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北洋末日
作者:天下白兔      更新:2020-11-24 18:45      字數:3252
  當拿到智利政府明確的銷售清單後,李鴻章立刻上奏朝廷建議全部購入。

  光緒帝經權衡後,命李鴻章立刻詢價準備購買,並決定如果對方開價過高,可舍棄航速遲緩、艦齡較老的一些型號。

  就在李鴻章為購艦四處籌款之時,北洋水師甚至還製訂了一個奇襲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

  具體的作戰方案是由新購艦艇組成一支奇襲艦隊,掛名澳大利亞商團,以保護商隊名義,自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北洋水師英籍顧問在個人回憶錄中記錄了此事:電購智利某新巡洋艦,為世界最捷之艦……予將以此艦擾亂敵人後方海陸。

  然而,就當清政府決定購買新艦後不久,壞消息便接踵而至。首先,北洋艦隊的一隻分艦隊,與日本海軍在鴨綠江口爆發激戰,損失慘重。繼而智利政府突然反悔,無論清廷出價多少,都不會出售軍艦。

  此事經李鴻章調查後發現是日本從中作梗,日本不光阻撓了清政府的采購計劃,還主動購買了智利的巡洋艦。中日大戰爆發到智利政府違約前後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說明日本“鏟除”北洋水師的心情已經迫不及待,更不允許這個“心頭大患”強大到無法對付。

  劉海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對於智利這個國家的觀感降到了最低,心中對其背信棄義已經是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心中想著現在拿你沒辦法,等到將來讓你連本帶利一起還。

  雖然劉海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但是他仍然不準備北上,他想等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後,在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力挽狂瀾。

  隻有這樣他才能得到最大的好處。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洋水師在駐地威海衛附近已經是間諜叢生了。

  特別是日本間諜更加的囂張,幾乎已經將威海衛的事情打探了清清楚楚。

  但是這時候的朝廷在幹什麽呢?他們都在為慈禧太後準備60大壽呢。

  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那位老佛爺仍然想著是她的60大壽,而不管前線的是勝是敗。這樣的朝廷不打敗仗,那才有了鬼呢。

  鄰國日本帝國可不顧得慈禧太後的生日壽誕,它反而認為是個天賜良機。雖然經過朝鮮平壤陸戰,以及豐島、黃海海戰日軍和日本政府取得了勝利,但是尚未消滅清朝的主力軍,特別是北洋水師剩餘的力量。

  於是日本政府謀劃先行打開北洋門戶,準備先行從陸路進攻遼東半島。在進攻前她們還又進行了一輪輿論宣傳,對滿清揚言要直搗北京,讓清朝皇帝“麵縛乞降”,展開心理宣傳戰。

  鴨綠江之戰開始於1894年10月24日,是清軍麵對日軍攻擊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約28000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製各軍。

  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30000人。

  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清朝陸軍自從朝鮮牙山、平壤戰敗之後,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宋慶雖負節製諸軍之名,各路清軍實則不服調度。而日軍則是士氣高昂,野心勃勃。

  日軍先於九連城上遊的安平河口泅水過鴨綠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遊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

  25日淩晨6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堅持抵抗,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占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

  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州旅順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

  日本第一軍進攻旅順,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其實登陸地點這些情報早就被日本間諜收集,並在戰時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李鴻章一心要保旅順港,清軍便沒有在此處設防。

  日軍的登陸活動曆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隻有當地的農民自發抗擊日本軍,暫時拖住了日軍的行動。

  11月6日,日軍擊潰清軍連順、徐邦道等部,進占金州(今遼寧大連市金州區)。

  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大連守將趙懷業聞風潰逃,日軍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

  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璵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33個營,約13000人。

  18日,日軍前鋒進軍土城子,徐邦道的拱衛軍頑強抗擊,次日,龔照璵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

  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

  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次日,號稱“東亞第一要塞”的旅順陷於日軍手中。

  日軍攻陷旅順後,即製造了旅順大屠殺慘案,4天之內連續屠殺了中國居民2萬餘人。

  二十二日旅順失守,日軍在旅順製造了旅順大屠殺慘案,遼東半島全麵陷落,京津危在旦夕。

  戰爭打成這個樣子,不能再視而不見了,慈禧終於坐不住了,請出了被其罷黜的恭親王,想通過奕訢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與日方達成和議。然而,此時的六王爺已經六十二歲,十年的雪藏已經讓其鋒芒不再,世界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鬼子六雖全力以赴也無力回天。

  因此,恭親王奕欣雖然連續的奔波在東交民巷的各國公使館之間,但是卻沒有產生任何的作用。

  最後,英國人也不想大清敗得太慘,而使他們的利益受損,因此通知日本方麵,希望他們同大清國進行談判。

  也許老天想在這個冬天給大清留一抹肅殺的記憶,日方以議和官員職務太低為理由拒絕了何談的要求。

  現在日本的心中想的是,早幹什麽了?這箭已在弦上,怎能不發?

  這邊日本政府和軍部決定趁著餘威,繼續向威海水師基地進發。經過事先探知,為了保衛威海軍港,清朝政府在威海周邊密布了大量的炮台,故此指示日軍前線,避實就虛,從離威海不遠處的榮成龍須島登陸。

  同時派出已經休整完畢的連和艦隊,封鎖威海衛外海。

  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23日在日艦掩護下在龍須島全部登陸完畢。

  就在同一天,日本在威海衛的間諜也對威海味的軍火庫發起的突擊,這一次突襲,幸虧當時守護火藥庫的清兵及時發現並且阻止,否則的話一旦火藥庫爆炸,北洋水師恐怕就無彈可用了。

  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緊急向李鴻章稟報請求支援,可是大清水陸兩軍分屬不同建製,請求陸軍支援需要征求地方巡撫的同意,遺憾的是營官周家恩翹首以盼,還是沒等到援軍到來,隻好率部守衛摩天嶺陣地頑強抵抗,最後慘被殲滅。

  但日軍也因為清軍的拚死抵抗而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炮彈打死,這是日本在戰爭中唯一陣亡的將軍。但是由於兵力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占。2月3日,日軍占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本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就成了孤島。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寫了封書信派人進島,麵見丁汝昌勸他投降。丁汝昌對於日本人的勸降,當場就嚴辭拒絕。

  但是丁汝昌也知道,現在的劉公島就是一座孤島,已經是沒有任何援兵了,再這樣下去,北洋水師必定會全軍覆沒,於是他急忙寫了一封書信,送到了李鴻章的手中。

  這封書信的內容是丁汝昌請求李鴻章能夠同意北洋水師全軍出動,在劉公島外海,同日本聯合艦隊決一死戰。

  哪知道李鴻章在接到書信之後,不但沒有同意丁汝昌的建議,反而命令北洋水師不得出戰。

  丁汝昌看到李鴻章的口令後,已經可以看到劉公島的末路了,當時他就仰天長歎,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但是他隻能下令堅守。

  日本聯合艦隊在沒有得到北洋水師丁汝昌投降得消息之後,立刻就集中全部火炮對北洋水師進行炮擊。

  而北洋水師對於日本人的進攻也沒有任何的遲疑,立刻就憑借殘兵敗將進行了英勇的抵抗。

  2月5日淩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艦艇官兵堅貞不屈,仍把定遠艦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遠艦彈藥告罄,管帶劉步蟾為了不讓定遠艦落入日本人手裏,親手炸沉了軍艦後自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