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無解之局
作者:勝郭      更新:2020-09-30 21:42      字數:2327
  “這,這,這是要亂套的啊!”

  曆史被改變了。

  方信在得知之後的第一時間就想溜掉,順便帶著全家一起跑,要是可以的話,他想扛著造船“工場”一起跑。

  “爹我們出海吧,此時此刻,必須要下定決心了,否則就再也不會有機……”急匆匆地跑到方國珍麵前,他話還沒說完,就被人給死死地盯住了。

  盯著他的人,臉色蠟黃,仿佛長期營養不良。

  在看到方信的瞬間,黃臉漢子轉過頭看向了方國珍:“想必這位就是四公子吧?不錯,非常不錯!”

  好恐怖的煞氣!

  在對方轉過頭的一瞬間,方信才發覺自己可以動了,之前的時候,他就仿佛被一把刀子狠狠地戳在了胸口,想動都動不了。

  “對,這就是犬子,常元帥可否保證他的安全,否則方某便是帶著整個浙東一起死,也絕不讓其跟你回去。”方國珍淡淡地回應道。

  這是怎麽了?

  跟他回去?

  回哪裏去啊?

  方信的大腦一陣停滯,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常遇春便嚴肅地開口了。

  “別的不敢說,四公子若是有失,主公願以我一命,外加公子一命賠付,你看可否?”

  “可!”

  方國珍緊緊地閉上了雙眼,隨即又緩緩地睜開道:“不過就算是離開,也應當讓我父子二人說說話吧?”

  “這自然可以,常某在門外等候便是。”常遇春說完,笑著對方信點了點頭,之後走到門檻的他,又回過頭道:“不過,方參政可千萬不要做出令我衝動之舉。”

  這句話落下,他已龍行虎步般離去。

  “父親,這是怎麽回事?”方信這個時候終於有了機會說話,還沒等方國珍開口,他便道:“局勢有變,父親盡快收拾東西與我出海吧,接下來朱元璋必然會把後方諸事處理清楚,進而跟陳友諒進行生死一戰。”

  此時不跑,就再也跑不掉了。

  或者就算還能跑,但也會錯失良機。

  “晚了。”

  方國珍複雜地看了兩眼方信,深感無奈地歎了口氣道:“你早來半個時辰,為父便跟著你一同離去了,可是眼下……”

  “眼下怎麽了?”方信心中一緊,隻覺得這件事可能會跟常遇春有關係。

  常元帥,那能是誰?

  這天下能被稱為元帥,又帶有衝天煞氣的人,還能是誰?

  隻有一個常遇春。

  如果論殺人,恐怕就算是白起活了,也沒他殺的人更多。

  因為,常遇春喜歡屠城……

  所過之處,寸草不留!

  有這種煞氣,外加常元帥的稱呼,方信實在是找不到另外的人了。

  “常遇春說了,我們可以走,甚至現在就可以走,但是為了後方穩定,他會把浙東屠個幹淨。”

  方國珍扭曲地轉過頭,深深地看著方信:“他還跟為父說,這件事過後,他會一人承擔起所有的重擔,哪怕是死,能給朱元璋換來一個穩固的後方,也是值得的。”

  嘶!

  深深地吸了口氣。

  “朱元璋有一個好兄弟啊……”方國珍歎息一般道。

  這!

  方信整個人都傻了,不可置信地道:“朱元璋就不要民心了嗎?他之後難道不想掃平天下了?”

  實際上,這句話說完,他就明白自己想太多了。

  一來,有常遇春扛著,這件事就算最後也怪不到老朱頭上。

  二來,如果不能打下陳友諒,還談個屁的橫掃天下?

  很顯然的是,浙東……或者說是方家的發展,讓朱元璋多了幾分緊迫,同時內心也生出了不少的狠辣。

  果然。

  方國珍看了他一眼之後,苦澀地笑道:“就是要掃平天下,所以才要有人承擔,常遇春的資格,恰好足夠了。”

  方信沉默了。

  雖然猜到了,可他仍然覺得震撼。

  這就是手腕嗎?這就是狠辣嗎?這就是常遇春嗎?

  現如今,他還不知道後麵是不是有朱元璋,但大概來說,也許是有這麽一個人的身影存在的。

  走到方國珍麵前,他拿起茶壺喝了兩口,跟老爹一樣滿臉苦笑著道:“咱們有兩個選擇,要麽就是看著常遇春屠光整個浙東近百萬人,或者就算常遇春離開了,還有鄭遇春,李遇春,依舊還是會這麽做,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震懾到張士誠。

  要麽……

  就是讓兒再去當人質,是這個意思吧?”

  “是啊,我兒倒是聰明的很。”

  方國珍笑了笑,摸著他的頭道:“張士誠跟許多的商人牽扯太深了,真要是看到整個浙東被屠戮的場麵,那些商人絕不會支持張士誠對朱元璋背後偷襲的。

  如此一來,他依舊可以獲得穩固的後方。

  要麽,就是為父在這裏看著,但因為朱元璋壓根就不相信我,所以需要你去當人質,他好放心。”

  “父親還不能不答應,對吧?”方信歎了口氣,搖頭晃腦地道:“好吧,我去,我去還不行嗎?”

  是的,方國珍不能不答應。

  一旦他敢不答應,海外的一切勢力,所有的布局,就全部都完蛋了。

  別忘了,海外眼下大部分的官員,做事的,乃至於一些領兵作戰的,都是浙東的人。

  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被殺光了全家,還會聽方家的命令嗎?

  不會了。

  絕對不會了。

  方家扛不住這種壓力,更加不可以遭遇這種形勢,否則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了。

  而朱元璋所付出的是什麽呢?

  他隻是用了一個常遇春,就做到了這一切。

  甚至於常遇春都不用死,完全可以隨便找個人代替,進而讓常遇春換個名字,繼續領兵作戰。

  這在當代,壓根不算太大的問題。

  因為普通百姓的眼光有局限性啊。

  後世都有了互聯網,但還是有一些人根本就沒有開眼,更何況是現在呢?

  後世的互聯網多麽發達?

  可以說,整個網絡上,隻要願意去找,就連核彈的製作方法都可以找得到,但有幾個人去找過?

  元末就更加誇張了,百姓們壓根就不懂那些,或許他們壓根也不會知道整個浙東遭遇了什麽。

  畢竟,天下不僅僅隻有一個浙東。

  除了浙東,天下還有很多很多的地方。

  對距離較遠的那些人而言,他們壓根也不在乎天下發生了什麽事情,依舊還在為了明天可以活下去而努力著。

  因此,放在方家麵前的這個局,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