劃就這麽定了,不過朕希望能夠在兩年之內結束戰事,最晚不可超過四年,不然北邊的趙國就會恢複過來,有了趙國的攪局,變數就會增多。”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