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三請三辭
作者:玩蛇怪      更新:2022-02-25 18:06      字數:4196
  永漢三年十月初五,按照陽曆來說,已是十一月,初冬時節,河北的天氣已經變得十分陰冷,遼闊的華北平原上,一支車隊緩緩駛向鄴城。

  鄴城外,劉備關羽張飛以及青州大大小小諸多將領謀士幾十號人全都站在這裏。

  原本關羽前日就被派往北上,結果臨時又被劉備叫了回來,好在他當時是帶數萬大軍北上出征,一路糧草輜重無數,走得不遠,才剛到邯鄲,回來得倒也快。

  城南亭下,張飛激動地搓著小手,不時出來看看車隊到了哪裏,等遠遠瞧見遠方地平線出現的隊伍後,連忙三步並作兩步跑回亭中,對劉備喊道:“大哥,來了來了,你要做皇帝了!”

  劉備到現在都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一切都不那麽真實,但張飛的喊叫還是將他從夢幻中驚醒過來,聽到他大喊大叫,連忙製止道:“三弟,謹言慎行,不可胡言亂語。”

  “怕什麽,四弟都帶著詔書來了。”

  張飛插著腰,哈哈大笑。

  大哥做了皇帝,那自己豈不是最少都得是個驃騎大將軍?

  “事還未定,勿要高興得太早。”

  劉備出言勸諫。

  關羽撫須道:“大哥倒也不用擔心,這裏都是自己人,不會傳出去。”

  “嗯。”

  劉備應了聲,就沒有說話。

  過了片刻,就有人進來通報道:“齊王,天使已經不足半裏。”

  劉備便說道:“走,出去迎接。”

  當下第一個出門。

  按理來說,齊王的身份僅次於皇帝,不用迎接三公九卿。

  但人家拿著詔書,代表的就是皇帝,所以即便來的不是公卿,是一個小黃門宦官,也得出迎。

  眾人緊隨其後,第一批梯隊自然是劉備關羽張飛,其後則是資曆最老的沮授、典韋、太史慈、臧霸、張遼、高順、牽招、趙雲、黃忠、管亥、田豐、荀攸、徐晃等。

  第三批次便是一眾校尉以及一些地位沒那麽高的文書,如左繼劉謙徐和司馬俱李波管承韓浩王丹張饒等,一行足有三四十多號人,擁在門外。

  這些就是目前青州軍的高層,這還隻是算校尉以上的高級將領,如果連軍司馬也叫上,恐怕有一百多號人,在這都站不下。

  除此之外,諸葛亮、孔儉、姚博、黃琦、司馬朗、楊修、陳群、仲長統等年輕一帶也都在外圍觀望這次盛況,司馬懿倒沒有在這裏,他因為行營布置出現致命漏洞而被解除官職,回河內老家了。

  “孔明,你說,朝廷為什麽會忽然說要將帝位傳給齊王?按理來說,齊王雖位高權重,亦是高祖苗裔,但並非世祖後代,天子也不會把皇位交給他才對呀。”

  與諸葛亮關係最好的姚博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充滿了震驚,因為在全天下人都認為劉備隻有篡位或者當權臣這兩條路的時候,忽然冒出了第三條路,皇帝傳位給他,這怎麽能讓人想象得到?

  諸葛亮眺望遠方,微笑著說道:“如果是別人,自然很難做到。朝廷自有法度,齊王位高權重不假,可天下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呢,一旦敢對皇位有所染指,無數諸侯必然蜂擁而至,聯合起來,如對付董卓那樣攻打齊王,可如果是先生,那自然就不同了。”

  “你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先生謀劃的?”

  孔儉好奇道。

  諸葛亮點點頭:“除了先生,還能有誰?”

  “這倒也是。”

  幾人頓時覺得有道理,先生的神鬼之謀,在當初授課之時,就已經讓他們覺得深不可測。

  當年蘇秦張儀,縱橫睥睨,配六國相印,安時天下熄,怒時諸侯懼,多少人以為這便是謀士的巔峰,如今看來,相比於他們的先生,蘇秦張儀就算不得什麽了。

  這天底下,又有誰能夠令一位連宗室族譜都沒有被錄入的底層宗室,庶民一般出身的劉姓後裔,能夠名正言順地登上這皇帝的寶座呢?

  幾人低聲又聊了兩句,遠處的車隊就已經緩緩抵達了眾人前麵,馬車停下,周圍都是持刀嚴肅以待的虎賁軍士兵。

  第一輛馬車上下來一位年近六十的長者,正是楊修的父親,擔任太尉的楊彪。

  第二輛馬車下來了一位年紀比楊彪還大的老頭,乃是司徒趙溫。然後是太常士孫瑞,宗正劉艾,以及少府陳暮,後麵還跟著尚書令鍾繇。五位公卿走到一起,來到了劉備麵前。

  陳暮與劉備對視,互相之間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笑意與激動,二人都默契地微微點頭,然後劉備拱手行禮道:“見過天使!”

  “見過齊王!”

  劉備那邊呼啦啦幾十號人同時行禮之後,楊彪這邊也馬上回禮。

  禮畢之後,劉備便熱氣招呼道:“請天使入城。”

  “不急。”

  楊彪擺擺手,說道:“此行我們是奉天子詔書,請齊王回洛陽登極,還是先宣讀詔書吧。”

  陳暮立即站出來,拿出詔書朗誦道:“永漢三年,漢天子皇帝劉虞詔書:告齊王,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享。今黃巾之亂,董卓造逆,以致天下群賊洶洶,海內震蕩難寧。朕惟否德,懼忝帝位,奈何才淺智短,壽命將至,惟之於何。朕恐祖宗江山不保,神器變更,社稷墮廢,漢邦將湮於地,朕憂之懼之。幸賴高祖庇佑,宗室有齊王劉備,德才兼備,威加四海,嗣武二祖,龔行天罰。所謂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朕大限不久,率土式望,在備一人爾。因而謹擇元日,與百僚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大神。惟大神尚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這封詔書的內容就是,現在天下大亂,祖宗的江山眼看就要不保。我命不久矣,十分懼怕在我死後大漢神器更易。好在宗室當中有齊王劉備,勉強守住了一部分江山祖業,他繼承了高祖和世祖的英明神武,大漢的未來,寄托在劉備一人身上,所以我決定傳位給他,找個良辰吉日授予他皇帝璽綬,禱告祖先,延續漢祚。

  劉備在宣讀詔書的時候就已經率領群臣跪下,聽完之後,當即誠惶誠恐地說道:“高祖世祖將江山交到了天子手裏,便說明陛下才是天命之人,備德淺操薄,如何能承此大業,還請天使回稟陛下,臣生當隕首,死當銜草,世世代代,願為祖宗江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至於天子之位,備不敢當!”

  在來的路上,陳暮就已經差人跟劉備說,詔書宣讀的時候,一定要拒絕。三請三辭嘛,本來讓劉虞把皇位傳給劉備就是為了堵天下幽幽之口,當年光武帝劉秀都是三請三辭才在河北鄗縣南千秋亭宣即位詔書,登基為帝,劉備要是現在就答應,肯定讓人懷疑是威脅了劉虞才這樣。

  當然,即便是三請三辭,估計天下大多數諸侯都不會承認,也一定會眾口鑠金,說劉備以兵馬威脅劉虞,逼迫劉虞才能夠登上皇帝寶座。但表麵功夫做足,是給黎民百姓以及天下士人一個態度,那就是他劉備不想登基,可都是上天安排,不是他覬覦皇位所致。

  楊彪見此情形,自然明白劉備的意思,隻不過戲還是得做足,上前勸說道:“齊王,宗室之中,唯有齊王德才兼備,素來仁義有加。我等群臣,亦受齊王恩惠,感之念之。齊王登極,乃是陛下和群臣共議,於西郊祭祀高祖世祖,上達天聽之後,應承天命,可謂眾望所歸也。齊王不可不敬承祖宗之意,不可違背上天。”

  劉備被楊彪拉起來,哭泣著說道:“胡亥自圮,滅明絕紀,賴以高祖承命,天下歸心。王莽篡盜,焚社毀稷,幸偶遇世祖修德,海內安寧。今董卓造孽,毀祖宗江山,備雖不才,願以性命相付,護衛漢邦,延續祖祚。然備蒙恩德,感激涕零,天命不如高祖,德才不如世祖,如何能承之帝命?”

  “齊王,此言差矣。今海內動蕩,二袁做賊。袁紹兵強馬壯,擁眾百萬,齊王亦能征討之,此合乎天命否?現天下群賊環伺,江山破敗,社稷不寧,自需大智大勇之士保衛大漢江山。齊王乃是高祖苗裔,嗣武二祖,陛下已禱告祖先,先祖之言,此皇天大命,不可稽留。”

  “不錯,方今之天下,宗室有德行之人少之又少。如益州劉虞之徒,妄自稱帝,多行不軌。荊州劉表之徒,擬儀社稷,桀逆放恣。其餘之眾,便不得之數,唯有齊王忠君賢良,救天子公卿於長安,又上表職貢,奉祀朝廷,乃是大德大仁也。”

  “正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當今四海,群賊遍地。齊王先討黃巾,又征董卓,今除袁紹,乃有高祖世祖之風也。若齊王不能榮登大寶,將來平定天下,功高蓋主,豈能安然榮歸故鄉?”

  司徒趙溫,太常士孫瑞,宗正劉艾,一個個站出來開始勸說,就連陳暮也假模假樣地勸了兩句,一行人來來回回拉扯,說了半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總算是先回到了城中,宴請吃飯。

  吃完飯後,又是照例一堆勸進。劉備一一拒絕,楊彪等公卿就隻好帶著遺憾在城中休息住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坐上馬車,緩緩駛向洛陽。

  第一次勸進結束。

  此時天下早就亂成一鍋粥,偏遠的地方還未知道情況,但離得近的河南等地,自然聽到了風聲。

  曹操孫策等人大驚失色,紛紛上表要求劉虞打消傳位劉備的想法。

  不過劉虞下定了決心,而保皇派的死忠楊彪趙溫種拂等人受製於劉辯劉協劉和在陳暮手裏,也不敢反對,其餘大臣要麽是青州派係,要麽是中間派,在這件事情上,朝堂內部都沒有反對聲音,外部自然也就沒辦法影響。

  其實曹操那邊反應肯定很大,整個人非常焦慮,害怕劉備稱帝之後,自己如果反對他,劉備應該很快就會開始南下征討自己,而孫堅那邊則沒什麽太大的反應,還在和部將商討要不要上表勸進。

  歸根到底,孫堅可沒對皇位有什麽想法。除了私藏玉璽有點問題以外,曆史上畢其一生,都是征討董卓奉迎天子的忠臣,隻是被袁術拿捏了糧草,沒辦法才不得不撤兵。

  劉虞禪讓,那是天子家事,跟他無關,且他跟劉備關係非常好,當初差點被呂布殺死,還是劉備救他的命,所以聽到劉備要當皇帝,還挺高興。

  但架不住兒子有想法,孫策聯合周瑜魯肅已有了別的心思,因為袁術已經苟延殘喘,孫策現在在垂涎江東。

  如果能夠把豫州、江東取下,再謀奪荊州和益州,未來未嚐沒有二分天下的機會。

  因此大家都是各懷鬼胎,各有自己的想法。

  而在第一次勸進結束之後,楊彪等公卿回到洛陽,向劉虞闡述了劉備堅決不同意的意思。

  過了大概半個月,劉虞的身體每況日下,自覺大限將至,便又下了第二道詔書。

  楊彪等人再次浩浩蕩蕩出了洛陽,抵達鄴城。

  這次劉備在西郊設置祭祀。

  古代祭祀是有講究的,人人都可以祭祀,但祭祀的規格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你可以祭祀天地,但隻能以普通人的方式祭祀。比如劉關張結義的時候,就是用五穀來祭祀天地。

  而皇帝和諸侯祭祀的等級就高很多,規格浩大,劉備除了設置天地祭壇以外,還有高祖和世祖靈位,他作為宗室,當然能夠祭祀祖宗,隻不過規格隻能是諸侯王規格,不能逾距。

  這次祭祀的目的就是向高祖世祖禱告,告訴祖宗,自己德才不行,不能繼承大統雲雲,如此雖然第二次勸進,包括麾下部將、官員紛紛勸說,也再次結束。

  又過了一個月,等到十二月初時,劉虞終於病危,已是彌留之際,發下了第三份詔書,這份詔書倒不是禪位,讓是召他回去交代後事。

  劉備得知情況,連忙放下了手頭軍務,以看望天子的名義,隻帶著關張典韋趙雲許褚沮授等人返回洛陽,覲見皇帝。

  但是誰都知道,這是最後一次了。